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里长河长十里对下联
上联:十里长河长十里 下联:佰丈大漠大佰丈
《燕子矶》古文翻译
你说的是清朝王士禛的《登燕子矶记》么?
南京自古就是都城,名山大川在疆域之内的有几十座,燕子矶却因为一块拳头大的石头而闻名。
燕子矶岩在观音门东北,三面靠着大江,石壁陡削,岩石险峻,石柱林立。观音山曲折绵延几十里,东面与长山相连,到这里忽然突起了一座山峰,孤峰秀丽润泽,旁边没有附着的山,傲视群山,高耸不甘居下。长江从西面滚滚而来,燕子矶正处在吴的上游和越的下游,处在浩渺汹涌的波涛中,就象砥柱山,屹立在激流中。西面是鄱阳湖中的大孤山和小孤山,东面是润州的金山和焦山,而燕子矶处于金陵上游,因此尤为著名。
矶岩上有寺,是祭祀汉寿亭侯关羽的。向西去有个亭子,亭壁的石头上刻着“天空海阔”四个大字,极其矫健又极其粗壮,是明朝大司马湛若水字元明书写的。湛公曾任南京国子祭酒,又历任南京吏部、礼部、兵部尚书。湛公崛起于岭南,是广东增城人,跟从白沙县的陈章甫学到了禅学之宗,与王阳明的学说争高低,天下人称他甘泉先生。关羽祠里有南亭三间,壁上题的字,丛芜杂乱无法认读。只有杨继盛(号椒山先生)的四首绝句,与文彭(字寿承,文征明长子)写的《关祠颂》刻在同一块石头上,其中一首是:“皪皪清光上下通,风雪只在半天中。太虚云外依然静,谁道阴晴便不同。”读了这首诗,就能知道杨先生的学业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了。
转向东去,沿台阶登上最高顶。一座亭子象鸟的翅膀展开一样,广阔远眺千里。长江、远山、白云、人物,城楼、女墙、烟火,船帆、沙洲,分明可数,献奇争媚于眼前。西北方的烟雾迷茫之中,一座高塔挺然而出,矗立在江边,那里是浦口的晋王山。山因隋炀帝而得名杨广称帝前,曾渡江灭陈,被封为晋王。向东眺望京江也叫扬子江,因经过京口而得名,向西上溯南京,从东吴孙权大帝开国直到南朝梁、陈,凭吊六朝,兴亡不过一瞬。吟诵刘禹锡(字梦得)“潮打空城寂寞回”的诗句,怅然失意了很长时间。
当时,落日的余辉横洒在江面,映着江边十几棵乌桕树,红色和黄色相错杂。北风飒飒地刮着,树叶纷纷下落,与晚潮的响声相应答。悲伤、颤栗,凉风侵骨,决不能在此久留。在亭壁上题了两首诗,就赶快回来了。时值康熙二年(1663年)十月二十一日。
古诗填空题回答
(1)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2)丹桂花开,十里飘香 (3)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绝对正确答案
杨州慢 (姜夔)词意
扬州慢
【宋】姜夔
淳熙丙申至日,余过维扬。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入其城
则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予怀怆然,感
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淮左名都,
竹西佳处,
解鞍少驻初程。
过春风十里,
尽荠麦青青。
自胡马窥江去后,
废池乔木,
犹厌言兵。
渐黄昏,
清角吹寒,
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
算而今、
重到须惊。
纵豆蔻词工,
青楼梦好,
难赋深情。
二十四桥仍在,
波心荡、
冷月无声。
念桥边红药,
年年知为谁生!
待卿长发及腰我必凯旋回朝是哪个朝代的诗词
这是一个典故,关于“十里红妆”,有一段传说.据说南宋初年,登基不久的宋高宗在金兵追击下,亡命逃到宁绍平原一湖前,前无去路,后有追兵,幸得遇见一位浣纱村姑将他藏于水中,上覆白纱,方逃脱追杀.后来宋高宗传旨遍寻“救驾”村姑未果,无奈之下,下旨特许宁绍平原女子出嫁时可享有半副鸾驾,半副凤仪的特殊待遇,即乘坐四抬花轿,轿上可雕鸾画凤.传说是真是假,难以求证,但是新娘享有乘坐花轿和出嫁巡游仪式的权利保留了下来,慢慢演变成《十里红妆》 .全文为:待我长发及腰,少年娶我可好.待你青丝绾正,铺十里红妆可愿.
重庆八景是什么?
所谓”三台八景”是指位于重庆巫山的”巫山三台”和”巫山八景”。
巫山三台
1.楚阳台(古阳台)在巫山城北约二里的高邱山(一名高都山)上,台高一百丈,面对浩浩长江;半山腰有”观”,名叫高唐观,古庙已废。据史书记载,巫山之口阳台高唐,是因楚国宋玉作《高唐赋》而名始传。 2.授书台位于巫山十二峰的飞凤山麓,在青石的西面,与神女峰隔江相对。这里有一个石坛,地势平矿。传说古时候,瑶姬带领众姐妹游东海回到巫山,见大禹正帮助三峡黎民百姓治水,正遇到困难。瑶姬就向大禹授天书于此平台,因此得名。 3.斩龙台位于巫山县西部长江南岸的错开峡,距县城八十里,离黛溪镇约十里。黛溪水由南注入长江,峡谷幽深,两岸山势犬牙交错。东面的岩戥上,立着一根顶细底粗、高约60多米的圆形石柱,叫锁龙柱。隔峡相对的西面,有一个半环形的石岩,向上望去,形如同石鼓,传说这是大禹治水曾经锁龙之处,名斩龙台。
巫山八景
1.宁河晚渡距城东约一里的象鼻山下,碧绿清澈的大宁河水,缓缓流入长江,天气晴朗的时候,每至日暮,霞光灿烂,烟雾横江,桨声一响,歌起人渡。 2.青溪渔钓青溪在巫山城南下游十华里处,一山涧小溪流入长江,溪边绿竹夹洞,半露桥石,流水声声,环境特别幽静,是钓鱼的佳境。 3.阳台暮雨位于城西约二里的高都山上,原是楚阳台古址。 4.南陵春晓南陵山在巫山城对岸。山势巍峨,卉木丛生,山顶有古南陵观。每到春时,桃红梨白,飞瀑流湍,春意盎然。特别有趣的是南陵雄鸡,报晓最早。好似那巫山城一片明媚春光,都由南陵而来。 5.夕霞晚照城隔岸东南,夕阳落时,光线被遮,但唯有杨柳坪石柱缝中,红霞一线射出。绿树千丛,霞光中分外逗人喜爱。 6.澄潭秋月箜篌沱上饿巫溪(大宁河)东岸,有潭阔数丈,深千尺,清澄见底。每至秋季,月光如练,潭内特别光明。 7.秀峰禅刹秀峰寺在城东北五里的五凤山上。上有殿宇,周围苍树翠柏,烟云鸟语,婉转不绝。 8.女观贞石在城北四里的女观山上,有一石矗立,如人形,相传昔有女人,其夫宦蜀,登山望夫,因化为石,故名望夫石。
难寻红尘摆渡人是那首诗的句子
红尘摆渡人 我遥遥渡河而来, 彼岸,烟波流转,可有人寻我 对岸,繁华三千,可有人候我 摆渡人早已扬长而去 踽踽独行,不得归航 是忘川河奈何桥喝孟婆汤的故事
有关长江的诗句
与长江有关的诗句
2011-3-9 20:28 提问者:爱在五月天丿 | 浏览次数:4690次
2011-3-10 16:50 最佳答案 湛湛长江水,上有枫树林。—-阮籍·咏怀
黄鹤西楼月,长江万里情。—-李白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杜甫《旅夜书怀》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王维·汉江临眺
欲寄两行迎尔泪,长江不肯向西流。—-白居易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李白《渡荆门送别》
歧路穷无极,长江九派分。—–唐 皇甫冉
长江频雨后,明月众星中。—-贾岛
畏途随长江,渡口下绝岸。—-杜甫·白沙渡
湛湛长江去,冥冥细雨来。—-杜甫·梅雨
行傍长江影,愁深汨水魂。—-唐 李洞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
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李之仪·卜算子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李白 •望天门山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明·杨慎·临江仙
若把长江比湘浦,离骚不合自灵均。唐】黄滔·过长江
八月长江万里晴,千帆一道带风轻。—-唐·崔季卿·晴江秋望
好去长江千万里,不须辛苦上龙门。—-唐·窦巩·放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 张若虚 《春江花月夜》
要看银山拍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来。—-曾公亮《夜宿甘露寺僧舍》
频频子落长江水,夜夜巢边旧处栖。 --元稹 《哭子十首》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白居易
孤帆远影碧山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 《送孟浩然之广陵》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张若虚 《春江花月夜》
中有万里之长江,回风滔日孤光动。 --杜甫 《王兵马使二角鹰》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
长江春水绿堪染,莲叶出水大如钱。 --唐·张籍《春别曲》
阁中帝子今安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 王勃 《滕王阁诗》
到得长江闻杜宇,想君魂魄也相随。 --唐 ·李频 《过长江伤贾岛》
小沟东接长江,柳堤苇岸连云际。 --苏轼 《水龙吟》
云帆望远不相见,日暮长江空自流。 -- 李白 《送别》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衮衮来。--. 杜甫 《登高》
谁把苏杭曲子讴?出自哪里?全文是什么?
谁把苏杭曲子讴,荷花十里桂千秋.哪知卉木无情物,叹尽长江万古愁. 《萍踪侠影》中主人公张丹枫最喜欢的诗词. 原诗: 宋·谢驿(处厚) 莫把杭州曲子讴,荷花十里桂三秋.岂知草木无情物,牵动长江万里愁. 简单介绍一下,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