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家岭文化与石河文化有什么联系或区别
屈家岭文化年代约为公元前3300—前2600年.屈家岭文化因1955-1957年发现于湖北京山屈家岭而得名.主要分布在湖北,北抵河南省西南部,南界到湖南澧县梦溪三元宫,西面在四川巫山大溪文化遗址也发现了个别屈家岭文化的典型器高圈足杯碎片.分为早、晚两大时期.早期有斧、锛、凿和穿孔石耜等器,磨制一般比较粗糙.黑陶多,灰陶次之,黄陶和红陶较少.陶器表面多数为素面磨光.晚期磨光石器增加,双肩石锄是屈家岭文化常用农具之一.以种植水稻为主,家畜以猪和狗为主.出现了彩陶丝轮.
屈家岭文化的图书目录
前言 一 屈家岭文化的起源与形成 (一)关于屈家岭文化上限的讨论1.以第二次发掘的屈家岭遗存早期为上限2.以黑陶为主的遗存为上限3.以典型屈家岭文化的出现为上限4.以第三次发掘的屈家岭遗存第二期为上限5.对四种观点的分析和比较 (二)长江中游早于屈家岭文化的遗存1.新石器时代早中期2.新石器时代晚期 (三)关于屈家岭文化起源的研究1.大溪文化起源论2.汉水东部起源论3.仰韶文化起源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