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克拉玛干沙漠位于?
塔克拉玛干沙漠位于新疆塔里木盆地中心,东西长约1000公里,南北宽约400公里,面积337600平方公里,仅次于非洲撒哈拉沙漠.
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是世界上第几大沙漠?面积多少?
塔克拉玛干沙漠是世界第九大沙漠,面积达33万平方公里. 谢谢采纳!
塔克拉玛干沙漠在哪?要细致
塔克拉玛干沙漠位于中国新疆的塔里木盆地中央,是中国最大的沙漠,也是世界第二大沙漠,同时亦是世界第一大流动沙漠.
塔克拉玛大沙漠现位于我国哪个省
在中国最大的内陆盆地塔里木盆地中部,有一片广阔无垠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和整个盆地一样,这片沙漠也是东西宽,南北窄,面积33万平方千米,约占中国沙漠总面积的一半。
塔克拉玛干沙漠是我国最大的沙漠,也是最干旱的沙漠。塔里木盆地四周都被天山、昆仑山等高大山脉和帕米尔高原所围绕,塔克拉玛干沙漠的海拔同外围山脉相差几千米,深处在内陆腹地中,离开海洋起码有2 000多千米,降雨量极少,蒸发量却很大,因此气候特别干旱。沙漠中布满了一个个高低起伏的巨大沙丘,犹如大海波浪,望不见边,空中看不到炊烟和飞鸟。沙丘的形状多种多样,有的像新月,有的如金字塔,有的呈穹形,有的似鱼鳞,还有许多沙岗和复合型沙丘 。一般高达100米左右,最高的约有300米,有的简直是一座沙山。85%的沙丘是在流动着的。沙漠中的流动沙丘比例这么高,这在世界上也是少见的。
干旱的沙漠中还常常飞沙走石刮大风,整个春季几乎天天都是黄沙蔽天。塔克拉玛干,维吾尔语就是“进得去,出不来”的意思。这里的唯一交通工具是骆驼。这里的沙漠中生长着一种梭梭树,它能随着沙子堆高而生长,不会被埋没。为了适应环境,有的植物在白天卷着叶子,到夜间才舒展开来。
我国最大的内陆河——塔里木河自西南向东北穿过沙漠东北部,给干旱的沙漠注入了来自天山和喀喇昆仑的雪水,河流两岸生长着胡杨林和灌木丛,成为荒漠中的绿洲。
塔克拉玛干沙漠是世界第几大沙漠
它位于南疆塔里木盆地中心 ,面积三十二万四千公里 ,是中国最大的沙漠, 仅次于非洲撒哈拉大沙漠, 是全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
塔克拉玛干沙漠有什么特性
干燥,气候变幻无常
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详细介绍
塔克拉玛干沙漠,位于南新疆塔里木盆地,维吾尔语中,“塔克”、“塔格”、“博格‘达’”的“达(克/格,轻声)”都是山的意思。“拉玛干”,准确的翻译应该是“大荒漠”,引申有“广阔”的含义;那么“塔克拉玛干”就是“山下面的大荒漠”的意思。整个沙漠东西长约1000余公里,南北宽约400多公里,总面积337600平方公里,是中国境内最大的沙漠,也是世界第二大沙漠,故被称为“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也是全世界最大的流动沙漠,流沙面积世界第一。沙漠在西部和南部海拔高达1200∼1500米,在东部和北部则为800∼1000米。
在世界各大沙漠中,塔克拉玛干沙漠是最神秘、最具有诱惑力的一个。沙漠中心是典型大陆性气候,风沙强烈,温度变化大,全年降水少。塔克拉玛干沙漠流动沙丘的面积很大,沙丘高度一般在100-200米,最高达300米左右。沙丘类型复杂多样,复合型沙山和沙垄,宛若憩息在大地上的条条巨龙,塔型沙丘群,呈各种蜂窝状、羽毛状、鱼鳞状沙丘,变幻莫测。沙漠有两座红白分明的高大沙丘,名为“圣墓山”,它是分别由红沙岩和白石膏组成,沉积岩露出地面后形成的。“圣墓山”上的风蚀蘑菇,奇特状观,高约5米,巨大的盖下可容纳10余人。白天,塔克拉玛干赤日炎炎,银沙刺眼,沙面温度有时高达70-80度,旺盛的蒸发,使地表景物飘忽不定,沙漠旅人常常会看到远方出现朦朦胧胧的“海市蜃楼”。沙漠四周,沿叶尔羌河、塔里木河、和田河和车尔臣河两岸,生长发育着密集的胡杨林和柽柳灌木,形成“沙海绿岛”。特别是纵贯沙漠的和阗河两岸,长生芦苇、胡杨等多种沙生野草,构成沙漠中的“绿色走廊”,“走廊”内流水潺潺,绿洲相连。林带中住着野兔、小鸟等动物,亦为“死亡之海”增添了一点生机。考察还发现沙层下有丰富的地下水资源和石油等矿藏资源,且利于开发。有水就有生命,科学考察推翻了“生命禁区论”。
塔克拉玛干沙漠,系暖温带干旱沙漠,酷暑最高温度达67.2℃,昼夜温差达40℃以上;平均年降水不超过100毫米,最低只有四五毫米;而平均蒸发量高达2500—3400毫米。全年有三分之一是风沙日,大风风速每秒达300米。由于整个沙漠受西北和南北两个盛行风向的交叉影响,风沙活动十分频繁而剧烈,流动沙丘占80%以上。据测算底矮的沙丘每年可移动约20米,近一千年来,整个沙漠向南伸延了约100公里。
由于地处欧亚大陆的中心,四面为高山环绕,塔克拉玛干沙漠充满了奇幻和神秘的色彩。变幻多样的沙漠形态,丰富而抗监碱风沙的沙生植物植被,蒸发量高于降水量的干旱气候,以及尚存于沙漠中的湖泊,穿越沙海的绿洲,潜入沙漠的河流,生存于沙漠中的野生动物和飞禽昆虫等;特别是被深埋于沙海中的丝路遗址、远古村落、地下石油及多种金属矿藏都被笼罩在神奇的迷雾之中,有待于人们去探寻。
塔克拉玛干沙漠简介攻略有么?
这里是世界上第二大沙漠,这里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流动沙丘,人们说它“进得去,出不来”的死亡之海;这是使斯文·赫定九死一生的生命禁区;它是让斯坦因望而怯步的黄沙翰海;此次将是人类首次尝试驾驶轮式机动车,沿北纬39°线东西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地理概况:塔克拉玛干沙漠位于塔里木盆地中心,东西长约1000公里,南北宽约400公里,面积33.76平方公里,仅次于非洲撒哈拉大沙漠,是世界第二大沙漠,也是面积最大的流动性沙丘沙漠。著名诗人屈原的《招魂》中的“西方之害,流沙千里兮”就是对塔克拉玛干沙漠最早的描写。文字概述:“塔克拉玛干”维吾尔语意为“被遗弃的故乡”,又称“死亡之海”,传说很久以前,人们渴望能引来天山和昆仑山上的雪水浇灌干旱的塔里木盆地,一位慈善的神仙有两件宝贝,一件是金斧子,一件是金钥匙,神仙被百姓的真诚所感动,把金斧子交给了哈萨克族人,用来劈开阿尔泰山,引来清清的山水,他想把金钥匙交给维吾尔族人,让他们打开塔里木盆地的宝库,不幸金钥匙被神仙小女儿玛格萨丢失了。神仙一怒之下,将女儿囚禁在塔里木盆地,从此盆地中央就成了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流动沙丘面积广大,沙丘高度一般在100-200米,最高达300米左右,沙漠腹地,沙丘类型复杂多样,复合型沙山和沙垄,宛若憩息在大地上的条条巨龙;塔型沙丘群,呈各种蜂窝状、羽毛状、鱼鳞状,变幻莫测。有固体海洋之称。沙漠腹地有两座红白分明的高大沙丘,名为“麻扎塔格”,它是分别由红沙岩和白石膏组成的沉积岩露出地面后形成的。“麻扎塔格”上的风蚀蘑菇,奇特壮观,高约5米,巨大伞盖下可容纳10余人,白天,塔克拉玛干赤日炎炎,银沙刺眼,沙面温度时高达70-80摄氏度。旺盛的蒸发使地表景物飘忽不定,游人常常会看到过远方出现朦朦胧胧的“海市蜃楼”幻景。沿北纬三十九度线一千五百公里横穿塔克拉玛干沙漠这个近乎疯狂的创意来自瑞典著名探险家斯文·赫定。一八九五年,雄心勃勃的赫定在塔克拉玛干损兵折将:他的探险队仅仅沿三十九度线行进了不到三百公里,就因干渴和迷路死光了所有队员和骆驼,全队只有两人侥幸逃生。这次悲壮的溃败使塔克拉玛干沙漠威名远扬。从19世纪开始,塔克拉玛干地区探险寻宝一直没有停止过。英国考古探险家斯坦因在1901年到1931年,曾四次到塔克拉玛干进行地理和考古探险活动,足迹遍布尼雅、安迪尔、楼兰和罗布泊。1905年,在斯坦因首次到达尼雅之后5年,美国学者享廷顿在美国地理学会的资助下进入新疆,曾在塔里木南缘地区进行考察。根据其收集的卢文木牍等物,可以推测他到过尼雅、安迪尔。1911年12月,日本僧侣橘瑞超也曾沿尼雅河北行,对尼雅和安迪尔遗址进行考古挖掘,但没有留下可据考察的文字资料。而横穿这一死亡禁区也成为无数探险家毕生追求的终极目标。遗憾的是,在此后的近一百年间,没有人能够比斯文·赫定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