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大学学报是不是中文核心
不是,一般高校学报而已
大理学院学报是什么级别的期刊
《大理学院学报》属于省级普通期刊 期刊CN号 53-1180/Z 主管单位 云南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 大理学院
《大理学院学报》杂志社地址在哪?投稿邮箱哪里可以找到?
电 话:0872-2127715 传 真: EMAIL :网 址:地 址:云南省大理市北效大理学院荷花校区 邮政编码:671000
《大理学院学报》好发吗?邮箱是多少?
其实也不是很好发 不过还行了 大理学院学报采编邮箱: yxws789@126.com
大理大学有哪些二本专业
大理大学二本专业有:广告学、汉语言文学、法学、信息与计算科学、思想政治教育、学前教育、应用心理学、小学教育、旅游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化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园林、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预防医学、新闻学、医学影像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环境科学、园艺、英语、药学、泰语、护理学、临床医学、经济学、药物制剂、统计学、生物医学工程、动物科学、建筑学、公共关系学、康复治疗学、生物技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生物科学。
大理大学(Dali University),简称“理大”,坐落于云南大理,入选教育部“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是一所以医学、药学、教育学和生物学为优势,民族学和艺术学为特色,多学科交叉融合、多层次协调发展的综合性本科学校。
学校前身是1978年成立的大理医学院和大理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01年10月,经教育部批准,大理医学院与大理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为大理学院,大理工业学校、云南广播电视大学大理分校并入该校。2015年4月29日,学校正式更名为大理大学。
截至2016年6月,学校拥有古城和下关两个校区,校园占地面积2300多亩,校舍建筑面积55万平方米。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7000余人,继续教育学生21000多人。有专任教师1012人,其中,副高级以上职称的462人,教授130多人;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的700多人。是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普通本科高校。是中国民办高校20强学校和教育部表彰的全国学生就业示范民办高校。
学校前身是郑州中原职业大学,以自学考试辅导为主的高等教育机构;1997年实施高等教育学历文凭考试;先后经历了郑州科技专修学院、郑州科技职业学院等时期,于2008年升格为本科院校,并更名为郑州科技学院。
大理学院生活环境好吗??
那是相当好!俺就是大理学院的!!大理学院的风景是全国排名前几的!!!个人很喜欢!!只是可能购物没有大城市那么好啊!这个倒是深有感触!! 88人
大理大学自考本科学费多少
大理大学自考本科学费,比较灵活的,自考费用主要是宿舍与伙食费用学费 主要是看你报哪科了
研究巴尔扎克作品的有哪些书以及论文。。。。急急
[1]李景刚. 重读巴尔扎克[D]. 山东师范大学: 山东师范大学,2003.
[2]孙波. 永不过时的巴尔扎克[D]. 东北师范大学: 东北师范大学,2009.
[3]王木千. 爱情敌不过金钱——论巴尔扎克的爱情观[J]. 双语学习,2007,(5).
[4]蔡海瑶. 一曲无尽的挽歌——浅谈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8,(2).
[5]张延风. 罗丹巴尔扎克塑像评析[J]. 法国研究,1991,(2).
[6]李可可. 巴尔扎克诞辰二百周年纪念会──暨《巴尔扎克全集》中译本(纪念版)首发式在北京举行[J]. 中国图书评论,1999,(5).
[7]李明生. 巴尔扎克研究的新硕果——评杨昌龙专著《巴尔扎克创作论》[J].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1).
[8]马国雄. 试论巴尔扎克的世界观和创作方法的关系——学习恩格斯对巴尔扎克的论述[J]. 破与立,1979,(1).
[9]刘念兹. 巴尔扎克和他的《人间喜剧》——纪念巴尔扎克逝世一百三十周年[J]. 山东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5).
[10]孟宪义. 其实只有一个巴尔扎克——论巴尔扎克世界观和创作的一致性[J]. 法国研究,1984,(2).
[11]于明. 巴尔扎克是中小资产阶级的忠实代表——兼议巴尔扎克对贵族态度的两面性[J]. 山东社会科学,1987,(1).
[12]杜海莉. 论小说叙述者和叙述视角的转变——从巴尔扎克到福克纳[J].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7,(12).
[13]杜海莉. 动态叙事与静态叙事——以巴尔扎克和福克纳为例[J]. 衡水学院学报,2008,(3).
[14]徐岱. 游戏批评:评巴尔特论巴尔扎克[J]. 外国文学研究,2003,(5).
[15]杜海莉. 叙述时空的变异——从巴尔扎克到福克纳[J]. 大理学院学报,2004,(6).
[16]滕小松. 《巴尔扎克》造型惯性的去除[J]. 雕塑,2011,(1).
[17]徐晓慧,柳雅. 从《贝姨》看巴尔扎克的人性观[J]. 世界文学评论,2010,(1).
[18]蒋芳. 建国后30年巴尔扎克研究[J].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09,(1).
[19]蒋芳. 杨昌龙对巴尔扎克的传播[J]. 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
[20]曾圆圆,刘邵岚. 巴尔扎克与现代主义[J]. 怀化学院学报,2009,(4).
[21]蒋芳. 新中国成立前的巴尔扎克研究[J]. 湘南学院学报,2009,(3).
[22]程凯华. 马克思恩格斯论巴尔扎克[J]. 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
[23]方志红. “常山之蛇”与“巴尔扎克之蛇”——中西叙事开头、中部、结尾理论比较[J].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5).
[24]蒋芳. 穆木天对巴尔扎克的接受与传播[J]. 东北师大学报,2006,(4).
[25]蒋芳. 高名凯对巴尔扎克的传播[J].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4).
[26]朱浩然. 浅谈巴尔扎克的金钱观[J].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6,(10).
[27]郑克鲁. 双峰并峙 继往开来——普鲁斯特与巴尔扎克[J]. 外国文学研究,2006,(6).
[28]高红梅. 客观生活的舞步——从塞万提斯到巴尔扎克的小说本质论[J].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1).
[29]蒋芳. 李健吾对巴尔扎克的接受与传播[J].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1).
[30]蒋芳. 艾珉对巴尔扎克创作的阐释[J].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8,(3).
[31]刘辛民. 重读/观《巴尔扎克和中国小裁缝》——兼论人地亲和与人文生态批评[J]. 外国文学,2008,(5).
[32]戴淑平. 评巴尔扎克《亚尔培·萨伐龙》的艺术风格[J].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3).
[33]阎建国. 论缺失性人生体验对巴尔扎克创作的影响[J].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
[34]蒋芳. 傅雷对巴尔扎克的接受与传播[J].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5).
[35]蒋芳. 新中国成立前巴尔扎克传播史述论[J].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3,(5).
[36]冯华. 巴尔扎克笔下的艺术形象[J]. 平原大学学报,2003,(3).
[37]柯鹏飞. 平庸的题材 深邃的思辩——评析巴尔扎克的《红色旅馆》[J].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3).
[38]蒋芳. 建国后30年巴尔扎克传播史述评[J].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1).
[39]蒋芳. 近二十年来我国巴尔扎克传播综论[J].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
[40]蒋芳. 人性:巴尔扎克小说的又一主题[J].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4,(2).
[41]尚显成. 巴尔扎克小说中的人物塑造[J]. 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2).
[42]尚显成. 巴尔扎克小说中的描绘与叙述[J]. 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3).
[43]蒋芳. 从《钱袋》看巴尔扎克“金钱”主题的另类表达[J]. 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04,(2).
[44]夏静. “这个人是一个世界”——对巴尔扎克的一点再认识[J]. 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3).
[45]韩颖. 从《欧也妮·葛朗台》窥视巴尔扎克细节描写的艺术功能[J].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2,(1).
[46]王艳凤.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巴尔扎克研究[J]. 内蒙古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5).
[47]张素珍. 巴尔扎克式的“社会书记员”——试论沃尔夫1965—1998年间的作品[J].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1999,(4).
[48]王立明. 从汤显祖到巴尔扎克──论艺术美中的情与理[J]. 丹东师专学报,2000,(2).
[49]胡书义. 高利贷者的不朽典型——评巴尔扎克的《高利贷者》[J].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00,(5).
[50]张毅蓉. “巴尔扎克现象”与《红楼梦》的挽歌情调[J]. 南通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2).
旅游论文参考文献
1、谢冽.导游人员职业道德建设刍议[J].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2、杜炜.导游业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3、任燕. 旅游道德认知与旅游伦理教育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 2007.4、樊飞. 导游回扣与薪酬机制设计研究[D]扬州大学, 2009.5、仝红星. 优秀传统文化与导游修养的提高[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尹燕. 当代导游知识结构优化的初步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 2005.7、冯耕耘. 导游员自我效能感量表的初步编制及其运用[D]南京师范大学, 2006.8、张红娟. 导游职业倦怠成因及其对策探讨[D]华中师范大学, 2008.9、付冰峰. 论导游语言的修辞策略[D]湖南师范大学, 2007.10、阙庆华. 论导游言语交际中合作原则的运用[D]湖南师范大学, 2008.11、谢新暎. 浅谈数字法在导游语言艺术中的妙用[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 2009.12、周丽玉, 王坚. 导游人员的职业倦怠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9 .13、殷群. 从现场导游考试看学生导游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J]大理学院学报,2003.14、杨培玉. 导游专业学生导游应变技能培养的必要性及其方法[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08.15、王晓云. 中职《模拟导游》教学法探析[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08.16、周杰. 导游工作独立性新解——以非涉外导游讲解为例[J]贵州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17、王艳. 浅谈职业学校旅游人才培养[J]经营管理者,2009.18、王珍曙. 高职高专导游专业学生讲解能力的培养——导游讲解十二法[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19、任春. 加强对导游人员的管理提高导游人员的素质[J]. 中山大学学报论丛, 2002.20、陈静. 如何提高导游人员的综合素质[J]. 重庆教育学院学报, 2002.21、余飞. 论导游人员的第一印象[J]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2、欧阳莉. 导游素质论及管理对策[J]. 湖南社会科学, 2005.23、孟海玲. 导游激励目标与机制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 2005.24、吴丹. 导游服务质量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法初探[J]. 商业经济, 2006.
25、朱玉华,陈珠芳. 浅谈导游员职业道德建设[J]. 闽江职业大学学报, 2002.
26、李文明. 导游员队伍素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企业经济, 2003.
27、周国忠. 关于建设高素质导游队伍的思考[J].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2.
28、谢冽. 导游人员职业道德建设刍议[J]. 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4.
29、宋稚芳,耿文辉. 导游人员职业道德的提高途径之初探[J]. 高教论坛,2005.
30、刘秀丽. 浅析WTO与山东省旅行社导游人员的培养[J]. 内江科技,2009.
31、梅琳, 吕金兰. 基于心理契约导入的导游人员管理探索[J]. 现代商贸工业, 2009.
32、郭英杰. 导游人员的人格尊严权及其法律保护[J]. 法制与经济(中旬刊), 2009.
33、殷国聪,杨霓. 浅论导游人员的基本素质[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 2000. 34、于萍. 解析导游人员的继续教育[J]. 中国成人教育, 2009.
35、杨环焕. 旅行社导游人员管理问题初探[J]. 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
玉溪师范学院毕业包分工吗?
不包分工的,那种学校别去了,据我所知,云南州市上就红河学院、大理学院两所本科院校比较强,红河学院是综合,大理学院偏向医学,两所学校的录取分数线也不是很高,上了二本线就有希望录取了,祝您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