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哪里?
地处中国西南腹地,占据着四川盆地绝大部分.这块美丽而神奇的盆地,西被青藏高原扼控,东有长江三峡之险,南为云贵高原所拱卫,北是秦岭巴山屏障.
四川在那里?
四川省简称川或蜀。位于我国西南地区、长江上游.汉末三国时为蜀国地。秦代置蜀郡。汉属益州。四川以益利梓夔四路得名。唐大部属剑南道和山南东、山南西道;宋设川峡路(注:非川陕路),后分设西川路和峡西路,再分西川路为益州路和利州路,分峡西路为梓州路和夔州路,合称四川,其间设四川制置使,为四川得名的开始,后改益州路为成都府路,改梓州路为潼川府路,分利州路为利州东、西路。元置四川省和四川行省和西蜀四川道;明置四川省,后改四川布政使司;清改四川省;建国初分为川东、川南、川西、川北四行署,后合并恢复四川省,省名至今未变。截至2007年底,四川省辖18个地级市、3个自治州;43个市辖区、14个县级市、120个县、4个自治县;4544个乡镇、239个街道办事处。基层群众自治组织中,社区居民委员会4822个,村民委员会50182个。
四川指哪几川?
四川,有种流传甚广的说法是说四川本指四川境内的四条大河:长江,嘉陵江,岷江,大渡河。我原来也以为如此,后来才发现不是这样。四川其实是指古时行政区划的一个合称。这个要从唐朝说起,根源是在这个“川”字的来历上面。唐太宗贞观元年 (公元627年),废除了秦汉以降的州、郡制,将两晋南北朝时代的益州(大致是今天成都平原)改为剑南道,而将原来的梁州(大致是今天陕西的汉中盆地)改为山南道。唐玄宗开元23年 (公元735年),剑南道又分为剑南西川节度和剑南东川节度,”川”字就开始在四川地区区划名称中出现。宋朝为加强中央集权,对州县大加减并,宋军灭掉后蜀政权后设置西川路,开宝6年 (公元973年),又分设峡西路;太平兴国六年 (公元981年),又将西川路和峡西路合并为川峡路;宋真宗咸平4年 (公元1001年),将川峡路一分为四,即益州路 (后改成都府路),梓州路 (后改潼川路)、利州路 (州治广元)、夔州路 (州治奉节),合称为川峡四路,简称”四川”路,四川由此得名。元朝在各地设置行中书省,川峡四路全并成四川行中书省,”四川省”名自此问世。
四川在那里
四川省简称“川”或“蜀”,省会成都,位于我国西南地区、长江上游,在东经97°21′~108°31′,北纬26°03′~34°19′之间.
四川具体在哪呢?
位于我国西南地区、长江上游
“四川”是指哪四个川?
四川名字中的“四川”是指四条大河:岷江、嘉陵江、乌江和沱江。
附四川名称由来:
“四川”这个名称,始见于宋代。宋真宗咸平四年(公元1001年)宋王朝对地方行政区划进行了一次新的调整,将巴蜀之地划分为益州路、梓州路、利州路、夔州路,治所分别为今成都、三台、汉中和奉节,总称“川陕四路”,简称“四川路”,这是“四川”得名之始。在宋徽宗大观三年 (公元1109年)的诏书中就正式使用了“四川”一词,这是目前所见到的将“四川”作为行政区划略称的开始。这以后,宋代设有“四川宣抚使”、“四川制置使”等官职,就是中央派驻川陕四路的官员,都将川陕四路简称“四川”。公元1286年(元至元二十三年),元朝合并四路,置“四川等处行中书省”,简称“四川行省”;元代的中央行政机构叫中书省,各地直辖于中央的地方行政机构叫“行中书省”,简称“行省”。元代在宋代的川陕四路基础上设 “四川行省”,简称“四川省”,省治成都。从此“四川”一名沿用下来。
四川是指哪四个川???
上古时我们先民在四川盆地及其四周创造了四川文化的那个区划,在秦时置为巴郡、蜀郡,汗代叫益州,唐代改为剑南道,后分为剑南西川道和剑南东川道,分别在成都和三台设立治所.在唐玄宗以前的行政区划,只有东、西两川,故简称“两川”.唐玄宗时,他又对此区划作了调整,有了剑南西川道、剑南东川道和山南西道的设置(山南西道辖今陕南、川北地区、治所在汗中).这样,便有了“三川”的简称.由于宋真宗这一调整,又在益(成都)、梓(三台)、利(汗中)州三州之外,新置夔州(奉节),于是,这一区域在宋代便被称为“川峡四路”,后来就简称为“四川”.这就是我们“四川”的来源.
四川又叫什么 [四川]
四川行中书省,四川布政司,益洲,益州,天府之国,蜀国,蜀都,蜀郡,庸部,巴蜀[如包括重庆的话,就叫巴蜀渝],
四川在哪里·四川在什么地方
四川的很多景点在中国甚至世界上都是独特或罕见的,更被誉为四川最大的“风水古城”,中国现保存最完好的四大古城之一。那么?下面就由宁波旅游网为您介绍:四川位于中国西部长江上游,是承接华南华中、连接西南西北、沟通中亚南亚东南亚的重要交汇点和交通走廊。省内居住着汉族、藏族、羌族、彝族等民族,被誉为“中国第二藏区”、“中国唯一羌族聚集区”、“中国第一彝族聚集区”。她的旅游资源极为丰富,历来就有“天下山水在于蜀”之说,并且有“峨眉天下秀,青城天下幽,剑门天下险,夔门天下雄”的誉称。、每个名字的得来都有他的寓意,那么四川这个名字又有什么意思呢?她是以“川峡四路”而得名。“川”,一指江河大川;一指平原大坝或浅丘地带,如“一马平川”。四川的“川”源自后者。秦代置蜀郡。汉属益州。汉末三国时为蜀国地。唐大部属剑南道和山南东、山南西道。四川以益梓利夔四路得名。宋初设川峡路,后分设西川路和峡西路,合称“川峡路”,再分西川路为益州路、梓州路,分峡西路为利州路、夔州路,合称“川峡四路”,简称“四川路”,其间设四川制置使,为四川得名的开始,也有人认为四川是以境内的4条大江而得名的,它们依次为嘉陵江、岷江、沱江和金沙江或者嘉陵江、岷江、沱江和乌江。后改益州路为成都府路,改梓州路为潼川府路,分利州路为利州东、西路。元置四川省和四川行省和西蜀四川道,明置四川布政使司,清改四川省,建国初分为川东、川南、川西、川北四行署,后合并恢复四川省。我们都知道去年的汶川地震和今年的雅安地震,那么为什么地震的地震那么多呢?因为中国东部和西部的地质分布、地壳厚度、地壳运动速度差别很大,而这次地震发生在东部和西部变化差别最大的这个带上,即南北地震带——包括从宁夏经甘肃东部、四川西部直至云南,都为地震密集带。四川气候东部冬暖、春旱、夏热、秋雨、多云雾、日照少、生长季长,西部则寒冷、冬长、基本无夏、日照充足、降水集中、干雨季分明;气候垂直变化大,气候类型多,有利于农、林、牧综合发展;气象灾害种类多,发生频率高,范围大,主要有干旱,暴雨、洪涝和低温等经常发生。 总体来说四川还是个美丽的地方,四川特色美食更是让人吃不够,有兴趣的朋友看看四川旅游旺季。
四川的由来是什么?
四川”名称的由来 “四川”这个名称,始见于宋代.宋真宗咸平四年 (1001年)设益、梓、利、夔四州路,治所分别为今成都、三台、汉中和奉节.这四路,一般称为川峡四路,简称为“四川”.在宋徽宗大观三年 (1109年)的诏书中就正式使用了“四川”一词,这是目前所见到的将“四川”作为行政区划略称的开始.这以后,宋代设有“四川宣抚使”、“四川制置使”等官职,就是中央派驻川峡四路的官员,都将川峡四路简称“四川”.到元代就正式以“四川”为名,建立了四川行省.元代的中央行政机构叫中书省,各地直辖于中央的地方行政机构叫 “行中书省”,简称“行省”.元代在宋代的川峡四路基础上设四川行省,简称四川省,省治成都.从此“四川”一名沿用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