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正文

常熟沙家浜风景区,常熟沙家浜风景区什么时间免费开放

常熟沙家浜?

常熟沙家浜?

常熟沙家浜地处阳澄湖畔,近年来景区日趋完善,水面芦苇荡从最初的150亩增加到现在的2200亩,湖荡中菱荷相间,芦苇密布,古色古香的画舫载着游客穿行在芦苇迷宫中,寻觅抗日战争时期发生在芦苇荡的故事;岸上有按抗日战争时期建造的江南小村庄、沙家浜革命传统教育馆、新四军活动旧址等,依稀让游人瞥见阿庆嫂、郭建光的身影. 据景区负责人介绍,沙家浜景区北扩之后,占地4000余亩以水面为主的土地,建成湿地生态保护区,与芦苇荡风景区连成一片,使之成为华东地区最大的湿地生态保护和旅游观光胜地之一.

沙家浜在哪里?

沙家浜在哪里?

沙家浜风景区 地址: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沙家浜镇

沙家浜旅游

沙家浜旅游

沙家浜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常熟的名镇,地处江南水乡田园风光的阳澄湖畔。交通便捷,北离常熟市区10余公里,南达沪宁高速公路苏州、无锡互通40和50公里,东接常昆线至上海85公里。苏嘉杭高速公路在境内设有互通,205省道复线与之相接。

沙家浜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抗日战争时期,以芦苇荡绿色帐蔓为掩护,依靠地方党组织和无数“阿庆嫂”、“沙奶奶”式的沙家浜人民群众,与日伪匪展开了不屈不挠的斗争,谱写了一曲曲军民鱼水情深的赞歌。以此为素材创作的沪剧《芦荡火种》,轰动申城,名闻江浙;后改编为京剧《沙家浜》,家喻户晓,百姓传唱,沙家浜由此而名闻遐迩。

近年来,沙家浜镇充分发挥革命传统教育、芦苇荡大自然生态、江南水乡田园风光以及地方民俗风情等旅游资源优势,以建成旅游特色乡镇为目标,统一规划,加大投入,芦苇荡风景区占地面积1000多亩,其中芦苇荡面积占50%。已建成革命传统教育区、水生植物观赏区、红石民俗文化村、芦苇水陆迷宫、农家园、美食购物区等六个功能区域和竹林幽径、阡陌苇香、柳堤闻浪、隐湖问渔、双莲水暖等一批景点。

沙家浜在哪

沙家浜

地址:江苏省阳澄湖畔

大家印象

空气很清新,芦苇荡相当的漂亮。玩的东西偏少。幸亏面积比较大,很不错的地方。景区环境优美,只是门票略贵。演员特技场面都很不错,情景剧很精彩,而且坐着舒服。是非常好的景点。

走进沙家浜

沙家浜风景区位于秀丽明媚的阳澄湖畔,因京剧《沙家浜》而家喻户晓。 抗日战争时期,在芦苇荡的绿色帐蔓里,新四军战士和沙家浜人民共同谱写了一首首壮丽的战斗诗篇。现辟有芦苇荡、教育馆、春来茶馆等景点。 近年来景区日趋完善,水面芦苇荡从最初的150亩增加到现在的2200亩,湖荡中菱荷相间,芦苇密布,古色古香的画舫载着游客穿行在芦苇迷宫中,寻觅抗日战争时期发生在芦苇荡的故事;岸上有按抗日战争时期建造的江南小村庄、沙家浜革命传统教育馆、新四军活动旧址等,依稀让游人瞥见阿庆嫂、郭建光的身影。

景点类型:其他

最佳季节:四季皆宜。 Tips:因为毗邻阳澄湖,所以9、10月,可以品尝到正宗的大闸蟹。

建议游玩:1天

门票:旺季(6~11月):100.00元 淡季(12~5月):80.00元

开放时间:08:00~16:30

苏州沙家浜在哪?沙家浜有什么特色吗?

在常熟。要带您儿子去啊,我觉得很好,有一个革命教育基地什么的,有很多值得挑战的东西,比如走钢丝,走木桩,很多。您可以喝孩子一起玩,不知道该怎么形容了,呵呵,反正很适合孩子玩,我上周才去过,别的就是芦苇荡,沙家浜最出名就是芦苇,还有就是像乌镇一样的房子。。。

沙家浜在哪里?沙家浜风景区怎么走?

位于江苏省常熟市东南方,阳澄湖边,与苏州市相城区、昆山市交界处 交通信息 南京——沪宁高速——苏嘉杭高速——沙家浜出口,行程约2小时 上海[2][3]——沪嘉高速(A11)——沿江高速——苏嘉杭高速——沙家浜出口,行程约1小时 杭州——苏嘉杭高速——沙家浜出口,行程约1.5小时 公交111路可直达景区大门口. 常州——沪宁高速——苏嘉杭高速——沙家浜出口,行程约2小

沙家浜景区怎么走?

长途汽车站有很多 还有兴福寺门口乘公交111路车即可直达沙家浜景区大门口,票价仅2元钱

常熟沙家浜门票

景区开放时间:7:30—17:00 ②身高不足1.5米(含1.5米)的儿童半票,身高不足1.2米(含1.2米)的儿童免票,无学生票购买 ③ 凭老年证60-70岁之间购半票,70岁以上免票;现役军官证、残疾证免票. 地址:常熟市沙家浜镇 邮政编码:215559

苏州附近旅游,常熟沙家浜怎么样的呢?

去春来茶馆喝杯清茶,到老戏台听阿庆嫂智斗,去芦苇荡自己划船摇橹…还有河鲜美食,老街会让你有些时间倒流之感的….

沙家浜旅游风景点,自驾车怎么走,门票多少?大概多少里程?

行程约1小时,里程约60KM 路线 上海—沪宁高速(A11)—苏州绕城高速—苏嘉杭高速—沙家浜出口下,往前开500M,即到沙家浜旅游风景点. 门票:60元/张 半票: 身高不足1.4米的儿童,不包含1.4米; 60岁以上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