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简称为何叫豫
豫,河南省的代名词,源出于古代先人们对所处地理的称谓.
上古时尧帝令铸九鼎,将国土划分为九州。
九州的划分,是以方位而定的。即九州代表了地理上正方向的东西南北和与之相临的四舍,东南、西南、东北、西北八个方位及位居四面八方之中的位置—中土!中土位置古往今来被称为豫州。
为什么被称为豫州呢?人所共知,伏羲创八卦,推演星相,教人们稼樯耕种、织网捕鱼,制定四时八节历法与婚丧嫁娶规矩等等,被称为龙师。他最大的贡献也是最玄奥的成就就是五行与八卦。五行是五种星象金木水火土,不仅指的是天体五座行星,也包含了宇宙产生的物质属性。与之对应的是北东西南中五个方位。八卦则是加上了四个与东南西北相临的地域。
伏羲在八个地方画出了他观察天象得到的星系图,伏羲后来落脚中原河南,在伊洛流域定都,他在河南许多地方继续观察天象,还在太行山下建了最后一个画卦台,在此他把其它地方观察得到的星象与在此地得到的星象组合成一个完整的图,就是我们所说的八卦图,八个方位为震、离、兑、乾、巽,坎、艮、坤,代表了天地水火山泽风雷。而中心卦为人卦。其实伏羲所画的天象图不应该叫八卦,也不是八八六十四卦,应该叫九卦图,九九八十一卦才对呢!
伏羲给这九卦方位配上了地域名,总冠名为九州,居中的人卦位置取名叫豫州,
予,我也。象,乃天象,“豫”意思是“我在这里观天象”!
河南省为什么简称“豫”
我帮你百度一下:“予,我也。象,乃天象,“豫”意思是“我在这里观天象”!;
以下是详解:
”豫,河南省的代名词,源出于古代先人们对所处地理的称谓.
上古时尧帝令铸九鼎,将国土划分为九州。因历史久远,九州之地说法不一,我认为是后来人们争伐占有到国土领地不同而形成的原因。关于九州之名称可查阅百度词条。
但有一点不容忽视:九州的划分,是以方位而定的。即九州代表了地理上正方向的东西南北和与之相临的四舍,东南、西南、东北、西北八个方位及位居四面八方之中的位置—中土!中土位置古往今来被称为豫州。
为什么被称为豫州呢?许多古书解释说是“豫”从象,本义为我和大象。其实这是错误的认识。作为河南,古时黄河大象的历史并没有那么长,历史上从古到今也没有详尽的有关大象的故事与传说,何以会以象称之?完全是强牵附会其音意所造成的。
要想找出豫的本义,必须先知道九州代表了什么?其实,人们都知九州泛指国家领土。可是九州又是如何诞生的呢?这就要提起中华人文始祖伏羲了。
人所共知,伏羲创八卦,推演星相,教人们稼樯耕种、织网捕鱼,制定四时八节历法与婚丧嫁娶规矩等等,被称为龙师。他最大的贡献也是最玄奥的成就就是五行与八卦。五行是五种星象金木水火土,不仅指的是天体五座行星,也包含了宇宙产生的物质属性。与之对应的是北东西南中五个方位。八卦则是加上了四个与东南西北相临的地域。
伏羲在八个地方画出了他观察天象得到的星系图,这也是后人为什么说在他们所在的地方有伏羲察看天象的画卦台的根据。伏羲后来落脚中原河南,在伊洛流域定都,他在河南许多地方继续观察天象,还在太行山下建了最后一个画卦台,在此他把其它地方观察得到的星象与在此地得到的星象组合成一个完整的图,就是我们所说的八卦图,八个方位为震、离、兑、乾、巽,坎、艮、坤,代表了天地水火山泽风雷。而中心卦为人卦。其实伏羲所画的天象图不应该叫八卦,也不是八八六十四卦,应该叫九卦图,九九八十一卦才对呢!
伏羲给这九卦方位配上了地域名,总冠名为九州,居中的人卦位置取名叫豫州,
予,我也。象,乃天象,“豫”意思是“我在这里观天象”!
河南为什么简称豫
河南是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最重要的发源地.4000多年前,河南为中国九州中心之豫州,故简称“豫”,且有“中州”和“中原”和“中土”之称.
河南为什么叫豫?
你好 河南省位于中国的中东部、黄河中下游,因大部分地区在黄河以南,故名"河南"时期,远古时期,这里河流纵横,森林茂密,野象众多,因此,河南又被形象地描述为人牵象之地,这就是象形宇"豫"的起源,也是河南简称"豫"的由来.夏代禹时分天下为九州,豫州位于九州之中,所以历史上河南又有"中原"、“中州"之称.河南界于北纬31.23’一36.22′,东经110.21’一116.39’之间.东接山东、安徽,北界河北、山西,西连陕西,南临湖北,历史上曾几度达到鼎盛时期,长期为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对中华民族的发展和文明做出过重大贡献.河南省:古为豫州地,故简称“豫”.
河南的简称为何是“豫”?
因为古代属豫州地区,所以简称豫. 河南简称“豫”的由来: 1、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古九州”是中国古代的地理称谓. 2、其中一种说法是大禹将古代中国分为九个不同的州,跟现在的省比较类似.根据《尚书·禹贡》的记载,大禹划分的古九州分别为“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 3、而对于豫州来说,主要是指今天的河南地区.同时,在东汉十三州的区划下,河南省也和豫州的范围比较符合.而这,则是河南省简称“豫”的历史根源之一.
河南为什么被称为“豫”?
“豫”的由来:远古时期,黄河中下游地区河流纵横,森林茂密,野象众多,河南被描述为人牵象之地,是象形字“豫”的根源,因此,河南被简称为“豫”。
河南地处黄河中下游,是中国古代文明发祥地之一,至迟在50万年前就有人类在这里生息和繁衍。七八千年前的裴李岗文化时期,这里就产生了农业、畜牧业和制陶等手工业。
扩展资料:
河南自然环境:
水流资源:河南省地跨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流域。河南省内河流大多发源于西部、西北部和东南部山区,流域面积100平方千米以上的河流有560条。
林木资源:2017年,河南省共营造林481.67千公顷,其中人工造林126.28千公顷。年末共有自然保护区30个,面积762千公顷,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3个。森林公园118个,其中国家级森林公园31个。森林覆盖率24.53%。
动物资源:河南省已知动物3500多种,其中原生动物51种,多孔动物和腔肠动物6种,扁形动物10种,线形动物23种,环节动物10种,软体动物17种,节肢动物2500余种,鱼类110种,两栖类19种,爬行类37种,鸟类300余种,哺乳类72种。
参考资料:搜狗百科-河南
河南省的别称豫是怎么来的?
河南简称“豫”,源于夏禹。大禹治水成功后划天下为九州,称中原地区为豫州,这便是河南简称“豫”的来历。在河南人实在不知豫为何物,故一度以“一人手牵大象”作为河南标志的时候,嵩山文化研究会近百名成员,通过数年考证,得出的结论是:河南简称“豫”是与上古人类为指导农耕生产,仰观天象,制订历法有关。所谓“凡大皆称豫”,不是大象;“惟天为大”,大应为天。我国最早的一部历法《夏小正》就产生于夏禹时代。《夏小正》中有关天象记载,是古人观象授时的真实记录。由此可知豫非大象乃天象,应是大禹时代依据“夏谚”和大自然给予的天象,将四季分明的夏都所在地的中原地区称为“豫州”的,从而表明了夏代先民天人合一的思想观念。
一、“豫”字的含义及别解
中国最早的一部训解词义的书籍《尔雅》则对“豫”作出了这样的解释:“豫,乐也,厌也,安也,舒也”,率先肯定了非“大象”之义。而《荀子.大略》又记载了对豫的另一种解释:“先患虑患谓之豫。”就是说,曾经受过患难,担心再受患难,这种状态就叫“豫”。郑玄曰:谓之豫者,取逸豫之义。程颐、朱子曰:豫者,安和悦乐之义,人心和乐以应其上也;东汉经学家许慎《说文》豫,象之大者。予,推予也,象相予之形。《甲骨文.金文》:予+象–>豫。豫,予加豫之会意兼形声字。许慎说似不妥,好像不是恰当的解释。中国清代经学家、文字音韵训诂学家段玉裁解释“豫”字:“此豫之本义,故其字从象也。引伸之凡大皆称豫,大必宽裕,故先事而备,谓之豫。”就是“预”的意思。典籍解释大都没有把‘豫’解释为大象的典型例子。
《竹书纪年》记有“帝禹夏后氏元年……颁夏时于邦国。”《礼记·礼运》载:“孔子曰:我欲观夏道,是故至杞,而不足征也;吾得夏时焉。”郑玄笺:“得夏四时之书也,其书存者有《小正》。”《史记.夏本纪》也说:“太史公曰:孔子正夏时,学者多传《夏小正》云。”这些记载表明,《夏小正》的成书年代是商代或商周居住在淮海地区的杞人整理记录而成的。其内容则保留了许多夏代的东西,为我们研究中国上古的农业和农业科学技术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由此可以看出,“夏数得天”,就是说夏历比较正确地反映了天象运行规律。大禹时期,夏部族主要活动在豫州,夏部族通过观察天象、星象、物候制订了〈夏小正〉。禹划九州时,把自己部族活动的主要地区根据谚语和天象命名为“豫州”。因此有了“豫则立,不豫则废”的说法,豫字含义是“预先、事先、先事而备”了。
三、豫州与中岳嵩山
《甘石星经》中说:“填星,主嵩山,豫州。”填星,即镇星、土星。《史记•天官书》云:“填星之位,曰中央土,主季夏。”尧舜时天下分十二州,大禹治水成功后,重新划分天下为九州,《禹贡》云:“荆、河惟豫州”,即黄河至荆楚之间为豫州。这样,豫州、填星、五行之土便一一对应了起来。《国语·周语记载》“有夏之兴也,融降于崇山。”韦昭注:“崇,崇高山也。”夏居阳城,崇高所近。《御览》引韦昭注:崇,嵩字古通用。夏都阳城,嵩山在焉。
《史记•封禅书》说:“昔三代之君,皆在河洛之间,故嵩高为中岳,而四岳各如其方。”故此,嵩山为中岳,豫州则称中州。豫州、嵩山的有机统一,也决定了嵩山在中国天文史上的地位,自周公在阳城测景后,僧一行、郭守敬也相继来到嵩山,通过测影从而编制了〈大衍历〉、〈授时历〉,使嵩山定格在了中国天文史上。
“填星,主嵩山,豫州。”嵩山和豫州关系密不可分,而“嵩当土中,天地所合,阴阳所会,四时所交,风雨所和”,所以“中”之“中和”义与“豫”之本义中的“和顺”又有机统一。如果“豫”字中之“象”,作“星象、天象” 解释,那么豫州的中州地位,“豫”字和天象、农业生产的关系,“豫”之“预先、仁爱和顺”的含义,“豫”字透出的天人合一观念,这一切皆都顺理成章。
综上所述,豫同夏谚,豫和豫州之名均源于夏禹,豫字应解为大自然所给予神奇的天象。有了神奇的天象,万物才能存活,天体才能存在。豫字是天象的代表,是大自然,是宇宙,是天地的中心。将豫称之为天象,才不负中原之地位,才不负河南厚重的文化底蕴。
豫字拆开实际上是一矛一象,所以豫字最初的本义应该和猎象或象有关系。新石器时期河南南部应该有亚洲象的存在,只是后来因为环境的变迁和人为因素逐渐处梗边妓装幻膘潍博璃南迁。
象字是个像形字,其本义和天文什么扯不上关系,就是指象,只是由于大象之大才引申之万物之象,也不知和佛教有关系没!
豫有高兴愉悦之义,张三李四用长矛猎杀到一只大象能不高兴么?!可见一般!不至肉能够吃,象牙和象牙雕哪可不是一般的宝贝。至于河南为何会有豫州之说肯定和象关系不凡!看看新石器和夏商时期墓葬里的象牙和象牙杯箸等等,应该不难理解!
河南省的简称为什么是“豫”
河南,古称中原、中州、豫州,简称“豫”,出自《周礼·职方》:“河南曰豫州,豫州在九州之中,言常安逸.又云:禀中和之气,性理安舒,故云豫也.” 豫,象之大者.——《说文》 豫 yù 【动】 出游〖goonasightseeingtour〗,特指皇上秋日出巡 度秋豫以收成.——张衡《东京赋》
河南省简称为什么是豫?
中国的中东部、黄河中下游,因大部分地区在黄河以南,故名"河南"时期,远古时期,这里河流纵横,森林茂密,野象众多,因此,河南又被形象地描述为人牵象之地,这就是象形宇"豫"的起源,也是河南简称"豫"的由来.夏代禹时分天下为九州,豫州位于九州之中,所以历史上河南又有"中原"、“中州"之称.河南界于北纬31.23’一36.22′,东经110.21’一116.39’之间.东接山东、安徽,北界河北、山西,西连陕西,南临湖北,历史上曾几度达到鼎盛时期,长期为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对中华民族的发展和文明做出过重大贡献 河南省:古为豫州地,故简称“豫
豫是怎样来的?
河南为中国九州中心之豫州,故简称“豫”,且有“中州”和“中原”和“中土”之称. 另外从地图上看,河南地域也像一个“豫”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