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和俄罗斯民族乡怎么样
孙金花家是最热闹的,晚餐早餐都很尽心.俄罗斯式桑拿很有特色,火炉边红彤彤的脸.冰激凌老板娘家的狗狗很帅气.总之适合来走走,安静的小村镇,晚上好多星星.
恩和俄罗斯民族乡旅游问题
恩河位于额尔古纳河以东、大兴安岭以西的边境线上,这是中国惟一的俄罗斯民族乡,蓝眼睛的俄罗斯族的姥姥用地道的东北话讲述他们家人的故事,前尘往事像蓝色的额尔古纳河一般静静流淌。冬天在这里可以体验林海雪原的壮观美景,七八月的天气,这里则是鲜花盛开、风吹草低见牛羊的世外桃源。体验与众不同的人文风情。 ———————————————————————- 美食:这里的食物都是村民自制的,列巴、奶茶、蓝莓酱、野葡萄酱、梨子酱,自家种的芹菜黄瓜。 ———————————————————————- 交通:背包自助可以选择火车或飞机到海拉尔,然后班车到达恩河。 ———————————————————————- 住宿:恩河是一个小村庄,村中能接待游客的人家门口都挂着“俄罗斯民族之家”的木牌,住宿价格统一:30元/人,早餐10元/人,桑拿10元/人。 下面给我住过的旅店做下广告哈!! 推荐:旅店“游宾之家”干净舒适吃住一体,网络,淋浴,桑拿,交通便利,饭菜可口专业级厨师料理。特别实惠,给人一种宾至如归的感觉。电话:0470-6942355 。
恩和俄罗斯民族乡和室韦俄罗斯民族乡是一个地方吗???
之前是的,不过i因矛盾现在不是了
满洲里怎么到恩和俄罗斯民族乡有客车吗
满洲里到拉布大林(额尔古纳市)大客,然后再转到恩和的客车.满洲里到拉布大林只有早晨一趟,拉布大林到恩和好像是一天两趟吧
呼伦贝尔市到恩和俄罗斯民族乡那条道好走
听别人介绍去的恩和俄罗斯民族乡,玛璐夏奶奶家,真的不错哦.他家那种小别墅好温馨的感觉,奶奶的儿媳妇做菜真的好好吃
恩和俄罗斯民族乡国际青年旅舍怎么样
这家青旅真的很不错,地点在恩和,从海拉尔要先坐汽车到拉布大林也就是额尔古纳,然后转拉布大林到恩和的车,大约一共五个多小时的车程,虽然比较远,但是景色真的很美很美,这家青旅的位置也很好,在村边上所以他们家外面是一片草地,从草景房往外看去,满眼的绿色,还有牛儿,马儿在地里吃草,真是都市人最向往的惬意生活,他们家大厅的公共活动区也很不错,布置的十分精致,夏天的时候他们每天都去山上采鲜花回来布置大厅,真心喜欢这里,草景房的价格虽然要280,不过也还是十分值这个价的.
恩河乡的归属地是拉布大林吗
可到呼和浩特转机,五天时间有点短,只能走北线了.乘飞机到海拉尔住一宿,2d:额尔古纳(沿途可去金帐汗),湿地,宿额尔古纳(拉布大林),3d:室韦,沿途景点…
恩和到漠河多少公里
恩和俄罗斯民族乡到漠河县全程约890.5公里,开车约用时16小时39分钟 途径:S301、加漠公路
什么叫额尔古纳现象
额尔古纳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大兴安岭西北麓,呼伦贝尔草原北端,额尔古纳河右岸。北纬50°01′~53°26′、东经119°07′~121°49′,为内蒙古自治区纬度最高的市。市境东北部与黑龙江省漠河县毗连,东部与根河市为邻,东南及南部与牙克石市、陈巴尔虎旗接壤,西部及北部隔额尔古纳河与俄罗斯相望。南北长约600公里,东西宽(最窄地段)约50公里,边境线长667公里,约占自治区中俄边境线的70%,有两个国家一类口岸,市区距呼伦贝尔市所在地海拉尔区128公里。辖两个镇、三个乡、一个办事处,驻有六个国营农牧场,一个大型森工企业。全市总面积2.8万平方公里(约4200万亩),其中林地占67%,牧草地17%,耕地6%。全市人口84782人,其中地方人口为38058人,林业人口为19012人,农垦人口为 27712人。
额尔古纳是一个多民族的聚居区,22%的人口是少数民族,主要是蒙古族、俄罗斯族、回族等。千百年来,多个民族生产、生活、繁衍生息创造了这里独特的人文环境。额尔古纳是蒙古人发祥地,境内留有蒙古祖先穴居遗址,室韦部落传说、黑山头古城遗址、三河原、金界壕等。室韦是全国唯一的俄罗斯民族乡;
林业资源,区位优势
额尔古纳地上地下资源富集,保存完好。现有森林约200万公顷,主要分布于北部林区(三河、室韦、莫尔道嘎三个乡镇),森林覆盖率为71.28%。种质主要落叶松、樟树、红松、白桦等,活力木蓄量为1.8亿立方米,占全国蓄积量的1.8%,占自治区蓄积的15.4% 。
额尔古纳位于祖国的最东北部,内蒙自治区的最北部,西北隔额尔古纳河与俄罗斯赤塔州相望,境内边境线长667公里,约占中俄边境线的70%,黑山头、室韦两个国家一类口岸,连接着与俄罗斯的边境贸易往来,繁荣着市域经济,对满洲里起着客货分流的作用,是呼伦贝尔市、自治区乃至国家的向北对外开放的窗口。特别是2001年中俄界河上第一座永久性大桥室韦—奥洛契口岸大桥的建成,为我市外贸经济的发展注入新鲜的活力,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板块经济
随着社会的发展,额市社会经济历史形成了地方、农垦、森工三大板块,三方面对社会经济的发展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构成市域经济发展的三大支柱。但从总的经济发展比重来看地方经济处于主要位置。在人口资源分配上,全市总人口为8.4万人,地方、农垦和森工所占人口比重分别为47.37%、31.7%和20.93%。在GDP总量中,地方占45.83%强,农垦企业次之占37.04%强,而森工企业占17.13%弱。分别从三次产业来说,一产中农垦所占比重为62%强,高于地方和森工企业之和,地方只占10%强。这主要取决于资源的分配上,农牧业资源大部分属于六大国有农牧场,现有耕地资源 249.5万亩,农垦企业约占88.18%,约220万亩;地方只有14.04万亩,所占比重为5.63%;森工企业的耕地资源很少,其它耕地为各小企业或个体所有。虽然全市土地确权工作还没有完成,但农垦企业在畜牧业中仍然占有相当的优势,全市畜牧业大部在农垦企业中。由于以上原因的制约,全市现有的5293名劳动力多集中在农垦企业中,地方只有693名,只占总人数的13.1%。在二产中,在国家实施天保工程后,林业经济发展比较缓慢,但工业经济随着市场经济的纵深发展逐渐向多样性、全面性和快速性发展,所占比重已达到69%,而农垦和森工工业发展比较单一,所占比重分别为22%、9%。由于地方与农垦和森工所处社会形式和性质不同,三产发展绝大多数集中在地方,三产中地方所占比重达93%以上,森工企业略高于农垦企业一个百分点。由于三次产业的分配不均,在企业征收税费上也存在着很大差异,地方远远高于其它,所占比重为70.34%;由于森工企业在原材料生产、多样产品的加工和销售上有着多层次的结合,税费方面高于农垦企业,森工和农垦所占税费比重分别为15.83%和13.83%。多年来,这三大板快在经济发展中相互支持、相互协调、共同发展,不可分割,促进着市域经济可持续向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