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的腾冲战役是哪支部队打的?
我只知道是中国远征在腾冲作战的!
腾冲中日之战
腾冲战役为抗日战争滇西缅北战役的战役之一,地点是在中国云南腾冲,起始时间为1944年5月。9月13日结束。守军是日军歩兵第148联队藏重康美所部及歩兵第113联队、歩兵第114联队、第146联队、捜索第56联队、野炮兵第56联队各一部约7000人(实际参战为歩兵第148联队主力约1800余人并胁迫扣留慰安妇、印缅籍军夫数百人于来凤山与腾冲城内)。攻击部队为中国远征军霍揆彰率领的第二十集团军。在兵力的绝对优势与盟军空军支援下,经过重大牺牲后才歼灭孤立无援的日军,是成功的攻坚战。腾冲是抗日战争以来国军收复的第一个有日军驻守的县城。
战时情况
1944年5月11日,中国远征军第20集团军(集团军辖第53军、第54军,共5个师——预备第2师、198师、36师、116师、130师)实施腾冲反攻战,高黎贡山,敌56师团148联队主力146联队一部凭险死守,我军猛烈攻击;经9日血战,日军溃退,我军攻占高黎贡山顶之南、北斋公房,又经十余日的激烈战斗,进至腾北马面关、界头、瓦甸、江苴附近。日军深知丧失高黎贡山及桥头、江宜等重要据点在战略上的意义,急调113、114、146、炮56、搜56等5个联队各一部火速增援,猛烈反扑。
然我远征军将士士气高昂,锐不可当,奋勇冲杀,白刃格斗,经22日血战,终歼敌半数,继而乘胜攻下腾北敌军中心据点桥头、江苴,并沿龙川江南下,一部扫清固东以北至片马的残敌,另一部扫清龙川江两岸残敌,形成迫近腾冲城、合围腾冲城之势。此时,所有由北而南溃逃的日寇与腾冲守城日军合编为一个混成联队,由148联队长藏重康美大佐指挥,死守来凤山及腾冲城。
腾冲城是滇西最坚固的城池,兼有来凤山作为屏障,两地互为依托。日军经过两年多的经营,在两地筑有坚固工事及堡垒群,准备了充足的粮弹,奉命死守至10月底以待援军到来。
我军决定先攻占来凤山,最后围歼腾城守敌。同年7月26日午时,我军在空军掩护下,以优势兵力向来凤山5个堡垒群同时猛攻,官兵奋勇,血战3日,付出重大牺牲攻占来凤山,旋即扫清南城外之敌,对腾冲城形成四面包围之势。最后围住的孤城腾冲城墙全系巨石,高而且厚,城墙上堡垒环列,城墙四角更有大型堡垒侧防。同年8月2日53军116师346团向东门外帮办衙门和东方医院进攻,连续攻占日军4个堡垒并占领帮办衙门。348团下午4时,由东南城角空军炸开10余米宽的缺口处攻入城内并击退日军反扑,在城内据地防守。8月3日,城内日军一再向东南城角缺口反扑,均被348团打退,同时由工兵爆破将缺口扩大到50米。
同年8月4日,空军投弹在拐角楼和西南城角各炸开一个缺口,198师、36师分别乘机冲进城内。经12日激战,始将城墙上的堡垒群逐次摧毁。
8月14日,我军以4个整师兵力从南城墙,突进市区,展开激烈巷战。由于腾冲城内街巷稠密,房屋相连,顽敌利用民房家家设防、巷巷筑堡,战斗异常惨烈,每前进一尺,都要付出惨烈的代价,正如20集团军会战概要所言:“攻城战役,尺寸必争,处处激战,我敌肉搏,山川震眩,声动江河,势如雷电,尸填街巷,血满城垣”,由于牺牲惨重,又将防敌增援的130师投入攻城战役,经42天的“焦土”之战,将守敌全歼,于1944年9月14日光复腾城,沦陷了两年零四个月又四天的腾冲,重新回到了腾冲人手中。
从1944年5月11日远征军20集团军强渡怒江至9月14日攻克腾冲城,历时127天,所历大小战役40余次,共俘获敌军官4员,士兵60余名。毙敌少将指挥官及藏重康美大佐联队长以下军官100余员,士兵6000余名。虏获野山炮7门,步兵炮6门,迫击炮10门,重机枪19挺,轻机枪47挺,步骑枪1000余支,汽车20余辆,有线和无线电机25部并其他军用品若干。我远征军亦伤亡军官1234员,士兵17075名,可见腾冲战役之艰苦与惨烈,可见远征军将士拼死牺牲的爱国精神。
人民支援
任何一场战争,如果不依靠当地民众,都将难以取得胜利。从1944年远征军开始反攻时,抗日县政府便发动46000多民工,运送弹药粮秣,抢修桥梁公路,当向导、救伤员、搞侦察。年青人上去了,老弱妇孺也没有闲着,从保山户帕运送60万斤军粮的任务,就是由他们完成的,前后仅用了不到6天时间,以至远征军及美军官兵都赞叹地说这真是“空前罕见”。在军粮供应不上时,当地民众宁可自己不食或少食,也要将煮好的饭菜,冒着枪林弹雨送到前线。回忆当年,卫立煌感慨地说:反攻腾冲之所以能够取得胜利,半由于将士用命、力摧强寇;半由于腾冲民众大力支援之功。
盟军支援
腾冲大山里的老百姓怎么也想不到,在腾冲抗战中,和他们并肩而战的竟然还有一批金发碧眼的西洋人。盟军从地面到空中都加入了这场战斗,在中国远征军部队中有一个美军参谋团,参与战役策划;在空中,有以陈纳德为首的美国志愿航空队“飞虎队”(后为美国空军第14航空队)参与腾冲战役。
从1943年8月17日盟军空军第一次轰炸腾冲城内日军,到1944年9月11日的390天内,盟军空军共出动约20多次,共300多架飞机,先后在高黎贡山、来凤山、腾冲城内外对日军进行轰炸。1944年的8月22日,盟军空军出动60架分5批轰炸扫射腾冲城西北角的日军堡垒群,为地面部队攻克城西北及拐角楼创造了有利条件。在9月10日的空战中又击落日机4架。
在整个腾冲抗战中,盟军空军出击的重点目标是日军设防最坚固的来凤山及腾冲城,这些出击减少了远征军地面部队的伤亡,摧毁了日军的大部分堡垒;杀伤了相当数量的敌军,为战役的最后胜利争取了时间及机遇。
盟军空军还承担了空运任务。腾冲在战前修有一座机场,战争中又修了5座临时机场和空投场供盟军空军使用。远征军大举反攻期间,盟军的空运异常繁忙;日夜飞行,将大批弹药、粮食等军需品运抵腾冲,支援地面作战,为抗战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腾冲抗战中,由于日军的炮火攻击,天气因素、迷航等原因,部份盟军战机和运输机失事坠落,飞行员有的壮烈牺牲,也有的被老百姓及时救援,帮他们治病疗伤寻找部队,给予了亲切的善待,令他们终生难忘。有的飞行员在时隔半个多世纪后,专门嘱咐他们的儿女,万里迢迢来到腾冲,寻觅当年的救护者,表达感激之情。中美两国人民将永远记取并珍惜这份在反法西斯的共同战斗中凝成的深情厚谊。
地面作战中,美军参谋团(代号Y部队),原本他们是不必参与一线作战的,但其中一些美国军人自发的加入了一线进攻,以夏伯尔中尉为首的14名美军官兵永远倒在了中国的土地上,第一个阵亡的夏伯尔牺牲于渡江后第二天对灰坡的正面冲锋中。
另一位腾冲人民的老朋友就是史迪威将军了,在他主持下修筑的“史迪威”公路(中印公路),一直是腾冲人民的骄傲。在这条“血线”上,曾经留下了无数仁人志士的宝贵生命。它对粉碎日军的封锁战略、保障国际援华物资的通畅,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堪称抗日战争取得最后胜利的“大动脉”。
急~急~急~腾冲抗战历史
1942年5月初,腾冲城记录了一段令人齿寒、心痛而悲愤的日子。
中国边镇畹町失守!当日军直逼腾(冲)龙(陵)而来时,负守土之责的腾龙边区行政监督龙绳武竟借口公务赴省城,掠财东去。腾冲县长邱天培竟也紧跟着弃民不顾,乘夜而逃。善良的腾冲老百姓完全被蒙在鼓中,当地方爱国绅士们还正在开会准备商讨对策时,日军已进到距城仅40里的勐连镇,一切都已成为徒劳。群龙无首.仓惶中,全城3万人在混乱中盲目、自发地疏散,老百姓抛家别土,扶老携幼,形成一股难民大潮,向四乡八寨、向野箐深林,一路奔逃而去,在漫漫逃难途中,饥寒交迫,贫病交加,老人倒下,幼子离散,一片惨景,不忍目睹……
1942年5月10日,就在百姓无主地疏散出走与混乱之中,292名日军乘隙而人,竟不费一枪一弹占领了腾冲城。这真是腾冲人的奇耻大辱。
5月28日,腾冲绅士名流刘楚湘、徐友藩等在曲石秧草塘召集会议,商讨抗日事宜。6月5日,抗日部队预备第二师副师长洪行在曲石江苴召集各练绅士、知识份子、富商等各界爱国人士开会,成立了腾冲临时县务委员会代行县务,由刘楚湘为主任委员,张问德等20人为委员。代表全县抗日志士来集者千余人,共同商讨抗日救国良策。月底,云南省政府主 席龙云委任张问德为腾冲县县长。7月2日,年逾花甲的老人张问德在瓦甸临危受命、慷慨就任县长。7月7日腾冲县抗日政府及预备二师师部迁往腾冲县北部的界头,并在界头举行腾冲县军民“七·七抗战五周年纪念会”,由此吹响了全面抗日的进军号。之后,在预备二师及腾冲抗日县政府的领导下,逐步开展了抢运物资、救助难民、成立抗日联合中学、建立抗日干部训练班、恢复乡镇组织,协助抗日部队开展游击战争等活动。其间,民国元老、云贵监察使李根源西上,发表《告滇西父老书》。国民政府专员尹明德到腾边各上司地,宣慰各上司一致抗日,形成了各族各界抗日统一战线,奠定了滇西抗战必胜的民众基础。
当侵略者打上家门来了,腾冲男儿决不可能束手待毙。
对于侵略成性、气焰嚣张的日本军国主义者,最好的教训防法是举起枪来,给予迎头痛击。1942年5月16日,驻县城日军200余人,大摇大摆,经打宜沿龙川江北犯,我瓦甸区区长孙成孝、护路营营长李从善、自卫队队长纳其中等各率所部联合设伏于瓦甸之归化寺一带,经激烈战斗;毙敌中尉队长牧野以下44人,我亦伤亡孙成孝、纳其中等46人,此战虽然敌我伤亡相当,但它是日军侵腾后受到的第一次打击,粉碎了“皇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极大地鼓舞了沦陷中的腾冲人的抗日志气。与此同时,我正规军预备二师自1942年 5月15日进入腾冲县境内后,先后发起了“橄榄寨战斗”、“勐连伏击战”、“尹家湾伏击战”、“腾南蛮东游击战”等诸多战斗,均予敌不同程度的打击,顿挫了日军初入腾冲时的嚣张气焰。
以界头为中心的腾北抗日根据地,是腾冲抗日的神经中枢,这里既是抗日政府所在地,又先后为抗日部队预备二师及三十六师司令部驻地,因此,日军将腾北视为眼中钉,必欲拔除。从1942年9月至1943年10月,日军曾从龙陵、镇安、密支部等地调集大量兵力,4次向腾北扫荡,界头也曾4次陷人敌手,但在抗日部队的拼死决战下,前3次均取得了反扫荡的巨大胜利,而第4次反扫荡因敌兵力数倍于我,又断我高黎贡山退路,我三十六师在予放重创后,为避免过大伤亡,乃突出重围,化整为零,潜入姊妹山;昼伏夜行,绕过日寇高黎贡山封锁线,顺利东渡怒江,待机重返腾北,使日军欲彻底消灭腾北抗日部队的狂妄计划彻底破产。抗日部队开展的游击战,使日军如芒刺在身不得安宁,牵制了日军的兵力,有力地支援了滇西及缅北各个战场的抗日斗争。
伴随着4次扫荡与反扫荡,腾冲抗日政府县长张问德及其属僚也随之东移西进,先后8次往返高黎贡山,以60多岁高龄之躯,风餐露宿、忍饥挨饿,历尽千辛万苦,先后将腾冲县政府设于漕涧、保山、大理等地,成为一杆不倒的抗日旗帜。其间,张问德于腾冲抗战最艰苦的1943年9月发表了反击日军拉拢诱降的《答田岛书》,显示了一位抗日志士的铮铮铁骨、赤胆忠心,因而被誉为“全国沦陷区五百多个县县长中的人杰楷模”、“富有正气的读书人”。无数知名和不知名的腾冲人也在抗日最艰苦的岁月里如老县长一样,以一身凛然正气和铮铮铁骨写下了腾冲的骄傲,腾冲的气节、腾冲的大义。
日本军国主义妄图用野蛮征服与毁灭这一块土地上的人民和她的文明。
日军在腾冲犯下的罪行是常人所无法想象的,他们杀人的手段残忍,计有刺刀戳死、排枪射死、开水煮死、油锅烹死、盐水沸水灌死、锯子肢解、掘坑活埋、活活剐死、甩杆甩死,甚至喝人血、吃人心,炒人肝,真是怵目惊心,灭绝人性;他们强暴妇女,上至七十老妇,下 至未成年幼童,有的妇女被数十人轮奸,甚至强迫被强暴妇女的丈夫和亲人观看;他们用枪用刀杀人,还嫌不够,竞在腾南及梁河施放鼠疫细菌,先是几个人得病死亡,后是几家人,几巷人、几寨人得病死绝,再后是大面积传染死亡,仅此一项死亡人数达14000多人,许多地方户户空室,村村闭门,一派凄风苦雨,到处哭声哀哀、冥纸飘飘;他们到处烧毁民房,不是烧毁十幢八幢,而是一村一寨的烧光,1943年,他们下乡扫荡,烧毁腾北界头街、桥头街、瓦甸街、小回街、营盘街、腊幸街、固东街、马站街、碗窑街等十一条乡镇街道,保家乡、茶子园、芹菜塘等村寨数十个。造成上万人无家可归;啼饥号寒,满目苍凉;他们到四乡八寨掠抢物资,有时正值老百姓吃饭时间,百姓一听到日寇进村,急忙放下饭碗就躲进深山,这些强盗放心将百姓的财物抢劫一空,临走,还不忘记在百姓家的饭甄里、菜锅里屎拉尿。
据统计,日军侵腾期间,在腾冲共杀害老百姓21000多人(含鼠疫菌受害者),烧毁民房24000多幢,抢掠粮食6000多万斤,大牲畜50000多头,公私财物约合50亿国币,奸污妇女千余人次,这些罪恶;实在是专罄竹难书。
这种蒙昧和野蛮来自法西斯灭绝人性的疯狂。它必然要受到人类文明的唾弃和反击。
中国民间有“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之说,日军越是疯狂作恶,就越加速他们末日的到来!
这一天终于到来了,历史翻到了公元1944年5月11日。
这一天,中国远征军第20集团军(集团军辖第53军、第54军,共5个师一一预备第2师、198师、36师、116师、130师)实施腾冲反攻战,全军于5月11日黄昏后强渡怒江成功;次晨开始仰攻高黎贡山,敌56师团1 48联队主力、146联队一部凭险死守,我军猛烈攻击;经9日血战,日军溃退,我军攻占高黎贡山顶之南、北斋公房,又经十余日的激烈战斗,进至腾北马面关、界头、瓦甸、江苴附近。日军深知丧失高黎贡山及桥头、江宜等重要据点在战略上的意义,急调113、114、146、炮56、搜56等5个联队各一部火速增援,猛烈反扑。然我远征军将士士气高昂;锐不可挡,奋勇冲杀,白刃格斗,经22日血战,终歼敌半数,继而乘胜攻下腾北敌军中心据点桥头、江苴,并沿龙川江南下,一部扫清固东以北至片马的残敌,另一部扫清龙川江两岸残敌,形成迫近腾冲城、合围腾冲城之势。此时,所有由北而南溃逃的日寇与腾冲守城日军合编为一个混成联队,由148联队长藏重康美大佐指挥,死守来凤山及腾冲城。
腾冲城是滇西最坚固的城池,兼有来凤山作为屏障,两地互为依托。日军经过两年多的经营,在两地筑有坚固工事及堡垒群,准备了充足的粮弹,奉命死守至10月底以待援军到来。
我军决定先攻占来凤山,最后围歼腾城守敌。7月26日午,我军在空军掩护下,以优势兵力向来凤山5个堡垒群同时猛攻,官兵奋勇,血战3日,付出重大牺牲攻占来凤山,旋即扫清南城外之敌,对腾冲城形成四面包围之势。最后围住的孤城腾冲城墙全系巨石,高而且厚,城墙上堡垒环列,城墙四角更有大型堡垒侧防。8月2日我军先以云梯登城,但牺牲惨重,无法立足,继又利用空军从天空轰炸,将城墙炸塌十余处,从缺口强行登城,经12日激战,始将城墙上的堡垒群逐次摧毁。8月14日,我军以4个整师兵力从南城墙,突市区,展开激烈巷战。由于腾冲城内街巷稠密,房屋相连,顽敌利用民房家家设防,巷巷筑 堡,战斗异常惨烈,每前进一尺,都要付出惨烈的代价,正如20集团军会战概要所言“攻城战役,尺寸必争,处处激战,我敌肉搏,山川震眩,声动江河,势如雷电,尸填街巷,血满城垣”,由于牺牲惨重,又将防敌增援的130师投入攻城战役,经42天的“焦土”之 战,将守敌全歼,于1944年9月14日光复腾城,沦陷了两年零四个月又四天的腾冲,重新回到了腾冲人手中。
从1944年5月11日远征军20集团军强渡怒江至9月14日攻克腾冲城,历时 127天,所历大小战役40余次,共生俘敌军官4员,士兵60余名,营妓18名。毙敌 少将指挥官及藏重康美大佐联队长以下军官100余员,士兵6000余名。虏获野山炮7门,步兵炮6门,迫击炮10门,重机枪19挺,轻机枪47挺,步骑枪1000余支,汽车20余辆,有线和无线电机25部并其他军用品若干。我远征军亦伤亡官佐1234员,士兵17075名,可见腾冲战役之艰苦与惨烈,可见远征军将士拼死牺牲的爱国精神。
( 六 )
中国战场、腾冲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场的一个部分。
腾冲大山里的老百姓怎么也想不到,在腾冲杭战中,和他们比肩而战的竟然还有一批金发碧眼的西洋人。盟军从地面到空中都加入了这场战斗,在中国远征军部队中有一个美军参谋团,参与战役策划;在空中,有以陈纳德为首的美国志愿航空队“飞虎队”(后为美国空军第14航空队)参与腾冲战役。 从1943年8月17日盟军空军第一次轰炸腾冲城内日军,到1944年9月11日的390天内,盟军空军共出动约20多次,共300多架飞机,先后在高黎贡山、来凤山、腾冲城内外对日军进行轰炸。1944年的8月22日,盟军空军出动60架分5批轰炸扫射腾冲城西北角的日军堡垒群,为地面部队攻克城西北及拐角楼创造了有利条件。在9月10日的空战中又击落日机4架。在整个腾冲抗战中,盟军空军出击的重点目标是日军设防最坚固的来凤山及腾冲城,这些出击减少了远征军地面部队的伤亡,摧毁了日军的大部分堡垒;杀伤了相当数量的敌军,为战役的最后胜利争取了时间及机遇。
盟军空军还承担了空运任务。腾冲在战前修有一座机场,战争中又修了5座临时机场和空投场供盟军空军使用。远征军大举反攻期间,盟军的空运异常繁忙;日夜飞行,将大批弹药、粮食等军需品运抵腾冲,支援地面作战,为抗战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腾冲抗战中,由于日军的炮火攻击,天气因素、迷航等原因,部份盟军战机和运输机失事坠落,飞行员有的壮烈牺牲,也有的被老百姓及时救援,帮他们治病疗伤寻找部队,给予了亲切的善待,令他们终生难忘。有的飞行员在时隔半个多世纪后,专门嘱咐他们的儿女,万里迢迢来到腾冲,寻觅当年的救护者,表达感激之情。中美两国人民将永远记取并珍惜这份在反法西斯的共同战斗中凝成的深情厚谊。
腾冲战役及松山之战打得好不好
一个一个回答你的问题 1、有没有派出部队到松山侦查,没有。当时在松山正面驻守的部队是54军,在2年多的时间里一直没有进行过积极侦查,这个毛病在日后塔山之战中再现 按照日军的记载,当时松山守备队在拉孟曾抓到过两个军统的女情报人员,后被他们虐杀 此外,预备2师曾在这一区域打过游击,但基本被消灭 2、日军碉堡状况,实际上还是土木为主。基本是这样的,用大尺寸树木搭出框架,然后上面附土、石块和钢板,最后将空油桶装满沙土盖在最上面 日军碉堡的火力视野相当不错,属于棱堡设计 但后期,国军使用喷火器以后,这些碉堡就扛不住了 3、火炮问题,当时参战部队使用的主力火炮是150口径的德国克虏伯火炮和苏制76毫米野炮 但射击阵地在怒江另一侧,距离远,缺乏直瞄,准确度并不高
腾冲战役给日军带路的中国人叫什么名字
藏重康美…
腾冲战役中,敌我双方使用的武器装备详情是怎样的?
当然,坦克、飞机是不能少了.
在腾冲战役时,谁代替了宋希濂
攻击部队为中国远征军霍揆彰率领的第二十集团军.在兵力的绝对优势与盟军空军支援下,经过重大牺牲后才歼灭孤立无援的日军,是成功的攻坚战.
在腾冲抗日战争时期有名的航线是?
驼峰航线
腾冲边区最近有战争吗
现在由于国家的发展和富强,国内的战争是不存在的,只有偶尔有一些小矛盾….
民国1931年到民国1945年发生的战争
1931年-1937年九一八事变 · 日军入侵满州(黑龙江战役 – 江桥抗战 – 锦州行动 – 辽宁战役 – 哈尔滨保卫战) · 一·二八事变 · 绥靖满州国 · 热河战役 · 长城战役 · 内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