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简练的话介绍客家民居
客家民居 客家土楼,也称福建圆楼,是中华文明的一颗明珠,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神话般的山村民居建筑,是中国古建筑的一朵奇葩,它以历史悠久、风格独特、规模宏大、结构精巧等特点独立于世界民居建筑艺术之林。土楼民居以种姓聚族而群居特点和它的建造特色都与客家人的历史有密切相关。客家人每到一处,本姓本家人总要聚居在一起。加之客家人居住的大多是偏僻的山区或深山密大之中,当时不但建筑材料蒉乏,豺狼虎豹、盗贼嘈杂,加上惧怕当地人的袭扰,客家人便营造“抵御性”的城堡式建筑住宅。这样也就形成了客家民居独特的建筑形式——土楼。土楼主要分布在福建省的龙岩、漳州等地区。
土楼是以土作墙而建造起来的集体建筑,呈圆形、半圆形、方形、四角形、五角形、交椅形、畚箕形等,各具特色。土楼最早时是方形,有宫殿式、府第式、体态不一,不但奇特,而且富于神秘感,坚实牢固。楼中堆积粮食、饲养牲畜;有水井,若需御敌,只需将大门一关,几名青壮年守护大门,土楼则像坚强的大堡垒,妇孺老幼尽可高枕无忧。由于方形土楼具有方向性、四角较阴暗,通风采光有别,所以客家人又设计出通风采光良好的,既无开头又无结尾的圆楼土楼。在现存的土楼中,以圆形的最引人注目,当地人称之为圆楼或圆寨。
土楼属于集体性建筑,其最大的特点在于其造型大,无论从远处还是走到跟前,土楼都以其庞大的单体式建筑令人震惊,其体积之大,堪称民居之最。在我们参观的土楼中最普通的圆楼,其直径大约为50余米,三、四层楼的高度,共有百余间住房,可住三、四十户人家,可容纳二三百人。而大型圆楼直径可达七八十米,高五六层,内有四五百间住房,可住七八百人。从土楼这种民居建筑方式体现了客家人聚族而居的民俗风情。
从历史学及建筑学的研究来看,土楼的建筑方式是出于族群安全而采取的一种自卫式的居住样式。在当时外有倭寇入侵,内有年年内战的情势之下,举族迁移的客家人不远千里来到他乡,选择一种既有利于家族团聚,又能防御战争的建筑方式便被采纳下来。同一个祖先的子孙们在一幢土楼里形成一个独立的社会,共存共荣,共亡共辱。所以御外凝内大概是土楼最恰当的归纳。
土楼的墙壁,下厚上薄,厚处有的竟达1.5米。夯筑时,先在墙基挖出又深又大的墙沟,夯实在,埋入大石为基,然后用石块和灰浆砌筑起墙基。接着就用夹墙板夯筑墙壁。土墙的原料以当地粘质红土为主,掺入适量的小石子和石灰,经反复捣碎,拌匀,做成俗称的“熟土”。一些关键部位还要掺入适量糯米饭,红糖,以增加其粘性。夯筑时,要往土墙中间埋入杉木枝条或竹片为“墙骨”,以增加其拉力。就这样,经过反复的夯筑,便筑起了有如钢铁混凝土似的的土墙,再加上外面抹了一层防风雨剥蚀的石灰,因而坚固异常,具有良好的防风,抗震能力。据《永定县志》记载,1918年发生大地震,白天柝柝有声,历时20分钟,夜里继续震动,但土楼始终挺立无恙
圆楼是当地土楼群中最具特色的建筑,一般它以一个圆心出发,依不同的半径,一层层向外展开,如同湖中的水波,环环相套,非常壮观。其最中心处为家族祠院,向外依次为祖堂,围廊,最外一环住人。整个土楼房间大小一致,面积约十平方米左右,使用共同的楼梯,各家风乎无秘密可言。
土楼结构有许多种类型,其中一种是内部有上、中、下三堂沿中心轴线纵深排列的三堂制,在这样的土楼内,一般下堂为出入口,放在最前边;中堂居于中心,是家族聚会、迎宾待客的地方;上堂居于最里边,是供奉祖先牌位的地方。
除了结构上的独特外,土楼内部窗台、门廊、檐角等也极尽华丽精巧,实为中国民居建筑中的奇葩。
永定全县有圆楼360座,方楼4000余座。尤以奇特的圆形土楼最富于客家传统色彩,最为震撼人心。
圆形土楼是客家民居的典范,堪称天下第一楼。它象地下冒出来的“蘑菇”,如同自天而降的“飞碟”。
这种圆楼都由二、三圈组成,由内到外,环环相套,外圈高十余米,四层,有一、二百个房间,一层是厨房和餐厅,二层是仓库,三、四层是卧室;二圈两层有三五十个房间,一般是客房,中一间是祖堂,是居住在楼内的几百人婚、丧、喜、庆的公共场所。楼内还有水井、浴室、磨房等设施。土楼采用当地生土夯筑,不需钢筋水泥,墙的基础宽达三米,底层墙厚1.5米,向上依次缩小,顶层墙厚也不小于0.9米。然后沿圆形外墙用木板分隔成众多的房间,其内侧为走廊。
土楼除具有防卫御敌的奇特作用外,还具有防震、防火、防盗以及通风采光好等特点。由于土墙厚度大,隔热保温,冬暖夏凉。
客家土楼闪烁客家人的智慧,土楼格局的恢宏,令人为之肃然起敬。客家的民俗更令人陶醉,客家人世代相传,朝夕相处,团结友爱,和睦共居的大家族的独特的生活方式,淳朴敦厚,和善好客,刻苦耐劳的民风;传统文化的可见、可触、可感更吸引众多的游客的莫大兴趣。
漳州土楼遍布于漳州市的南靖、华安、平和、诏安、云霄、漳浦等山区。它以造型奇异、风格独特而被誉为“神话般的山区建筑”。
土楼的前身是唐朝陈元光开漳时的兵营、城堡和山寨建筑,它是闽南地区在“外寇之出入,蟊贼之内讧”的特殊社会环境下的产物。漳州土楼以生土为主要材料,掺上石灰、细砂、糯米饭、红糖、竹片、木条等,经反复舂压、夯筑而成,一般高三至五层,一层为厨房,二层为仓库,三层以上为起居室,可居住200至700人,具有聚族而居、防盗、防震、防兽、防火、防潮、通风采光、冬暖夏凉等特点。
田螺坑土楼群由1座方形、3座圆形和1座椭圆形共5座土楼组成,居中的方形步云楼和右上方的圆形和昌楼建于清嘉庆元年(1796年),以后又在周边相继建起振昌楼、瑞云楼、文昌楼。五座土楼依山势错落布局,在群山环抱之中,居高俯瞰,像一朵盛开的梅花点缀在大地上,又像是飞碟从天而降,构成人文造艺与自然环境巧妙天成的绝景,令人叹为观止,是民居建筑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2001年5月被列入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建于1350年的比萨斜塔闻名世界。它的出名,在于斜而不倒。六百多年来,塔身缓缓向南倾斜,近一个世纪倾斜似有加速之势,尤其是经过1972年大地震后,它的斜度现今已达8度。比萨斜塔的斜,是塔身整体的斜。单从塔体来看,每一处结构还都是横平竖直,中规中矩的。
在中国福建南靖县境内,有一处堪与比萨斜塔叫板的古建筑,它就是号称“东倒西歪楼”的裕昌楼。裕昌楼是一座圆形土楼,建于元末明初,建造年代较比萨斜塔仅晚十几年。裕昌楼共有五层,房室270间,从三层开始,楼内回廊木柱便从左向右倾斜,最大斜度达到15度;而第四层回廊的木柱又以同样斜度反方向从右向左倾斜,两层楼的木柱看上去东倒西歪。歪斜尽管歪斜,可是若把一层至五层的木柱回廊看成一个整体,最底部的木柱和最顶部的木柱却是保持在同一条轴线上的。裕昌楼的斜,是局部结构的斜,就像今天的央视新大楼,有惊无险,斜而不危。
和贵楼位于南靖县梅林镇璞山村,跟南靖县城53千米。建于清代雍正十年,是座占地1547平方米,是南靖最高的土楼。这座土楼建在沼泽地上,用200多根松木打桩、铺垫,历经200多年仍坚固稳定,保存完好。2001年5月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河坑土楼群位于书洋镇典江村河坑自然村,距南靖县城58千米。包括朝水楼、阳照楼、永盛楼、绳庆楼、永荣楼、永贵楼等6座方形土楼,裕昌楼、春贵楼、东升楼、晓春楼、永庆楼、裕兴楼等6座圆土楼和五角形的南薰楼共13座。其中年代最早的朝水楼建于1549年。河坑土楼群有仙山楼阁、北斗七星。
漳州土楼数量很多,共有800多座。第一座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的土楼是华安仙都二宜楼,被誉为“土楼之王”,是土楼中的优秀代表作,其规模宏大,保存完整,有“圆楼之王”、“国之瑰宝”之誉。
历史最悠久的是华安县沙建镇的“齐云楼”,它是目前所发现的最古老的有确切纪年的土楼,建于明洪武四年(1371年);规模最大的土楼是直径达94.5米的诏安县宫陂乡“在田楼”,它有“超级土楼”之称;土楼造型多样,有圆方、椭圆、半月、交椅、雨伞、风车、八卦等形状,最为奇特的是南靖县书洋乡田螺坑的土楼,它是由一方一椭三圆五座土楼组合而成,气势磅礴,令人震撼。
在加拿大魁北克市举行的第32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来自各国的专家经过紧张热烈的审议讨论,最后由包括中国在内的21个委员国一致表示通过将中国的福建土楼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福建土楼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大型民居建筑,造型独特、规模宏大、结构奇巧,以丰富的文化内涵、独特的聚居方式、合理的布局及与自然环境相融合的选址理念而备受世人瞩目。1999年,福建土楼“申遗”工作启动。2000年4月,福建省政府正式确定由永定、南靖、华安三县的“六群四楼”共46座土楼,以“福建土楼”的名义正式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项目。2004年,福建土楼列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去年10月,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对福建土楼遗产申报项目进行现场评估考察。今年上半年,福建土楼顺利通过正式评估,成为提交第32届世界遗产大会审议表决的全球47项申报世界遗产项目之一,这也是2008年我国参评的唯一文化遗产审议项目。
申请世遗成功的福建土楼是那些?
土楼整个建筑形式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代表其申报的是全部漳州市南靖、华安土楼以及永定土楼.最著名的就是南靖的 田螺坑土楼群 也就是被称为“四菜一汤”的土楼.从厦门或漳州乘坐大巴到南靖再在书阳转车到田螺坑.
求最全的土楼名称
世界独具特色的大型民居建筑—土楼,广泛存在于福建西南部的茫茫大山中,这种产生于宋元、成熟于明清时期的大型夯土建筑,历经战乱、地质灾害,依然沿袭至今。其中,永定一县存有2万座,南靖县则有1.5万座。
福建土楼被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有永定、南靖和华安三县的“六群四楼”共46座,分别是永定县“三群两楼”:初溪土楼群、洪坑土楼群、高北土楼群及衍香楼、振福楼,南靖县“两群两楼”:田螺坑土楼群、河坑土楼群及怀远楼、和贵楼以及华安县大地土楼群。
各地的土楼特色:
初溪土楼群:景区价-70元,初溪土楼群位于永定县下洋镇初溪村,由五座圆楼和数十座方楼组成,特色楼一[集庆楼]初溪村徐氏三世祖建于明永乐17年(公元1419年),距今580余年,此楼按底层每户从一楼到四楼各自安装楼梯,各层通道用木板隔开,七十二道楼梯把全楼分割成七十二个独立的单元,生土墙厚达二米,电视剧《下南洋》取景于此;
洪坑土楼群:景区价-90元,现存明代建造规模较大的土楼有峰盛楼、永源楼等13座。特色楼一振成楼位于湖坑乡洪坑村,建于1912年,占地5000平方米,悬山顶抬梁式构架,分内外两圈,外圈4层,每层48间,按八卦形设计,每卦6间,一楼梯为一个单元。卦与卦之间筑防火墙,以拱门相通。
高北土楼群:景区价-50元,位于永定县高头乡高北村,特色楼一承启楼,是目前居住人口最多的土楼(300多人),也是高北土楼群中最高的土楼,“高四层,楼四圈,上上下下四百间。圆中圆,圈套圈,历经沧桑三百年。”在大门两边写有门联:“承前祖德勤和俭,启后孙谋读与耕。”网络资料记载,这是高头江姓第十五世祖江集成所建,花了三年时间,于清康熙四十七年(1708)建成;
衍香楼:圆形土楼,坐落在永定湖坑新南村,建于1880年,有1个大门,2口水井,3个厅堂,4副楼梯,每层34间,4层共136间。底层楼梯旁分布有4个卫生间,厅边6个洗浴间;
振福楼(南溪土楼群):景区价50元,振福楼建于1913年,位于湖坑镇下南溪,共有3个厅堂,96个房间,是一座外土内洋、中西合壁的土楼,被称为振成楼的“姐妹楼”。电视剧《土楼人家》取景于此。
田螺坑土楼群:景区价-90元,位于南靖县书洋镇,特色楼-田螺坑土楼群(俗称四菜一汤),上看一朵花,下看布达拉;东歪西斜裕昌楼-建于1308-1338年,柱子歪歪斜斜屹立700多年。
怀远楼、和贵楼(中间连着云水谣古栈道构成云水谣景区):景区价70元,怀远楼建于1905-1909年,是福建土楼中建筑最精美保存最完好的土楼,是土楼建筑中的样版房;和贵楼是建于1732看,在方圆3000平方米的沼泽地上,以松木为介质,采用桩基筏基综合运用技术建造起来的,非常的神奇壮观!素有“世界第一奇楼”“陆上的诺亚方舟”的美称!云水谣特色:老榕树下,听溪流潺潺,沐乡风徐徐,看淳朴安闲的乡民走过,一种亲近乡土、回归自然的感觉油然而生,一切都是那样的令人心驰神往,电影《云水谣》,电视剧《沧海百年》,《野鸭子》及续集等取景于此;
河坑土楼群:景区价40元,有6座方形土楼, 6座圆土楼和一座五角形的南薰楼共13座。其中年代最早的朝水楼建于1549年。河坑土楼群有仙山楼阁、北斗七星之称,电视剧《野鸭子》及续集取景于此,目前是世界文化遗产的土楼中最没有商业气味的地方;
华安大地土楼群:景区价90元,由二宜楼、南阳楼、东阳楼组成,二宜楼由四层的外环楼和单层的内环楼组成,分成12单元,彼此紧密相连,如柑瓣状排列。每个单元完全独立自成一家,内环平屋为”透天厝”,设厨房、餐室与客厅,有一部独用的楼梯,外环楼一至三层为卧室、仓库,四层为自家祖堂。在四楼有一条环形走廓,却不是朝向天井,而是建在外壁,以木构墙和外墙隔开,开成一条宽1、5米的廓道。
云水谣的古镇介绍
云水谣古镇是个历史悠久的古老村落,村中幽长古道、百年老榕、神奇土楼,还有那灵山碧水,无不给人以超然的感觉。南靖县长教风景区拥有世界文化遗产和贵楼、怀远楼、省内最高最大最为集中的千年古榕树群、一条百年老街、千年古道。溪岸边,由13棵百年、千年老榕组成的榕树群蔚为壮观,其中一棵老榕树树冠覆盖面积1933平方米,树丫长达30多米,树干底端要10多个大人才能合抱,是一棵目前我省已发现的最大的榕树。榕树下一条被踩磨得非常光滑的鹅卵石古道伸向远方,据考证是长汀府(龙岩市)通往漳州府(漳州市)的必经之路。古道旁,有一排两层老式砖木结构房屋,那就是长教已有数百年历史的老街市。这些老商铺大多还保留着木板代墙的特点。 厦门[上高速]——漳州改道漳龙高速路——南靖出口——牛崎头——南靖县城——南坑——船场——书洋甘芳隧道,过了遂道约两公里(公路上标识到云水谣)右转,行驶约800米进入南靖书洋镇区市场,穿过市场三叉路口按指示右转再行驶约6公里就到云水谣古镇了.全程自驾车行驶时间约2小时40分钟。
漳州到云水谣古镇游玩的详细攻略
漳州可以到西站搭到南靖的车8元每人,也可搭的士15元每人到南靖,南靖到云水谣可搭土楼专线到梅林车到云水谣每人13元.或搭土楼的士每人15元. 住宿可选农家别苑40元每人每晚,详见http://hi.baidu.com/土楼住宿/blog 可在住宿地吃农家饭较实惠,不以赚钱为目的.20元每天每人.可加当地土鸡等(加外加算钱,以购买价格算不了), 景点为通票,每人90元.含最精致圆楼怀远楼\最奇四方楼和贵楼(这两座土楼为世界文化遗产)\云水谣古道(约三公里).如叫老板代买70元可省20元.
求介绍:性价比高的的清真火锅店和Bar?
贵富楼旁边的金堂豆捞不错…两人套餐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