请教,中国南方喀斯特地区都有哪些著名的洞穴
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遗产是一个系列产业,包括石林喀斯特,荔波喀斯特,武隆喀斯特,桂林喀斯特,施秉喀斯特,金佛山喀斯特和环江喀斯特四个省的七个岩溶集群.它包含了最重要的岩溶地貌类型,包括塔状岩溶,尖顶岩溶和锥形岩溶地层,以及其他壮观的特征,如天然桥梁,峡谷和大型洞穴系统.石林被公认为世界上最具参考价值的最高等级自然现象.荔波的锥体和塔状溶岩也被认为是这些岩溶类型的世界参考点,形成了独特而美丽的景观.武隆喀斯特因其巨大的落水洞、天然桥梁和洞窟而入选.这一地区虽然洞穴众多,各个景区都有洞穴景点,但因为开发较早破坏严重,并没有特别著名的旅游洞穴.
描写喀斯特地貌的散文
赞美(描写)喀斯特景观的句子
时间:2015年07月10日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次 【字体:大 中 小】
D1一个偶像,一个美丽的童话,在这石头王国诞生。一个千古不变的化身,就在这瞬间形成。喀斯特,你凝固成一座巨石。从冰雪覆盖的大海突耸而立,横亘在苍茫的西部。灵魂和肉体交错,独树着永恒的思想。
D2喀斯特景观是大自然给予环江的宝贵财富,它正像一块久在深闺人未识的美玉,等待着人们的探索和发掘。多年来,在这片美丽神奇的土地上,有着当今地球上同纬度类型独特、保存面积最大、原始性最强的喀斯特森林,以及层峦叠嶂的莽莽林海和奇特景观的绿色峰林,从崎岖的羊肠石道到远古文明的汉代古道,头顶是遮天蔽日的森林,脚下是纵横交错的岩石,石头缝里仅有一点土地山壤,却神奇生长着茂密的石山森林,让人叹为观止。
D2连绵不绝的山峰,或巍峨峥嵘,刀劈斧削,或婀娜俊秀,宛若久居深闺的姑娘,在浩瀚无际的大山里,亭亭而立,起伏的山峦仿佛波涛汹涌。山坳间,山民们依山而居,桃花盛开时,但见杨柳依依,流水人家,竹林苍翠,犬吠鸡啼声隐约着村庄的宁静,在山间坡脚一小片一小片的山间坝子里,生长着荞麦、洋芋和包谷,牛羊散落在山坡上,山峰在云雾间若隐若现……
D3景象陌生,人们又盲又哑,爬行着弱智者。一支蜡烛自燃在天空。我的双眼,时有目光流动。喀斯特,你是《山海经》里游动的灵物,《庄子》里飞翔的鹏鸟,或者龟背上的《易经》,《易经》里的世界和宇宙?你就是我心中的喀斯特呵!一场迷梦之后,现在终于醒来了。
D4喀斯特地形,鬼斧神工,可以不断扩展我们的想象力。清新的空气,绿色的视野,没有城市的喧嚣,置身此中,令人心旷神怡。此一路,美景不断,轻风习习。蛙声一片,别有一番清幽。
D5粗朴,自然,纯真,鲜活,连接天上与人间,连接心灵与世界。喀斯特呵,这就是你!整整寻找你三十九年,包括我的记忆。我穿行于博大无边的宇宙寻找你已有数千个春秋。我是弃儿,伸出你温暖的手吧!我是浪迹天涯的游子,让我贴近你的心窝。感受到我心脏的跳动了吗?我已感受到你心脏的跳动了。颤栗的手,颤栗的声音,颤栗的气韵和脉搏。
D6在环江,除两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外,还有更多待开发的景点依托着喀斯特的奇特被逐渐掀开神秘面纱。深藏在苍莽森林中的黔桂古道、以“原始、磅礴、幽静”著称的古滨河漂流、奇特的文雅天坑、一里挂九瀑的牛角寨瀑布等景观群,构成了以环江喀斯特景观为核心的景点纵横网。
D7“喀斯特”即岩溶,是水对可溶性岩石进行溶蚀等作用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的总称,是一种地貌特征。[2] “中国南方喀斯特”拥有最显著的喀斯特地貌类型(如尖塔状、锥状喀斯特)以及如天生桥、天坑之类的雄伟奇特的喀斯特景观,是世界上最壮观的热带至亚热带喀斯特地貌样本之一。
D8晨光中,秀美的喀斯特群山泛起了洁净的绿色。远处,一群散淡的奶牛,在流淌着绿色的牧场上啃着青草……
D9石林,地处滇东高原腹地,位于石林彝族自治县境内,距昆明市70余公里。石林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如春,是一个集自然风光、民族风情、休闲度假、科学考察为一体的著名大型综合旅游区。石林以喀斯特景观为主,以“雄、奇、险、秀、幽、奥、旷”著称,具有世界上最奇特的喀斯特地貌(岩溶地貌)景观,在世界地学界享有盛誉。
D10荔波喀斯特原始森林、水上森林和“漏斗”森林,合称“荔波三绝”。它们虽然生长在不同的空间,有的在山上,有的在水中,有的在“天坑”里,但都存活在贫瘠、脆弱的喀斯特环境中,都是石头上长出的森林。这也是人与自然和谐的奇迹。
D11我的喀斯特,你既像一位白发老人,又像是一个幼嫩的婴儿。古朴和稚拙,无时不在向我启示。我感受到你颤栗的思想,就要在这片鬼方之地放飞;就要点燃苍茫的西部屋脊,就要让地球的重心重新转移,让海水改变流向。下沉者上升,上升者沉没。
D12地处中亚热带的茂兰,喀斯特地貌十分典型,形态多种多样,锥峰洼地,层层叠叠,呈现出罕见的喀斯特峰丛景观。地面枯枝落叶垫积填充,蓄存的地表水与地下暗河、泉水并存,加上年平均的降水量达1700多毫米,水源十分丰富,从而为森林植被的生长发育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D13石林,地处滇东高原腹地,位于石林彝族自治县境内,距昆明市70余公里。石林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如春,是一个集自然风光、民族风情、休闲度假、科学考察为一体的著名大型综合旅游区。石林以喀斯特景观为主,以“雄、奇、险、秀、幽、奥、旷”著称,具有世界上最奇特的喀斯特地貌(岩溶地貌)景观,在世界地学界享有盛誉。
D14荔波喀斯特原始森林、水上森林和“漏斗”森林,合称“荔波三绝”。它们虽然生长在不同的空间,有的在山上,有的在水中,有的在“天坑”里,但都存活在贫瘠、脆弱的喀斯特环境中,都是石头上长出的森林。这也是人与自然和谐的奇迹。
D15洼地森林,为森林广泛覆盖的喀斯特锥峰洼地,常有农田房舍分布其间。田园镶嵌在绿色峰丛之间,喀斯特大泉及地下河水自洼地边缓缓流出,清澈透明,构成山清水秀的田园森林风光。布依族人民古朴的木板房、吊脚楼、小桥、流水,为洼地森林增添了诗情画意。
D16保护区山峦叠翠,溪流纵横,丹崖林立,银瀑四悬,自然景观奇特优美。秀峰、幽谷、峭壁、窄嵴、岩槽、巨石、清溪、碧潭、流泉、飞瀑、彩虹、沟雾、巨藤、古木、奇花、异草、珍禽、怪兽…不仅千姿百态应有尽有,而且鬼斧神工,丽质天成。岩槽阔而神奇,森林茂而原始,生物多而珍稀,集大自然之奇、险、雄、秀、幽、奥于一体,粗犷、原始、奇特、天然。由于构成自然景观的基本要素组类丰富,搭配精巧,组合出一幅幅充满诗情画意的天然彩墨山水,令人赏心悦目,留连忘返。
D17“水在石上淌,树在石上长”,这是荔波县又一大奇观———水上森林,其树木“年纪”多在百岁以上,根系祼露水中,紧抱巨石,任水冲击仍郁郁葱葱。小七孔的水上森林,是不可多得的好去处。那里,森林长在碧水中,碧水在林中流淌,水中荡舟,丛林对抱成荫,一堆堆茂密的双扇蕨争相涌出。更有屹立水中的参天大树,傲然挺立,直指苍穹,根部紧紧抱住岩石,居然不被洪水冲走。在小七孔鸳鸯湖700多米长的“水上林荫道”放舟,水中低垂的树枝不时碰着船头,四周湖水绿如蓝,幽静极了。
D18从石林出来,有去往了石林县的月湖,月湖如月的外形让人称奇。月湖水给人呈现一种特殊的蓝色,湖周围也有一些较矮的石林,千姿百态。月湖之后又去了芝云洞,乘船进入山洞,看着头顶色彩绚丽,外形独特的钟乳石,给人极大的震撼。乘船不久就来到一个大厅,大厅内石笋、石柱十分美丽。大厅的两边还有多个各有特色的小洞,洞的奇巧让人叫绝。
D19喀斯特!掀开你的黑色面纱,睁开你的红色双眸,启动你的呼吸和心脏的跳动吧。我是夜郎王之后呵,上帝让我寻找你。找到你就找到夜间的光芒,就能照亮这鬼方之地,就能让我们看清、摇醒,并救助所有沉睡的思想者和苦难的智慧者!
D20“水在石上淌,树在石上长”,这是荔波县又一大奇观———水上森林,其树木“年纪”多在百岁以上,根系祼露水中,紧抱巨石,任水冲击仍郁郁葱葱。小七孔的水上森林,是不可多得的好去处。那里,森林长在碧水中,碧水在林中流淌,水中荡舟,丛林对抱成荫,一堆堆茂密的双扇蕨争相涌出。更有屹立水中的参天大树,傲然挺立,直指苍穹,根部紧紧抱住岩石,居然不被洪水冲走。在小七孔鸳鸯湖700多米长的“水上林荫道”放舟,水中低垂的树枝不时碰着船头,四周湖水绿如蓝,幽静极了。
D21到达石林后,才知道这个石林更加美妙,有石林、有湖、有幽谷、也有瀑布。这里的石林之前所见石林在颜色上存在很大差别,这里存现一种灰黑色,显现出另一番喀斯特景观。
(作者:佚名 编辑:jddxx118)
摘自http://www.jddxx.com/
环江旅游景点大全
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是一个美丽神奇的地方,这里历史悠久,物产丰富,人杰地灵,风情奇特;这里山奇水秀,洞幽林美,自然风光十分迷人。自然的人化,人化的自然,使这片神奇的土地呈现出百态千姿,如气势磅礴的圣母山,神奇绝伦的瑞良洞,奇妙无比的神龙宫,诱人神往的杨梅坳,神秘引人的雄关古道,巍然庄严的北宋牌坊,古朴宏大的凤腾山墓群,历史悠久的社村魁星楼,独特的“汉马伏波”,情韵悠悠的“山高水长”等等,神奇美丽的山水,造就了气象万千的风采。来到环江,你会感觉到,山如无声的诗,水如流动的画,带给你无穷无尽的享受。
诱人神往的杨梅坳
杨梅坳地处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九万大山山脉腹地,距县城80多公里,环江——融水公路穿腹而过。杨梅坳因盛产杨梅而得名,因此你会望“名”生津。这里山高林密,水多洞奇,风光旖旎,民风古朴,是旅游、观光、避暑的理想胜地。
浩瀚的原始森林,是杨梅坳景区的一大特点。景区云飞雾绕,孕育万千奇景;坳上峰峦叠嶂,给人无尽想象。景区不仅景色丽人,其民族风情也令人神往,居住在那里的瑶族同胞,会用108种药材泡制独特的黄缸药浴,泡上一次,全身舒爽,风湿尽除。同时,瑶胞热情好客,他们爱吹竹制唢呐,善跑长鼓舞蹈。迷人的风景和古朴的民风,构成了一幅美丽动人的画卷。只要你到此一游,心中定会打下永世难忘的烙印。
神迷诱人的雄关古道
在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木论喀斯特原始森林,有一条横穿整个林区的黔桂古道。古道一米多宽,由一块石板连着一块石板铺就,宛如一条绵延迤逦的绿宝石链带,连接黔桂两省区,古道东起环江社村的下峒坪,西到贵州的黎明关,全长25公里,穿越九重雄关,气势宏伟,神迷诱人。
古道地处黔桂要冲,是大西南的“丝绸之路”。多少朝代的农、官、商、军,无论是南下,还是西进,都必经此道通过。望着发光发亮的石板,你就会联想到一群群马帮,一队队商贩……古道两旁老树牵藤,林荫蔽日,鸟语怡人,幽兰纯香,风光明媚,堪称旷世奇观。走进古道,就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妙不可言。
假如你有兴,请到环江来,花上两三天功夫,漫游古道,尽情地饱享大自然的丰厚恩赐。
古朴宏大的凤腾山古墓群
凤腾山古墓位于毛南族聚居的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下南乡。由于凤腾山的山形象是一只朝南凤凰拍翅欲跃起腾空之势,故名“凤腾”。毛南族的古墓群就分布在这只“凤凰”的胸部和两翅上面,有着极好的风光和地利。目前,凤腾山古墓群已被列为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古墓群由数百座坟墓组成,这些古墓有的高达数米,在巨大的石块上雕有许多精美的图案。图案千姿百态,有翻腾的蛟龙,起舞的神仙;有摘桃的猴子,奔跑的梅鹿;有飞翔的凤凰,亭立的仙鹤;有恋花的蝴蝶,高歌的画眉;还有盛开的梅花,飘香的水仙等,动物形象生动,植物香气飘荡。图案栩栩如生,活灵活现,雕艺令赞叹。
凤腾山古墓群古朴宏大,无论是墓碑的造型,还是图案的雕刻,都让人惊叹不止。到过这里的游人无不发出这样的惊叹:古墓群实是毛南族文化艺术的长廊。
神韵悠悠的“山高水长”
“山高水长”摩崖石刻,位于环江毛南族自治县长美乡附近的小环江河左岸的悬崖壁上。古迹字体遒劲有力,气势雄伟壮观,传说为明清年间思恩县事王宗海所书。摩崖石刻给绮丽迷人的中洲河增添了无限的光彩。
从“山高水长”处沿河顺流而下,诸多优美的传说尽响耳边,伴随传说的景点也尽现眼前。有笼罩在云雾中的“姜太公钓台”,有神形逼真的“诸葛亮造像”,有栩栩如生的“刘伯温造像”,有“刘三姐对歌台”,有静躺河边的“试剑石”……神奇的传说与美丽的中洲河串联在一起,衬托那巍然的“山高水长”石刻,给人的审美享受就更加丰富多彩了。愿游人们在泛舟览胜之时,尽情享受山奇水秀的悠悠神韵
"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是哪个部门管理
因为分布在不同地区 所以有各地区管理 “中国南方喀斯特”是中国的世界自然遗产,2007年被收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遗产名录》,2014年得到了增补,现由云南石林、贵州荔波、重庆武隆、广西桂林、贵州施秉、重庆金佛山和广西环江七地的喀斯特地貌组成.其中云南石林、贵州荔波、重庆武隆组成第一期的“中国南方喀斯特”进行申报,于2007年6月27日在第31届世界遗产大会中全票入选世界自然遗产[1] ;广西桂林、贵州施秉、重庆金佛山和广西环江组成“中国南方喀斯特二期”项目,于2014年6月23日在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中通过审议入选世界自然遗产,作为对“中国南方喀斯特”的拓展.
重庆的世界自然遗产有哪些
重庆市有2个: 1、重庆大足石刻1999.12 文化遗产 2、中国南方喀斯特2007.6 自然遗产(2014.6增补二期)【云南石林、荔波喀斯特、武隆喀斯特(2007年)-桂林喀斯特、环江喀斯特、金佛山喀斯特、施秉喀斯特(2014年)】
张家界 喀斯特
没有问题.石英砂岩多形成丹霞地貌;石灰岩多形成喀斯特地貌.张家界有大面积的石英砂岩,也有较多的石灰岩分布.
喀斯特地形的旅游胜地?
大明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