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的总面积
甘肃省位于中国西部,面积四十五万五千平方公里,人口两千五百万,其中大部分为农业人口,省会城市兰州是全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行政区域设置为五个市、七个地区,两个自治州和八十七个县.该省以农业为主,自然资源丰富;工业主要有炼油、化工、机械制造、有色金属及纺织.甘肃省属于中国西部欠发达地区,与中国沿海省市的发展有较大的差距,就业和再就业压力较大,有四十三个县被列为贫困县、社会保障体系尚未完全建立.由于早期的经验不足,工业和城市的发展致使环境质量下降、污染严重,对甘肃的可持 续发展构成了威胁.
甘肃在那里的
甘肃省简称甘或陇。位于我国西北地区,古为雍、梁二州地,春秋时属秦和西戎,明属陕西省,清为甘肃省。因境内有陇山,故又简称陇。有汉、回、藏、东乡、裕固、保安、蒙古、哈萨克、土、撒拉、满等民族。省会在兰州。
甘肃地处蒙新、青藏、黄土高原交会地带,乌鞘岭以西、北 山和祁连山间为长约1200千米的河西走廊,自古丝绸之路通过这里。
文物古迹以长达1600千米的汉唐之路为代表,有敦煌石窟、长城嘉峪关、兰州五泉山、白塔山,天水麦积山石窟、永靖炳灵寺石窟、夏河拉卜楞寺、榆中兴隆山、张掖大佛寺等。
甘肃不仅有迷人的青山秀水、高山草原、大漠戈壁,更有雄浑的黄土高坡、丹霞奇观、冰川雪山;裕固、回、藏等民族风情浓郁,魅力独具。可以漫游丝绸古道,重返历史长河。刘家峡水电站、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等均很有名。
甘肃传统手工艺品有临洮仿古地毯、酒泉夜光杯、天水雕漆等
甘肃兰州的资料谁有?
兰州简介 兰州位于甘肃省中部,是甘肃省政治、经济、文化和商贸中心,也是西北地区的交通枢纽和旅客集散地。在古代,它是中国与亚、非、欧各国友好往来的交通孔道。古代“丝绸之路”唐僧玄奘(见西安大雁塔玄奘介绍)西去印度,马可·波罗探险游历,成吉思汗南征北战都从这里经过。现辖城关区、七里河区、安宁区、西固区、红固区五区,及皋兰、榆中、永登三县,总面积13,086平方公里,有人口283万,其中城市人口148万。 兰州地处中国地理版图的几何中心, 有“陆都心脏”之说。属温带 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温差大,降雨少,年平均气温6-9摄氏度,年均降雨量327.7毫米,无霜期168天。兰州盛产瓜果,有“瓜果城”之称,鲜桃、白兰瓜、黄河密瓜、麻皮醉瓜、籽瓜等二十多种瓜果都久负盛名。 兰州市是沿丝绸古道寻古访胜旅游的热点和重要集散地, 文物古迹众多,风景名胜各异。市内有黄河穿境而过,可沿滨河路绿色长廊欣赏黄河、水车园、黄河母亲雕像,并参观白塔山、中山铁桥、省博物馆、五泉山等景点;郊县有兴隆山、鲁土司衙门、吐鲁沟等景点。游客来兰州,也 可去中转永靖炳灵寺、夏河拉卜楞寺、青海塔尔寺及天水麦积山去旅游。兰州市内的甘肃省博物馆文物丰富,很有地方特色。 兰州市交通相对便利。中川机场辟有通往全国主要城市的二十多条航线;312国道穿境而过;陇海、兰新、兰青、包兰四大铁路干线交汇于此。兰州旅游接待设施与服务已配套成龙,现有涉外旅游饭店13家,国际旅行社10家,国内旅行社30家,旅游车船公司3家,定点旅游商店15家,形成了完整的旅游接待网络。兰州也是西北重要的工业基地、科研教育中心和商贸中心。
甘肃为怎么叫甘肃?
甘肃建省约有700多年的历史;县的建制早于省的设置,从春秋时期开始萌芽算起,迄今己达2200余年.北宋初期西夏统治河西时设有甘肃军司(驻甘州,今张掖市).这是最早出现的甘肃之名.但作为地方行政区划名称,元代才正式设置甘肃省.省名的命名,系取西魏、唐代曾置甘州(今张掖市)、肃州(今酒泉市)的第一个字合成.简称甘.因省境的大部分在陇山之西,故亦称陇西、陇右,或简称陇.
甘肃有几市几县?
甘肃省设兰州市、嘉峪关市、金昌市、白银市、天水市、武威市、张掖市、酒泉市、平凉市、庆阳市、定西市、陇南市、临夏回族自治州、甘南藏族自治州。
兰州市:五区三县
城关区、七里河区、西固区、安宁区、红古区、榆中县、皋兰县、永登县。
嘉峪关市
金昌市:一区一县
金川区、永昌县。
白银市:二区三县
白银区、平川区、会宁县、靖远县、景泰县。
天水市:二区五县
秦城区、北道区、清水县、秦安县、甘谷县、武山县、张家川回族自治县。
武威市:一区三县
凉州区、古浪县、民勤县、天祝藏族自治县。
张掖市:一区五县
甘州区、山丹县、民乐县、临泽县、高台县、肃南裕固族自治县。
酒泉市:一区二市四县
肃州区、玉门市、敦煌市、金塔县、安西县、肃北蒙古族自治县、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
平凉市:一区六县
崆峒区、泾川县、灵台县、崇信县、华亭县、庄浪县、静宁县。
庆阳市:一区七县
西峰区、正宁县、华池县、合水县、宁 县、庆城县、镇原县、环 县。
定西市:一区六县
安定区、通渭县、陇西县、漳 县、渭源县、岷 县、临洮县。
陇南市:一区八县
武都区、成 县、两当县、徽 县、西和县、礼 县、康 县、文 县、宕昌县。
临夏回族自治州:一市七县
临夏市、临夏县、康乐县、广河县、永靖县、和政县、东乡族自治县、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
甘南藏族自治州:一市七县
合作市、舟曲县、卓尼县、临潭县、迭部县、夏河县、碌曲县、玛曲县。
甘肃省地理地貌
甘肃名字来历
甘肃.名始于11世纪,是取甘州(今张掖)、肃州(今酒泉)二地的首字而成.由于西夏在其境分置十二监军司,甘肃为其一,元代设甘肃省,简称甘;又因省境大部分在陇山(六盘山)以西,而唐代曾在此设置过陇右道,故又简称为陇.
求一篇以甘肃写的,介绍节日风俗,服饰,饮食,民居或小吃的作文,550字左右
社火,亦称 ” 射虎 ” ,是中国古老的民间艺术形式,指在祭祀或节日里迎神赛会上的各种杂戏、杂耍的表演。也是高台、高跷、旱船、舞狮、舞龙、秧歌等等的通称,具体形式随地域而有较大差异。社火来源于古老的土地与火的崇拜。社,即土地神;火,即火祖,是传说中的火神。在以农业文化著称的中国,土地是人们立足之本,它为人类的生存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火,是人们熟食和取暖之源,也是人类生存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火具有红火、热闹之意。崇拜社神,歌舞祭祀,意在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万事如意。古老的土地与火的崇拜,产生了祭祀社与火的风俗,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认识能力的提高,使祭把社火的仪式逐渐增加了娱人的成分,成为规模盛大,内容繁富的民间娱乐活动。
甘肃有哪些著名的地方
崆峒山 5A级景点
嘉峪关文物景区 5A级景点
介绍
甘肃旅游景点推荐:
1、敦煌:
莫高窟:是中国第一大石窟,是当今世界上任何宗教石窟、寺院或宫殿都不能媲美,是中国最伟大的艺术长廊;1987年12月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鸣沙山:位于敦煌市城南6公里处,其沙粒有黑、白、红、黄、绿五种颜色,因在登山下滑时沙粒会发出声响,所以得名“鸣沙山”。
月牙泉:月牙泉的神奇在于千百年来不为流沙所淹没,不因干旱而枯竭;如今“月牙晓澈”为敦煌八景之一;月牙泉被称为天下沙漠第一泉。
玉门关:位于敦煌城西北75公里处的戈壁滩中,是古代“丝绸之路”北路的关隘,现存城垣完整。
榆林窟:位于安西县城南70公里处的榆林河峡谷两岸的峭壁上,它的洞窟形式、表述内容和艺术风格与莫高窟十分相似;实为石窟艺术的宝库。
2、嘉峪关:
嘉峪关关城:位于嘉峪关最狭窄的山谷中部、地势最高的嘉峪峪山上,因地势险要、建筑雄伟而有“天下雄关”之称。
悬壁长城:位于嘉峪关城北8公里处的黑山北坡,因其中有231米由黄土夯筑的城墙攀缘在高150米、倾斜度为45度角的山脊上,似乎长城从山上陡跌而下而得名。
黑山摩崖石刻:全称“黑山摩崖浅石刻岩画”,位于嘉峪关西北20公里处的黑山峡岩壁上。
3、张掖:
大佛寺:大佛寺内建有牌楼式的山门和四大天王殿、关祠殿、过殿、陪殿、厢房、卧佛正殿,有全国最大的室内泥塑卧佛。
木塔寺:原名万寿寺,位于张掖市县府南街,土木结构,塔高32.8米,八面九级,每级八角,上有木刻龙头口含宝珠,下挂风铃,每层都有回廊、扶栏,整个塔没有一钉一铆。
马蹄寺石窟:石窟由胜果寺、普光寺、千佛洞、金塔寺、上、中、下观音洞组成;其中在千佛洞中有500多个规模宏大的摩崖佛塔窟龛、在金塔寺中有国内仅有的大型高肉雕佛。
军马场:位于焉支山南麓,祁连山山脉以北的马营滩草原,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亚洲规模最大、世界第二的军马场。目前这里共有军马一万多匹。
新河驿遗址:位于山丹县城东南20公里处的汉明长城脚下,这里曾是明清时期的古驿站,现存一正方形土堡,长70米,墙体上宽3米,下宽5米,墙内还有一驿井。
4、武威:
文庙:位于武威市东南城区,是一座仿皇家宫阕的建筑群,总面积达1500平方米,有“陇西学府之冠”的美称;庙内古柏参天、古朴精雅,建筑保存完好。
海藏寺:位于武威市西北2公里处,明代前曾是喇嘛寺,后改为禅寺。现在寺内山门、大殿、灵钧台、天王殿、无量殿等古建筑保存完整,寺外已开辟为海藏公园。
天梯山石窟:位于武威市城南50公里处,创建于十六国北凉。现存洞窟三层,大小佛龛17个,像100多尊,以及魏、隋、唐时期的汉、藏写经、初唐画像等珍贵文物。
5、兰州:
白塔山:位于兰州市黄河北岸,因山顶有白塔寺而得名;白塔原是为了纪念去蒙古谒见成吉思汗而在兰州病故的一西藏萨迦派喇嘛而建。
五泉山公园:五泉山公园位于兰州市城区南部,皋兰山北麓山脚下,因有惠、甘露、掬月、摸子、蒙五眼泉水而得名,是一处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闻名遐迩的陇上名胜。
兴隆山:兴隆山为距兰州市最近的国家级森林公园。全山亭台楼阁以及庙宇就达70多处,景点24处,成为佛、道胜地。
外地游客较为关注的景点:煌莫高窟、甘肃平凉崆峒山、天水麦积山、甘南冶力关、白银黄河石林、陇南杜甫草堂、敦煌月牙泉、酒泉海市蜃楼、嘉峪关、兰州五泉山公园、兰州兴隆山、敦煌玉门关、敦煌鸣沙山、天水伏羲庙、甘南桑科草原。
补充
甘肃著名小吃:
花点果品:以面皮包馅,仿苹果、石榴、佛手、香瓜等形象,制为果品,烤熟而成。酥松绵软,馅料精致,味美醇香。
八 … 展开全部>
甘肃陇南市介绍
陇南,甘肃省辖地级市,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地处秦巴山区,东接陕西,南通四川,扼陕甘川三省要冲,素称“秦陇锁钥,巴蜀咽喉”。辖武都1区和宕昌县、文县、康县、成县、徽县、礼县、西和县、两当县8县,共4个街道办事处、118个镇、73个乡、4个民族乡,总面积2.79万平方公里,总人口287.81万(2016年)。
陇南是甘肃省唯一属于长江水系并拥有亚热带气候的地区,被誉为“陇上江南”。境内高山、河谷、丘陵、盆地交错,气候垂直分布,地域差异明显,有水杉、红豆杉等国家保护植物和大熊猫、金丝猴等20多种珍稀动物。拥有2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甘肃裕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个省级自然保护区(文县尖山大熊猫自然保护区)、3个国家森林公园(文县天池、宕昌官鹅沟、成县鸡峰山)和2个国家湿地公园(文县黄林沟国家湿地公园、康县梅园河国家湿地公园)。
陇南历史悠久,是秦族、秦文化的发祥地,秦第一陵园——秦西垂陵园位于礼县大堡子山;陇南也是中国古代西部民族氐人和羌人活动的核心地区,文县白马人被誉为“东亚最古老的部族”。此外,陇南还是中国主要中药材和油橄榄产地之一。
甘肃甘谷简介
甘谷县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天水市西北部,渭河上游。地处东经104°58′至105°31′,北纬34°31′至35°03′之间,东邻秦安县、麦积区,南接秦州区、礼县,西与武山县接壤,北与通渭县相连。全县南北长60公里,东西宽49公里,总面积1572.6平方公里。全县辖5镇10乡,405个村委,2210个村民小组, 6个社区,97个居民小组,城乡共15.2万户,总人口61.62万人。
甘谷属黄土高原地区,渭河由西向东横贯全县,境内长度41.6公里。南部山区为秦岭山脉西延,北部山区为六盘山余脉,境内梁、峁、沟、壑起伏纵横,湾、坪、川、滩交错如棋。渭河两岸为冲积小平原,地势平坦,土层深厚,灌溉便利,宜于种植,是全县主要农业经济区,也是全县工商服务业集中地,素有“金腰带”之称。全县平均海拔1972米,最低1228米(六峰镇觉皇寺村东),最高2716米(古坡乡大条梁),相对高差1488米。
甘谷县地处大陆腹地,属东亚季风区,为大陆性季风气候。其特征为四季分明,冬干夏湿,光照充足,雨量偏少,夏热无酷暑,冬冷无严寒。年平均气温11.5℃,其中最高(7月)月均气温25.4℃,最低(1月)月均气温-1.1℃。年均降水量500毫米左右,分布极不均匀,一般一至三月雨量偏少,七至九月雨水较多。全年日照2350小时左右,日照率约50%,无霜期190天左右。
全县耕地面积88.23万亩,主要粮食作物有冬小麦、洋芋、高梁、玉米、黄豆、糜谷等,经济作物有胡麻、油菜、药材、瓜类、蔬菜、水果、花椒、辣椒等。其中甘谷辣椒独具特色,素以肉厚色艳味香著称,深得消费者青睐,已远销全国各地及韩国、美国和东南亚各国。甘谷白条党参、红富士苹果久负盛名,远销东南沿海及世界各地。以“燕家韭菜”、“雒家蒜苗”等为代表的无公害精细蔬菜畅销全国。月季花品种繁多,品质优良,继“99年昆明世博会”获1金6银7铜14枚奖牌后,又在全国第五届花卉博览会上获得6枚奖牌,甘谷已成为全国花卉生产示范基地。
畜牧业以牛、驴、马、猪、羊、鸡的饲养为主,广袤的天然次生林和草地,为发展畜牧业提供了优质的自然资源。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畜牧业已逐渐由自产自用转变为农民从事商品生产、增加经济收入的重要手段。近年来,良种化和规模养殖有了很大发展,涌现出了以丰裕养殖公司为龙头的一大批规模养殖村和规模养殖公司,肉、蛋、奶产品远销周边省市。
第二产业以发电、建筑、建材、农副产品加工为主,龙头企业有大唐甘谷发电厂、甘谷祁连山水泥股份有限公司、甘谷县大漠行麻编鞋业有限公司、甘肃新恒达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甘肃祁连山佑安制动有限公司等,产品种类丰富呈现出产销两旺的良好势头。建筑业整体实力雄厚,资质较高,年输转劳务10万人(次),效益显著。矿产资源主要有石灰石、花岗岩、磷矿、赤铁矿等二十多种,丰富的石灰石为甘谷县水泥工业的蓬勃发展提供了大量原料,渭水峪高品位的花岗岩作为重要的建筑材料早已开发利用。
甘谷交通十分便利,渭河北有陇海铁路东西延伸,境内有两个车站,路长37公里;渭河南有316国道(福州至兰州)过境,境内路长40公里。以316国道、秦甘、麦甘、通甘四条交通大动脉为主线,县、乡、村公路交错纵横,把甘谷和外地、城镇和乡村紧紧联系在一起,天定高速公路的建设和竣工将为甘谷经济发展提供更为有利的交通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