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洱的什么地方最好玩?
冰河大道,
宁洱这个小地方能有哪些好玩呢地方?
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云南省普洱市下属的一个县。原名普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2007年4月8日,更名为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面积3,670平方公里,2003年人口19万人。县政府驻宁洱镇。目前下辖宁洱镇和磨黑镇;德化乡、同心乡、勐先乡、普义乡、黎明乡、德安乡和梅子乡。
普洱山川秀丽、风景优美,气候宜人,四季如春,民族风情多姿多彩。清初始,普洱城内外就有“城畔荷风”、“龙潭秋月”、“天壁晓霞”、“仙洞春云”、“东岑兰萼”、“西岭温泉”、“茶庵鸟道”和“回龙夕照”素称“普阳八景”的风景旅游点。现部分景点已不存在,但遗址犹存;新建景点有天壁山、观音山、小黑江森林公园、板山古茶树及茶园、把边江和小黑江低热河谷风光及咖啡园等。纪念地有省级文物民族团结誓词碑、省级磨黑中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烈土陵园等。
宁洱拥有集“山、水、林、洞、寺、碑”为一体的风景名胜旅游特色,并且各景色之间距离不超过20公里,向西有天壁山、龙潭、龙洞、太乙洞、温泉旅游线;向北有东洱河水库、松山自然保护区、观音山、小黑江旅游线。最近,建设以普洱茶文化为主的民族文化特色县正在县委政府领导下着手制定总体规划。“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在全国的知名度越来越高,被誉为“中国第一碑”和“民族团结第一碑”。民族团结纪念园已建成开园。普洱是“两日游”、“三日游”的理想胜地。
普洱有什么好玩的地方,普洱旅游必去景点,普洱旅游
普洱市位于云贵高原西南边缘,海拔跨度较大,地形复杂,山地、坡地、由于地处炎热带,光热条件很好,而从印度洋过来的暖湿空气又为当地带来了充足的降水,多种因素的影响下,普洱成为一个植被丰富多彩、农业发达、林地资源丰富的的地方。
普洱市位于云贵高原西南边缘,海拔跨度较大,地形复杂,山地、坡地、由于地处炎热带,光热条件很好,而从印度洋过来的暖湿空气又为当地带来了充足的降水,多种因素的影响下,普洱成为一个植被丰富多彩、农业发达、林地资源丰富的的地方。普洱因而成为一个特产众多的地方,较为出名的特产有:茶叶、核桃、蕨菜、竹笋、食用菌、紫米、香糯、芒果等,其中最出名的当属普洱茶。普洱茶以其醇厚温和、苦中回甘的味道,消食理气、清热明目的独特功效,而名列中国十大名茶。普洱地区作为普洱茶的原产地和主要的贸易集中地,被人冠以“茶都”的称号。
普洱好玩的地方推荐
洗马河公园
洗马河公园 位于思城东部,距市中心1公里处,是以洗马河水库为核心开辟的环境优美的风景区。传说三国时期诸葛亮率军南征至此,曾在河里洗刷战马,故名洗马河。公园依山傍水,后山思茅松翠绿挺拔,前面丘陵地上普洱茶园连绵起伏。园内有诸葛亮座像及泥塑战马数匹,园内各种设施齐全,园中有中餐厅、茶楼、食品店、冷饮店、溜冰场、游泳池、根艺展厅等,是娱乐、休闲的好去处。
宁洱
宁洱位于云南省南部、普洱市中部,地跨北回归线,南临东南亚周边国家,是一个以哈尼族、彝族为主体民族的少数民族自治县。这里孕育了深厚的普洱茶文化底蕴,是世界茶源、普洱茶都、茶马古道的源头。自清·雍正七年(1729年)设府起,已有278年历史。
宁洱拥有集“山、水、林、洞、寺、碑”为一体的风景名胜旅游特色,并且各景色之间距离不超过20公里,向西有天壁山、龙潭、龙洞、太乙洞、温泉旅游线;向北有东洱河水库、松山自然保护区、观音山、小黑江旅游线。最近,还设以普洱茶文化为主的民族文化特色的旅游项目。
梅子湖公园
梅子湖公园位于城东南4.5公里,因拦截梅子河筑坝蓄水人工湖而得名。园内建有种鱼池和小规模禽兽饲养园,餐饮和综合娱乐服务设施完善。登上大坝,湖光山色尽收眼底,湖内备有机动游船和脚踏船;湖畔有几处亭榭和仿古建筑,有当今思城文人墨客楹联书法长廊。
门票:3元
交通:公交车:45、31、9、15路。
菜阳河国家森林公园
菜阳河国家森林公园在思茅市东南37公里处,乘车沿昆洛公路南下与景洪市普文、勐旺毗邻的地方,就是昆明——西双版纳——东南亚旅游热线公路必经的莱阳河国家森林公园,这里属无量山脉南延末端的中等切割低中山地,山脉从东向西延伸,地势延绵起伏。莱阳河位于森林公园东南,河由东向西流入大开河后注入澜沧江,山林东西长23公里,南北宽9公里。
澜沧
澜沧县位于云南省西南部,因东临澜沧江而得名,为云南省县级面积第二大县。县境与景谷、思茅、勐海、孟连、西盟、沧源、双江7县(市)相邻,西部和西南部有两段与缅甸接壤。这里气候温和,山河秀丽,物产丰富;民族众多,风俗古朴,具有浓郁的民族文化和迷人的亚热带风光,使澜沧很早就有“拉祜山乡,边疆宝地”的美称。
澜沧县内各民族和睦相处,形成了以拉祜族文化为主、包容各民族文化特点的澜沧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其中拉祜族有着独特的民族风情和丰富多彩的神话、诗歌、传说、舞蹈等,口头流传的诗歌以创世叙事长诗《牡帕密帕》最著名,舞蹈以芦笙舞和摆舞最具民族特色。
云南普洱有什么好玩的地方
思茅现在改名为普洱,主要景点: 普洱:菜阳河、万亩茶园…… 景东自治县:文庙…… 景谷自治县:塔包树树包塔…… 镇远县:千年古茶树王…… 墨江县:北回归线…… 宁洱县:温泉,西门岩子…… 江城县:一眼望三国(一只脚可以同时踩三国,全国独一无二)…… 澜沧县:班崴古茶树……(全国唯一拉祜族自治县) 西盟县:勐梭龙塘…… 孟连县:宣抚司署、金塔……
普洱市有哪些景点
思茅莱阳河 思茅茶马古道 思茅小橄榄坝 思茅整控江摩崖 思茅勐卧佛寺双塔 思茅千家寨至于路线吗,需要你自己来规划,毕竟你住哪已经旅行方式不同,不过开车还是打车都需要地图,下载个腾讯地图什么的,开车能知道自己当前位置和目的地的准确路线,也能找到附近的宾馆加油站,这都用的上,自驾车出行这些都是必备的,用街景模式找到附近建筑,可以快速到达目的地,查找附近的这个选项特别实用,找一些常用的场所特别简单,简直不要太轻松. 希望解决你的问题,给人与善~升级需要您的采纳!谢谢了!
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的介绍
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云南省普洱市下辖县之一.原名普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2007年4月8日,更名为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县政府驻宁洱镇.截止到2014年,宁洱县总面积3670平方公里,辖6个镇,3个乡,85个村,4个城镇社区.2010年宁洱县人口为18.57万人,各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52.56%.2013年,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实现生产总值(GDP)35.7亿元,三次产业结构比为25.1:39.2:35.7.
甘肃宁县有什么旅游的地方?
我家就是宁县的,宁县附近没有什么有名气的旅游景点,马莲河:就是2000年出龙印的地方;革命烈士林园,里面环境比较好,在国庆期间可以去看看,有个古墓群,清朝的,也可以去看看,顺便坐车去合水看看黄河古象,或者去西峰逛逛也不错.一般宁县人都到平凉麦积山去耍,最近的旅游景点
洛门镇的主要景点
水帘洞石窟
坐落在洛门镇城北约7公里处的钟山峡谷中,为丝绸之路上的一处石窟寺院。这里群峰叠嶂,奇伟挺拔,曲径幽林,鸟语花香,洞中水泉奔涌,山间溪流潺潺,实属仙境圣地。水帘洞石窟群建于十六国时的后秦,经北魏、北周、隋、唐、五代、宋、元历代屡有修建。包括水帘洞、拉稍寺、千佛洞、显圣池和三清洞五处石窟。濒于渭水,群峰高耸,沿曲径入幽林,峰回路转。水帘洞在石壁上,为拱形自然洞窟。木构遮檐最为珍贵。唐、五代、宋、元,历代屡有修建。 水帘洞在试斧山东侧的峭石壁上,是一个约30米高,20米深的拱形自然洞穴。因雨季山顶飞流直下如水帘,因有此名。洞内有四圣宫、观音寺、南殿、菩萨泉等殿阁,依自然岩洞有开有合,错落有致,工艺精巧,其中尤以菩萨殿最为高大华丽。该殿上下两层,下层石壁洞中有一汪清池,清澈见底;上层横匾大书“西山暮雨”四字,内塑当地民间传说中的麻线娘娘。水帘洞的崖面上保存着北魏、隋、唐、元各代的佛教巨幅壁画。 石窟群始建於北周,经五代、宋.元增建重修。石窟群共有七寺(显圣寺、拉梢寺、粉团寺、砖瓦寺、硬山寺、观台寺、千佛寺)五台(莲花台、清静台、说法台、钟楼台、鸣鼓台)十二处人文古迹,分五组散布於方圆数公里以内,与「雄奇险秀幽旷」的自然景观融为一体 ,包括水帘洞、拉稍寺、千佛洞、显圣池和三清洞五处石窟。
拉梢寺大佛
濒于渭水,群峰高耸,沿曲径入幽林,峰回路转。水帘洞在石壁上,为拱形自然洞窟。长约50米,高30米,深20米,洞内水锈青苔,红绿斑驳,乱石穿孔。雨季山顶飞流直下如水帘,因有此名。石窟始建于十六国时期的后秦,原有菩萨殿、老君阁、四圣宫等殿阁。经北魏、北周、隋、唐五代至元,历代屡有修建。虽经重修却已失其原貌。殿外石壁现存北魏壁画约30平方米,绘千佛。北1公里,有千佛洞,原有7窟,现残存壁画绘千佛、说法图、飞天、供养人及牛车,具北周风格,画面着色瑰丽,残存造像,圆润丰满,神态各异。以拉稍寺、千佛洞的摩崖题记、雕塑作品、壁画及木构遮檐最为珍贵。 水帘洞石窟群坐落在武山县城东北约25公里处的钟山峡谷中。建于十六国时的后秦,经北魏、北周、隋、唐、五代、宋、元,历代屡有修建,主要有水帘洞、拉稍寺、千佛洞、显圣池和三清洞五处石窟。这里群峰叠嶂,奇伟挺拔,曲径幽林,鸟语花香,洞中水泉奔涌,山间溪流潺潺,实属仙境圣地。成为陇右古文化明珠和风景胜地。其中拉梢寺、水帘洞、千佛洞三处古迹保存较好,而水帘洞位於窟群中心,地形独特,气势雄伟,民间影响最大,故以其名统称整个石窟群。
相关报道
水帘洞石窟位于甘肃省洛门镇北6公里处,现包括拉捎寺、千佛洞、显圣池、水帘洞、天水洞五部分,是陇南仅次于天水麦积山石窟的石窟群,同为渭河上游古“丝绸 之路”南道的佛教艺术胜地。现存历代造像90余尊,壁画1000平方米,浮雕和半圆雕佛塔8座,古建筑18座。窟群创建于北周武成元年(公元559年)。水帘洞系高约50米、深20多米的天然岩洞,洞内常年细流不断,雨天洞檐飞流直下如水帘,因而得名。该洞除保 千佛洞 存有大量的壁画、塑像外,还有近代修建的丘祖宫、真林宫、福禄神、老君殿等殿宇及神像。 千佛洞在水帘洞西北约半公里处,面积约500平方米。又因摩崖原塑7佛,故又称七佛沟。上部崖面的高塑佛像,庄严肃穆,风格古朴,为国内早期造像,与炳灵寺169号窟西秦造像风格相同。下部崖面多为浮雕,其间百余尊佛塑,独具北周造型特点,少数具西魏遗风。 拉捎寺,亦称大佛崖,在水帘洞东北侧。其造像为北周、唐、元时期作品。在高约60米的崖壁上石胎泥塑一坐佛二菩萨。佛高(含佛座)42.3米,比麦积山东崖大佛高一倍 ,为国内石窟之最。显圣池位于水帘洞东南侧,为一天然崖窟,洞中有池常年滴水叮咚,有“滴珠鸣琴”之称。其中佛像多系唐时所造,仅留残迹。 天书洞,与水帘洞隔涧相望,与拉捎寺以沟为邻,离地面数丈,修有栈道可达。其洞系高2米、宽4米、深3米的平面长方形平顶窟。洞内坛上置明代制作的三佛二弟子,医书一部,即传说中的“天书”,洞由此得名。
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的地理环境
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总人口(常住人口)为185719人。
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9个乡(镇)共有家庭户51160户,家庭户人口为179822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3.51人。
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9个乡(镇)的人口中,男性为96929人,占总人口的52.19%;女性为88790人,占总人口的47.81%。总人口性别比109.17(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
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9个乡(镇)的人口中,0-14岁人口为29785人,占16.03%;15-64岁人口为139531人,占75.13%;65岁及以上人口为16403人,占8.8%。
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9个乡(镇)的人口中,具有大学(指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8399人;具有高中(含中专)文化程度的16934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63471人;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79357人(以上各种受教育文化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
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9个乡(镇)的人口中,文盲人口(15岁及以上不识字的人)为4182人。
2010年宁洱县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快速汇总的常住人口地区分布如下: 地区 户籍人口(万人) 常住人口数 (万人) 宁洱县 19.32 18.57 宁洱镇 6.97 7.65 磨黑镇 2.32 2.10 德安乡 1.14 0.98 德化乡 1.36 1.05 同心乡 1.6 1.61 勐先乡 2.29 1.97 普义乡 1.21 1.19 黎明乡 1.2 1.01 梅子乡 1.23 1.01 2013年,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实现生产总值(GDP)357050万元,同比2012年增长12.0%。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89783万元,同比2012年增长7.3%,拉动GDP增长1.7%,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4.1%;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39969万元,同比2012年增长19.4%,拉动GDP增长7.6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3.4%;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27298万元,同比2012年增长7.2%,拉动GDP增长2.7%,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2.5%。三次产业结构比由2012年的26.6:37.1:36.3调整为25.1:39.2:35.7。按常住人口计算,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人均生产总值(GDP)达到18832元,比2012年增加1971元,同比2012年增长11.7%。
2013年,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四大支柱产业“茶叶、林业、建材业、电力”创总产值239447万元,同比2012年增长35.6%。其中:茶产业创总产值77984万元,同比2012年增长34.3%;林产业创总产值73506万元,同比2012年增长17.3%;建材业创总产值33473万元,同比2012年下降10.0%;电力产业创总产值54484万元,同比2012年增长174.8%。 2013年,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54611万元,同比2012年增长7.5%;其中:农业产值72754万元,增长6.8%;林业产值21606万元,增长5.2%;牧业产值47155万元,增长11.1%;渔业产值9720万元,增长2.2%;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3376万元,增长4.4%。
2013年,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429615亩,比2012年增加229亩;同比2012年增长0.05%;实现粮食总产量8.9万吨,同比2012年增长7.4%。 2013年,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实现工业增加值78735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2012年增长19.5%;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67637万元,同比2012年增长21.1%。其中:轻工业增长16.5%,重工业增长64.8%。
2013年,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完成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325102万元,同比2012年增长31.4%,其中第一产业投资80446万元,同比2012年增长31.9倍;第二产业投资83581万元,同比2012年增长6.0%;第三产业投资161075万元,同比2012年下降3.1%。施工项目119个,同比2012年增长75%;本年新开工项目110个,同比2012年增长71.9%。
2013年,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全年实现建筑业增加值50691万元,比2012年增长21.6%。 2013年,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6863万元,同比2012年增长13.7%。从销售地域看,乡村消费增长快于城镇,乡村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5361万元,同比2012年增长14.2%;城镇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71503万元,同比2012年增长13.6%。从经济成份看,非公有经济增长快于公有经济增长。非公有经济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75650万元,同比2012年增长14.9%;公有经济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1214万元,同比2012年增长6.3%。
2013年,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全年共接待游客90.499万人次,同比2012年增长36.7%,实现旅游收入6.21亿元,同比2012年增长87.6%。
截止到2013年,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361935万元,比2012年增加52971万元,增长17.1%;其中:个人储蓄存款余额为252099元,比2012年增加31954万元,增长14.5%;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244143万元,比2012年增加29977万元,增长14.2%。按常住人口计算,2013年城乡居民人均储蓄存款13296元,比2012年11648元增加1648元。
鲘门镇的风景名胜
鲘门镇的风景名胜有:金丽湾度假半岛、海丽国际高尔夫球场、鲘门港、壮帝居
【鲘门镇简介】:
鲘门,别称后门,中国海鲜美食之都、广东省重点开发城镇、深圳市经济开发地、汕尾交通大镇、深汕区中心镇、红海湾新区、汕尾新区,深汕区四大城镇之一,深汕区区域中心城镇(深汕特别合作区),汕尾重要的空海枢纽和交通口岸,深汕区重要的高新技术研发和制造基地,深汕特别合作区重要的经济和金融中心,2013年经济总量居深汕区第二位。鲘门是深汕特别合作区成立以来所设立的第一个交通口岸,其百安度假半岛有着“深圳市后花园”之称、是汕尾市发展的窗口,汕尾对外交往的重要城市门户,将发展为有相当影响力的国家化城镇,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五线一体”。
【地理优势】:
鲘门镇毗邻港澳,是深汕、广汕公路的中转站,且设有深汕区海丰县到唯一的深汕高速公路出入口,水陆交通极为方便,拥有19公里的海滩涂、有壮帝居、岩公亭等名胜古迹,还有百安半岛及芒屿、鸡心、江牡三座海上岛屿等丰富的旅游资源,全镇的供电、供水等能源充足,通信发达,可以说是一个基础设施比较完善,具有得天独厚环境优势的地区,是一个投资置业的理想乐园。
【特色旅游】:
深汕区鲘门镇濒临海滨–碧海扬波、金色沙滩、岛屿棋布。近年来,该镇走旅游城镇建设之路,把打造滨海旅游城镇作为经济发展的“重头戏”来抓,以海丽国际高尔夫球场为“龙头”的旅游项目,带动了全镇工业和饮食业的发展。近几年,该镇旅游业、饮食业的投资近3亿元。
深汕区鲘门镇以旅游市场为导向,采取统一规划、部门直辖市、客商开发的措施,实行“谁开发,谁受益”的办法,吸引和鼓励外地企业和财团开发旅游资源。海丽国际高尔夫球场计划总投资12亿元,至目前已投入资金2亿多元,现球场已投入经营。高尔夫球道、高尔夫协会会所、观海亭等正在加紧施工建设中。百安金丽湾旅游度假村目前已初展风姿,已建成的项目有长800米的海滩护岸堤;百安公路路基建设和部分“三通一平”基础工程。同时,以“壮帝居”古迹为景点的“壮帝居”古迹旅游开发区项目正在洽谈中。众多的投资商看好鲘门的丰富旅游资源,形成了旅游业投资开发热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