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正文

西双版纳景点文案(西双版纳风景文案)

西双版纳导游词必须200字以上

西双版纳导游词必须200字以上

西双版纳在云南省的南部,面积约万平方公里,聚居着

多个民族,其中以傣族人口最多,是傣族自治州。作为一个

风景旅游胜地,西双版纳是很有特色的。这里居住的少数民

族,基本上都还保留着各自特有的文化和生活习俗。人们在

这里可以看到傣族、布朗族的彩色缤纷的头饰和统裙,他们

居住的竹楼,吃的竹筒饭。每年4月中旬,是傣族人民的

新年佳节–泼水节。节日期间,无论在竹楼、村寨里,还是

在街道、公路上,也不论男女老少,过路行人,到处都是热

闹的泼水活动,他们有的端着脸盆,有的提着水桶,互相用

手泼水,每个人都是水淋淋的。按当地的习俗,这意味着用

水冲洗掉身上的污垢,消除灾难,得到幸福。在过泼水节的

日子里,人们还尽情地唱歌、跳舞,饮酒欢宴。去西双版纳

参加泼水节,已成了一个十分吸引人的旅游节目。傣族

竹楼,是一种竹木结构的空中楼阁。面积相当大,整个楼阁

用几十根大木柱支撑着,地板用竹片辅砌。楼下四面敞开,

不住人,只是堆放杂物和养牲畜。楼上住人。房顶盖着很薄

的小平瓦,其形状很像古代人戴的帽子,据当地人说,这是

孔明帽,说是当年孔明层教会当地人种水稻,当地人为了纪

念他,便把竹楼的房顶设计成孔明的帽子那样.可以欣赏

到热带雨林的景致之外,您还可以领略到奇木异草的风姿,

如跳舞草、含羞草、望天树、桫椤树、箭毒木、铁力木、王

莲、旅人蕉、神秘果(树)、四数木大板根⋯⋯还可以观赏

到“鱼赶摆”的场面,可以碰到开屏的孔雀,可与野象合张

影⋯⋯泼水节是傣族最隆重的节日,时间在每年月中旬

,即傣历正月。泼水节是傣历新年。节日一般持续三至十天

,第一天傣语叫麦日,与农历的除夕相似.第二天傣语叫恼日(

空日).第三天是新年,叫叭网玛(意为岁首),人们把这一天视

为最美好,最吉祥的日子。节日清晨,全村男女老幼盛装到

佛寺赕佛,并在寺院中堆沙造塔。塔尖耍插上几枝缠着花布

、彩纸的竹校。人们围塔而坐,聆听佛爷念经和讲解历史传

说,青年男女成群结队上山采摘野花做花房。中午,妇女们

各挑一担清水泼到佛像身上为佛洗尘。接着,男女老少提着

水桶,端着脸盆,互相泼洒,互相祝福,认为这样可以消灾

除病,平安吉祥。成千上万的人随着优美的傣族音乐翩翩起

舞,边跳边呼喊水!水!水产,喊声动地,鼓锣之声响彻云霄,

场面十分壮观。泼水节期间,傣族青年喜欢到林间空地丢包

做游戏。花包用漂亮的花啊缝抨,内装棉纸、棉籽等,四角

和中心缀以五条花穗,是爱情的信物。先是无目的的抛来掷

去,后渐渐有了固定的目标,等姑娘有意识的让小伙子接不

着输了以后,小伙子便将准备好的礼物送给妨娘,双双离开

众人到僻静处谈情说爱去了。泼水节还要举行划龙舟比赛,

成千上万的中外游客聚集到澜沧江边,观看一组组披红挂绿

的龙舟竞赛,傣家儿女在瞠瞠瞠的茫锣声中和嗨!嗨!嗨!的哨

子声中,劈波斩浪,奋勇向前,为节日增添了许多紧张欢乐

的气氛。放高升和孔明灯是傣族地区特有的活动。人们

在节前就搭好高高的高升架,届时将自制的土火箭点燃,它

一边喷出白烟,一边嗖嗖嗖的尖啸着飞上蓝天,引得人们举

目张望,不时发出喝采声,高升飞得越高越远的寨子,人也

觉得更光彩、更吉祥,优胜者还将获奖。入夜,人们又在广

场空地上,将灯烛点燃,放到自制的大汽球内,利用空气的

浮力,把一盏盏孔明灯放飞上天。一一盏盏明亮的孔明灯在

漆黑的夜晚越飞越高,越飞越远。人们以此来纪念古代的圣

贤孔明。放河船、跳象脚鼓舞、孔雀舞,斗鸡等,也是

泼水节的活动内容。近几年,还增加了民俗考察,经贸洽谈

等内容,使得泼水节的活动更加丰富多采。泼水节的活动在

西双版纳州和德宏州同时举行,两地均可从昆明乘飞机直达

。百考试题整理关于泼水节的来历,还有一个美丽的传

说:很早以前,傣族地区有个法力无边的魔王,他无恶不作,

人民不堪其苦。他先后霸占了六个姑娘,后来又强占了人间

最美丽的公主楠棕布,七个姑娘受尽凌-辱,伺机报仇。聪明

的七姑娘在酒宴上把魔王灌醉,从他口中了解到他的致命弱

点。一天晚上魔王醉后昏睡,楠棕布按照魔王所说,拔下一

根魔王的头发勒到魔王的脖子上,魔王的头立刻掉到地上。

但从魔头上滴下来的血却变成了熊熊大火,并迅速漫延到人

间。楠棕布赶忙抱起魔头,地上的火也就熄灭了。一放下,

火又重烧起来。于是七个姑娘轮流抱着魔王的头,其他的人

则用清水朝她身上浇泼,一直坚持了九百九十九天,才把大

火扑灭,乡亲们从此又过上了安居乐业的幸福生活。人们为

了纪念这七位姑娘.于是在每年扑灭邪火这天互相泼水,以洗

去一年的疲劳和污秽,相互恭喜祝福,迎接新春来临,从而

形成了泼水节。:..

以导游的形式介绍“西双版纳”

以导游的形式介绍“西双版纳”

云南把金孔雀作为自己的象征.而这金孔雀的故乡,就在彩云之南的最南端——西双版纳这个傣族之乡,被誉为“植物王国”和“动物王国”. 西双版纳是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 民族文化、

云南旅游景点广告语

云南旅游景点广告语

第一天:于指定时间从出发地乘航班飞机赴美丽的西双版纳,接机、入住酒店, 第二天:早餐后乘车穿越橡胶林后到达

要西双版纳民族风情的资料

信仰:

小乘佛教是西双版纳、德宏、耿马、孟定、双江、孟连、景谷等区域内傣族信奉的宗教,基本上每个村寨都有一座佛寺。西双版纳地区的佛教分为两个派别:摆坝派和摆孙派。前者戒律较严,规定吃素、不杀牲、无事不得入村等,佛寺也大多修建于村外的山林里。后者戒律较宽,虽不杀牲但可吃荤,佛寺离村寨较近。佛寺与僧侣有严格的等级,寺院等级基本上与当时行政区的等级相适应,僧侣根据入寺时间长短、所掌握佛教知识的多少分出七个教阶:一级帕、二级都(其中又分为大佛爷“都鼋”和二佛爷“都”)、三级祜巴、四级桑弥、五级桑卡拉扎、六级松溜(一般是召片领还俗后的专用称号)和七级阿戛牟尼。七级是僧侣的最高等级,历史上只有精通佛经、德高望重的召片领的直系亲属才能担任。僧侣升到祜巴以后就不能还俗了。在每个佛寺的组织系统中,还有一个沟通佛寺与村社事务的桥梁人物–“波章”,由当过佛爷的还俗者充当,且必须是妻子健在者,负责上传下达,交换双方的意见。德宏地区(包括耿马、孟定一带)佛教教派主要有摆庄、耿润、多列、左抵、歹勒、多勒等。佛教对傣族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方面都有极深刻的影响。佛教大约在公元6~8世纪传入傣族地区。在此之前,傣族先民信仰的是多神崇拜,亦即原始宗教。由于佛教的广泛传布,傣族地区佛寺十分普遍。送子入寺为僧似乎是天经地义之事,尤其是在西双版纳地区,男孩到了8~10岁几乎都要入寺去过僧侣生活。他们在那里学经识字,一般在1~5年还俗回家。佛教的传布也给傣族社会带来了文字、天文历法、建筑各方面的文明。傣族的数百部长篇叙事诗都是在佛教传入后出现的。傣文的大藏经号称八万四千部,大部分刻写在贝叶上,称贝叶经。其中有些是傣族僧俗根据佛教义加以发挥和补充的著述,那里保存了有关傣族地区的地理、历史、语言、文学等材料,是傣族珍贵的文化遗产。傣族的佛寺建筑精致、堂皇。寺庙中的雕塑和壁画既有南亚艺术风格,又显现出中原文化的影响,是傣族造型艺术的精品。佛塔的样式更是多种多样,有金刚宝座式、密檐式、亭阁式、金钟式等,塔也分单塔、双塔、群塔。群塔大都是中间为一大塔,周围是若干小塔,如盈江的曼勐町塔就有小塔四十多座,宛如众星捧月,直上云霄,巍巍壮观。

多列、左抵、摆庄的僧侣教阶有四级:一级召尚、二级召门、三级召几、四级长老。耿润派的教阶有八级:一级召尚、二级召门、三级召厅、四级沙弥、五级召桑、六级召虎马、七级松溜、八级阿戛牟尼。小乘佛教的经书通常称为“贝叶经”,经书中除了经、律、论三藏这些提供僧侣念诵的经文外,还包括了关于生产生活、文学艺术、天文历法、医学算术、法律论理等内容。

傣族地区仍保留着浓厚的原始宗教。主要祭祀对象有寨神、勐神、灶神、祖先、山、树、水、火等,或个人祭祀或由宗教职业者主持集体祭祀

另一则资料:

傣族信仰小乘佛教。小乘佛教是佛教的一个支派,即“南传上座部佛教”,经由缅甸、泰国传入我国傣族地区,至今已有1千多年历史。小乘一名本是大乘出现以后对早期佛教的一种贬称。小乘教派主张通过布施“赕”来积个人的善行,修行来世,达到自我拯救、自我解脱的目的。而大乘教派认为自己能够普渡众生,故称之对方为小乘,即小车之意。后来为了与大乘教派相区别,习惯上以小乘来称呼南传上座部,逐渐便成了该教派的专门称呼,不再含有贬意。

相传小乘佛教最早的教派曾聆听过佛祖释迦牟尼亲口传教和布经,他们认为人若生前不积善修行,死后就会入地狱受苦受难;“为人行善,善多我德,德多我仙”。小乘佛教几乎成为傣族全民性宗教,傣族地区有村就有寺,到寺院赕佛,人所必为。小乘佛教提倡出家修行,西双版纳傣族男子过去从儿童时代起,必须要过一段脱离家庭的寺院生活。他们认为只有当过和尚的人才是有教养有学问的人,才会受到社会的尊重。没当过和尚的人被称为“岩百”、“岩令”,即没有知识、不开化的愚人。小乘佛教各派僧侣按其年龄和修养划分成不同僧阶,僧阶决定其在寺院中的地位。初入寺受戒者被称为和尚,和尚又有大小之分,傣语称帕异(大和尚)和帕囡(小和尚)。入寺受戒前需进行预备期训练,等初识寺规后方可入寺受戒。届时该男童由事先认定的义父(忠于佛主、知识渊博、有威望者)穿戴彩衣彩帽后,在亲邻的护送下人背或骑马前往佛寺,围观者一路向入寺男童抛撒米花。进入大殿后该男童跪地接受该寺主持为其举行的受戒仪式,然后由义父为其脱去彩衣彩帽,换披袈裟,就成为正式的小和尚了。此后便长住寺中,跟随佛爷学习傣文和佛经,还要负担外出化缘和寺内部分杂务。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其对佛经教义等掌握的程度可依次晋升为帕弄、都(佛爷,亦有大小之分)、祜巴等。升为祜巴的僧侣如无特殊情况将不再还俗,故愿晋升者不多,一般当到大佛爷便还俗成家立业去了。

傣族地区传说先有佛塔后有佛寺,由此看来佛塔比佛寺历史悠久,但佛寺却比佛塔多。佛寺是众教徒受教化的重要场所,傣族全民信奉佛教,所以有村寨就有佛寺。而佛塔是用以供奉佛牙、佛骨、佛发,即所谓佛舍利的,一般是中心佛寺旁才建有佛塔,亦有远离佛寺选地势高的地方独立建筑佛塔的。因为是供佛舍利的,所以佛塔建筑都比较精致。座落在西双版纳景洪县大勐笼曼飞龙寨后山上的曼飞龙笋塔,相传因有佛祖释迦牟尼所留足迹而建,其结构新颖美观,具有傣族建筑特点,因其外形颇似雨后春笋,故名。此塔建于傣历565年,(公元1204年),主塔高16.29米,围绕主塔有8座小塔,各高5.02米,塔形均呈葫芦状,塔身通体雪白,塔尖饰有铜铃风标,有风吹来叮咚悦耳。每个小塔座下都有一方形佛龛,内置石雕像,正南塔佛龛下岩石上有一人之足印,足印前方有一眼水井,据传均为佛祖所留之“圣迹”。此塔闻名遐迩,系傣族古建筑之瑰宝,版纳塔中之佼佼者。

景区概述

地理位置:中国云南

景区特色:西双版纳是世界北回归线上仅存的一片绿洲,是中国唯一保存的一块热带森林区。

适游季节:全年

出游贴士:

景区介绍

西双版纳是世界北回归线上仅存的一片绿洲,是中国唯一保存的一块热带森林区。她美丽、富饶、神奇,犹如一颗璀灿的明珠镶嵌在祖国的西南边疆。西双版纳有996公里的国境线分别与老挝、缅甸接壤,与泰国邻近,具有面临南亚的区位口岸优势。现有磨憨、景洪两个国家级口岩和打洛省级口岸。又有澜沧江-湄公河与老、缅、泰、越、柬水路相连,是打开南门、面向南亚的重要通道和基地,也是云南对外开放的窗口。澜沧亚的重要通道和基地,也是云南对外开放的窗口。澜沧江-湄公河被美誉为”东方多瑙河”,是条经济贸易的黄金水道,地理优势、自然优势得天独厚。

西双版纳,群山高耸,雄伟壮观,森林密布,山丘绵延。全州总面积19112。5平方公里,平坝面积仅占5%。辖一市二县40多个乡镇,总人口82万余人,居住着傣、汉、哈尼、拉祜、彝、布朗、基诺、瑶等13个民族 。傣族是主体民族,近30万人。

西双版纳,历史悠久,古时称勐泐,汉代时期属永昌郡(今保山)管辖,到三国时设置过南涪县,到唐宋时期分归”南诏国”统治,元朝于公元1296年设置彻里路军民总管府。1327年改置彻里军民宣抚司。随后又改成车里军民府,车里宣慰使司,直到民国初年(1912)改置普思沿边行政总局,隶属普洱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于1953年1月23日成立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西双版纳有橡胶、茶叶、甘蔗、香料、南药、热带水果等具有本地特色的产品,旅游资源更富有特色,令人陶醉,目前,已开辟了””713原始森林公园、野象观察台、植物园、热带雨林奇观、民族旅游村等景点120多个,被国务院落列为我国旅游资源特别丰富的三个重点旅游开发区之一,是国家首批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现已与老、缅、泰等国开通了边境旅游,并即将开通国际航班。西双版纳将成为与东南亚旅游市场接轨的中心枢纽。

西双版纳是世界北回归线上仅存的一片绿洲,是中国唯一保存的一块热带森林区。她美丽、富饶、神奇,犹如一颗璀灿的明珠镶嵌在祖国的西南边疆。西双版纳有996公里的国境线分别与老挝、缅甸接壤,与泰国邻近,具有面临南亚的区位口岸优势。现有磨憨、景洪两个国家级口岩和打洛省级口岸。又有澜沧江-湄公河与老、缅、泰、越、柬水路相连,是打开南门、面向南亚的重要通道和基地,也是云南对外开放的窗口。澜沧亚的重要通道和基地,也是云南对外开放的窗口。澜沧江-湄公河被美誉为”东方多瑙河”,是条经济贸易的黄金水道,地理优势、自然优势得天独厚。

西双版纳,群山高耸,雄伟壮观,森林密布,山丘绵延。全州总面积19112。5平方公里,平坝面积仅占5%。辖一市二县40多个乡镇,总人口82万余人,居住着傣、汉、哈尼、拉祜、彝、布朗、基诺、瑶等13个民族 。傣族是主体民族,近30万人。

西双版纳,历史悠久,古时称勐泐,汉代时期属永昌郡(今保山)管辖,到三国时设置过南涪县,到唐宋时期分归”南诏国”统治,元朝于公元1296年设置彻里路军民总管府。1327年改置彻里军民宣抚司。随后又改成车里军民府,车里宣慰使司,直到民国初年(1912)改置普思沿边行政总局,隶属普洱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于1953年1月23日成立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西双版纳有橡胶、茶叶、甘蔗、香料、南药、热带水果等具有本地特色的产品,旅游资源更富有特色,令人陶醉,目前,已开辟了””713原始森林公园、野象观察台、植物园、热带雨林奇观、民族旅游村等景点120多个,被国务院落列为我国旅游资源特别丰富的三个重点旅游开发区之一,是国家首批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现已与老、缅、泰等国开通了边境旅游,并即将开通国际航班。西双版纳将成为与东南亚旅游市场接轨的中心枢纽。

当你迈进西双版纳在域 的时候,首先感到是进入了一个绿色的世界,原始森林、橡胶林、果木林、香蕉林、茶山……构成了一幅幅绿海、渌浪的画面,绿涛将涌进你的心里;身材苗条的傣家少女,秀丽清纯,披着美丽的长发,风姿翩翩;还有那丰富独特的民族风俗,使外来游客啧啧赞美。

“九五”期间,西双版纳将实施科教兴州和开放两大战略目标,积极争取昆明-曼谷的公路,铁路建设,尽快开通澜沧江-湄公河全年水运能力,做好资源利用,经济留易,跨国旅游等,跨入21世纪西双版纳将更加繁荣和美丽。

西双版纳简介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位于中国云南省南端,是中国大地上一块屈指可数的绿色宝地,境内保持完好的热带雨林生态系统举世闻名。以傣族为主的十多种世居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和灿烂的民族文化,与绿色世界浑然一体,构筑了蜚声海内外的自然人文景观,自八十年代初国家批准为对上开放的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以来,西双版纳正向着建成“全国最大的热带森林公园”目标迈进。

西双版纳东、西、南三面与老挝、缅甸接壤,与泰国、越南等东南亚国家邻近,6条公路通向境外,被誉为“东方多瑙河”的澜沧江——湄公河与老、缅、泰、越、柬水路相连,是我国进 入东南亚各国最便捷的水陆通道,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今天,西双版纳正以它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旖旎神奇的热带、亚热带自然景光、浓郁多彩的民俗风情、璀璨悠久的民族文化、便捷顺当的跨境出国通道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中外游客前来旅游观光。

朋友,欢迎你来西双版纳来!

西双版纳在云南的位置地图(最南边)

西双版纳地图:

西双版纳介绍:

这段时间来版纳的话应注意保暖 四月份是泼水节

市里

澜沧江风光

澜沧江发源于青海高原的唐古拉山,经西双版纳流出境外。在西双版纳的流程为158公里。古时傣族称“南兰章”,意为“百万大象繁衍的河流”。游览澜沧江可分上下两段。 上段游览线从景洪出发,逆水而上至虎跳石,到了虎跳石,江面已渐渐收缩,最窄处仅20米左右。两岸是参差不齐的大岩石,江水汹涌澎湃。 下段游览线从景洪乘船而下,经橄榄坝至中、老、缅3国交界处。礁石林立,离开橄榄坝往下行驶,两岸山势险峻。 游览提示:澜沧江目前还未开通客运航班,只办理包船业务。

野象谷

野象谷南距景洪市45公里,北距思茅市115公里,位于213国道西侧,西双版纳的野象,主要集中生活在勐养自然保护区内。现在野象谷主景区内建起了游览步行道、专供游人观看野象活动的的高架走廊、大树旅馆、森林酒吧。 勐养自然保护区热带雨林中现存亚洲象近300头,现驯养大象16头(含表演象),是我国第一所驯象表演学校。每天上午11:00-12:00,下午2:00-3:00为游客表演节目,不另收费,与大象合影每次收费10元。 中国的野象,目前仅存在于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之中。而西双版纳野象谷,是野象活动最为集中、频繁的地方。因其方便的交通和独特的热带森林景观而成为近年来西双版纳的旅游热点,在那里,游客不仅可以看到野象,那独具特色的热带雨林景观,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们。 交通:在景洪客运站乘坐开往关坪的车,叫司机在三岔河野象谷停,票价12元。从思茅出发可乘开往景洪,勐腊的车。

门票:50元。热带雨林观光索道,单程运行票价40元,约35分钟,往返需60元。

打洛小镇

打洛,傣语是联合摆渡的渡口之意。从前,居住在这里的傣、布朗、哈尼等民族一起在江边摆渡,故称之为打洛。如今,各族人民昔日共同摆渡的渡口上已架起了一座长70多米的双孔石拱桥,宽敞平坦的公路飞越打洛江直通园门桥。打洛是云南省南部边境线上的一个重镇。位于昆洛公路的终点,已被列为省级口岸。它以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及众多的旅游景区享誉中外。景洪——打洛旅游专线是西双版纳州旅游主线之一。这条旅游主线,经勐海县城、勐遮坝子、勐混坝子、最后到达打洛。途中景点有南糯山茶王树、西双版纳民族茶文化乐园、省茶科所、勐海纯樟林、曼垒白塔、曼短佛寺及寺前民俗村、景真八角享、勐邦天鹅湖、勐遮佛寺壁画、曼洪瀑布、架松野生茶树王、勐混白塔等。需要2天时间才能游完全部景点。

打洛目前已成为集跨国旅游、边境贸易为一体的滇南边陲重镇。在打洛边境贸易开发区内辟有中缅旅游村和边贸街,中缅两及其它国家的客商在那里从事商贸活动。边贸街上有缅甸玉石、泰国珠宝、法国化妆品和来自祖国各地的百货商品。游客可以在摊上挑选玉镯、鉴别宝石、购买来自异国他乡的商品。

打洛镇政府建在打洛江畔,清澈的江水从镇政府门前缓缓流初过,两岸都是宾馆酒楼和居民住宅 ,那江水便成了一个天然浴场。傣女浴江便成了打洛必不可少的一景。每当夕阳西下,华灯放之时,江岸上的宾馆酒楼霓虹闪烁,在江中投下五彩缤纷的倒影。此时的打洛江中就会出现头裹花裙浸水浴身的傣女,江上光波动荡不停,人影绰约、虚虚幻幻,似临神界仙境,那迷人的景致会使远方来客流连忘返。

周恩来总理纪念碑

建在景洪城西热带作物研究所右侧面。此所建于1953年9月。这块占地数百亩的科研基地,种植着热带、亚热带经济作物,荟萃了热带作物的精华。在科研楼后面有一片橡胶林,胶林里立着一块纪念碑,是由上海同济大学教授设计的、印象派的大型雕塑佳作“周恩来总理纪念碑”。是为了纪念1961年周总理和缅甸当时的总理吴努在那里举行会晤而建立的,它是中缅两国友好往来的见证碑。

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以下简称西园)地处我国西南边陲湄公河的支流罗梭江所环绕的半岛上。

它在我国著名植物学家蔡希陶教授领导下于1959年创建 ,隶属于中国科学院的独立科研机构。经过三代科研人员40年的艰苦创业和辛勤耕耘,现已建成棕榈植物园、百竹园、榕树园、奇花异卉园、名人名树园、 荫生植物园等20多个园林景观优美、科学内涵丰富的植物专 类园区,收集了四千余种来自世界各地的热带植物,是一 个集科学研究、植物种质保存和科普教育等为一体的最理想的场所。

在这片园地里,“板根现象”、“老茎生花” 、 “绞杀现象” 、“独树成林”、“飞舞具藤”、“空中花园” 等热带雨林奇观比比皆是,随处可见,每一种植物都凝聚了自然进化的历程,是珍贵的自然遗产。

空中走廊

位于勐腊县城以东20公里的原始湿润雨林内,生长着一棵40-70米高的望天树,架设在望天树上的“空中走廊”,全长2.5公里,它把公路两旁的原始森林连接起来,可在广阔的视野上尽情地领略热带雨林的奇异风光。 此外,林间还修了一条1000多米的石板游览道与空中走廊形成了林上、林下的立体环形游览线。 交通:从景洪客运站乘车到勐腊,票价29元,叫人力车到武装部(1元),再乘空中走廊专线车可到,票价10元。 门票:20元 开放时间:8:00-18:00

西双版纳傣族园

位于西双版纳橄榄坝,景区内有我国保存最完好的五个傣族自然村寨,占地面积3.36平方公里,预计投资1.5亿元人民币,分三期完成。第一期投资4200万元,已完成土地征用,道路修建,旅游购物区地下水管、电线的埋设等基础设施建设,建成了旅游景区大门楼、迎宾广场、老景区的包装、村寨旅游线路、江边活动区、旅游购物区、烧烤场、泼水广场、大型露天剧场 。已于99年8月1日开门迎客。

迎宾广场:对游客进入傣族园进行傣家礼仪欢迎。

曼松满古佛寺:有1400多年的历史,是西双版纳最古老的佛寺之一,主要向游客展示佛教文化活动,如赕佛、颂经、拜佛等活动。

傣家村寨参观:主要向旅客展示傣家民居、庭院风光,体验傣家生活习俗,感受做一天傣家人的生活乐趣。

江边活动区:村民大规模的节庆活动区,用于放高升、燃发孔明灯、斗鸡等民俗活动。

赶摆购物区:卖傣家烧烤、织绵、民间工艺品、傣包、木雕艺术品等,品茗版纳名茶的茶道欣赏,品尝傣家特色的风味餐厅。

泼水广场:景区主要活动区,每天举行上100人专业泼水队伍的大型露天剧场。

园内傣族自然村:大型泼水活动,让游客直接参与,体验天天泼水节的乐趣,感受傣家泼水节的热烈场面。

露天剧场:以歌舞的形式真实准确地反映傣族传统文化精粹,再现傣王招亲的历史渊源,反映傣家生活习俗,100余名演员,规模宏大,场面壮观。

傣族园二期工程预计投资6000万元,将建成民俗旅游渡假区,大型游乐园。

住宿

推荐住宿地点:西双版纳农垦分局科技培训中心招待所,标间50元左右,空调,24小时热水 其他宾馆一般在100元左右。

以傣味和湘菜为主

湘菜:宣慰大道

傣味分布的比较散 一般在傣族寨子吃得到比较地道的。

版纳欢迎你!

西双版纳的含义

(一)

位于云南省东端的西双版纳,古代傣语为“勐巴拉那西”,意思是“理想而神奇的乐土”,这里以神奇的热带雨林自然景观和少数民族风情而闻名于世,是我国的热点旅游城市之一。

西双版纳有我国唯一的热带雨林自然保护区,气候温暖湿润,树木葱茏,蔓藤盘根错节,不少珍禽都生活在这片热带丛林里。

傣族人民世代居住在版纳,由于临近泰国、缅甸等佛教国家,小乘佛教在这里深入人心,处处可见充满东南亚风情的佛寺、佛塔,傣族人基本上都是虔诚的佛教徒。

(二)

“西双版纳”是一句傣语。四个字中,有三个字数词,一个名词。傣语的“西”、“双”、“版”三个字,译义汉语是“十”、“二”、“千”;“纳”是个名词 ,意为“田”。按字义,“西双版纳”就应译为“十二千田”。十二千田,为何不叫一万二千田呢?要知道其中的奥妙,就得先讲讲“西双”这个数词 的由来。

西双版纳,古代叫勐泐,意思是傣泐居住的地方。傣泐,是傣族的一个支系,汉语称为水傣,主要聚居地是西双版纳。据傣文历史资 料《泐西双邦》一书记载,勐泐地方古代分布着邦荒、邦帕、邦罕、邦洛、邦绍、邦里、邦兰、邦莫、邦莱、邦盖、邦陇、邦赖等12个傣泐部落。这12个傣泐部落,为与其他民族争夺平坝,结成了一个称为“泐西双邦”的部落联盟组织。12个部落的首领分别组成部落联盟组织泐西双邦的“昆细昆别”,即四大臣与八大臣。这12个大臣分头管理部落联盟的各种事务。《泐西双邦》还记载说,傣泐王已由天王委封,由后裔继承王位。其中有一代傣泐王突然逝世,后裔却远在异国他乡。机智勇敢的几达沙里受众人委托,带领12个勇士去寻找,恭迎王室后裔回乡继承王位。他们历尽辛苦,把王室后裔接回勐泐,辅佐他登基继位,并用计除掉了他的政敌召真罕,使 那位名为召苏婉纳波龙的王室后裔稳坐王位。由于几达沙里及手下12名勇士辅佐傣王继位有功,被分封 管理12个邦,并允许他们建立领地——勐以及称为“景”的城池。从此以后,傣泐地方便 出现了西双景(12个城池)和众多的勐。勐的首领称为召勐(一个地方之王)。傣历542年(公元1180年),年仅32岁的帕雅真征服了各勐,在勐泐地方建立了景陇金殿王国(又称勐泐国)。宋朝皇帝遣使至景陇(今景洪)颁发虎头金印,命为一方之主,称为景陇金殿王国至尊佛主。明朝年间,朝廷在勐泐地方设立了宣慰使司,统辖勐泐地方各勐。傣历944年,与缅王联姻的第十三代宣慰使召应勐,为替爱妻沥苏宛纳巴读玛备办返乡探望父母的礼品,将所辖的30多 个勐(有的说100余个勐者)和12个火圈(统治山区民族的机构)合并成12(“西双”)个承办礼 品的单位,各备办一份礼物、让爱妻带回缅甸晋献父母。从此,所有田赋机构叫做“版纳”。

西双版纳的“西双”,起原古代的“西双邦”、“西双景”。“版纳”则始自召应勐为备办礼物而将勐和火圈合并称为12个承办单位。“版纳”,实际上是合并田赋。古代的西双版纳,是经过合并的12个田赋单位或政权机构。傣语的“版”是个多义词 ,可译为“千”,也可译为“缠裹”、“联合”、“合并”,并不仅仅是“千”。“版纳”,也不仅可译为“千田”,还可译为“合并田赋”或“合并水田”。当年召应勐并成的西双版纳,分别是(1)版纳景洪(包括景洪、勐罕两勐);(2)版纳勐遮(包括勐遮、景鲁、勐匡、勐阿四个勐);(3)版纳勐混(包括勐混、勐板两个勐);(4)版纳勐海(包括勐海、景真两勐);(5)版纳景洛(勐满、打洛、勐昂、朗勒四个勐);(6)版纳勐腊(包括勐腊、勐伴两勐);(7)版纳勐很(包括勐很、勐旺两勐);(8)版纳勐拉(包括勐拉、勐往两勐);(9)版纳勐捧(包括勐捧、勐满、勐润三个勐);(10)版纳勐乌(包括乌岱、乌勒两勐);(11)版纳景董(包括景董、磨腊、易武、倚邦四个勐);(12)版纳勐龙。

自召应勐将各勐各火圈并成西双版纳以后,西双版纳的辖区范围和各版纳下辖的勐不断地调整变更,但西双版纳的名称始终未变。民国年间在今景洪设立“普思沿边行政总局”时,史志上仍然使用“普思沿边十二版纳”的名称。历史上的西双版纳,是车里宣慰使司统辖下的十二个提供贡赋的行政单位。

1953年成立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区(州)时,各族代表认为“版纳”具有“波海咪纳版塔南干”(各族农民大团结)之意,一致同意沿用“西双版纳”作为自治区(州)的区名。如今的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下辖景洪市、勐每县、勐腊县。辖区面积19124.5平方公里,国境线长达966.29公里,其中:中老段677.8公里,中缅段288.49公里。有国家级口岸3个,省级口岸1个。有6条公路、1条水路与老挝、缅甸相通,形成水、陆、空全方位开放的立体口岸网络,是面向东南亚的重要通道。州内人口约83万,傣族占28.8%,汉族占25%,哈尼族占19.04%,其他少数民族占24.76%,少数民族占全州总人口的78.4%。

地理情况

自然环境优越

西双版纳地处热带北部边缘,横断山脉南端。受印度洋、太平洋季风气候影响,具有大陆性和海洋性兼优的热带雨林气候,终年温暖湿润,多雨,静风少寒,干湿季分明。年均气温18°C至21°C,降雨1100mm至1900mm,全年日照时数1700到2300小时。整个地势由北向南全倾斜迭降,两侧高,中间低,形成深度切割的高原地貌形态。州内最高海拔2429米,最低海拔477米,具有山区和坝区的明显区别。全州面积2868.7万亩,其中山地面积占95%,坝区面积占4%,水域面积占1%。万亩以上面积的坝区23个。有耕地163.4万亩,占总面积的5.7%。

西双版纳的民俗风情

中国的民俗风情 苗族、土家族过春节,一般比汉族提前一、两天,也有提前六、七天的,称为"赶年"."赶年"的时间,因姓氏宗支而异.以酉阳县为例;老寨乡彭姓,腊月二十…

西双版纳的 风土人情

西双版纳位于云南南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境内,总面积有19582.45平方公里,人口100多万,下辖景洪市和勐海、勐腊两县.这里居住著傣族、哈尼族、布朗族、基诺族、拉祜族、佤族、瑶族等十几个民族…

关于西双版纳旅游CIS策划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位于中国云南省南端,是中国大地上一块屈指可数的绿色宝地,境内保持完好的热带雨林生态系统举世闻名。西双版纳是世界北回归线上仅存的一片绿洲,是中国唯一保存的一块热带森林区。她美丽、富饶、神奇,犹如一颗璀灿的明珠镶嵌在祖国的西南边疆。西双版纳有996公里的国境线分别与老挝、缅甸接壤,与泰国邻近,具有面临南亚的区位口岸优势。现有磨憨、景洪两个国家级口岩和打洛省级口岸。又有澜沧江-湄公河与老、缅、泰、越、柬水路相连,是打开南门、面向南亚的重要通道和基地,也是云南对外开放的窗口。澜沧亚的重要通道和基地,也是云南对外开放的窗口。澜沧江-湄公河被美誉为”东方多瑙河”,是条经济贸易的黄金水道,地理优势、自然优势得天独厚。

西双版纳有橡胶、茶叶、甘蔗、香料、南药、热带水果等具有本地特色的产品,旅游资源更富有特色,令人陶醉,目前,已开辟了西双版纳原始森林公园、野象谷、植物园、热带雨林奇观、民族旅游村等景点120多个,被国务院落列为我国旅游资源特别丰富的三个重点旅游开发区之一,是国家首批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现已与老、缅、泰等国开通了边境旅游,并即将开通国际航班。西双版纳将成为与东南亚旅游市场接轨的中心枢纽。

当你迈进西双版纳地域的时候,首先感到是进入了一个绿色的世界,原始森林、橡胶林、果木林、香蕉林、茶山……构成了一幅幅绿海、渌浪的画面,绿涛将涌进你的心里;身材苗条的傣家少女,秀丽清纯,披着美丽的长发,风姿翩翩;还有那丰富独特的民族风俗,使外来游客啧啧赞美。

“九五”期间,西双版纳将实施科教兴州和开放两大战略目标,积极争取昆明-曼谷的公路,铁路建设,尽快开通澜沧江-湄公河全年水运能力,做好资源利用,经济留易,跨国旅游等,跨入21世纪西双版纳将更加繁荣和美丽。

西双版纳,群山高耸,雄伟壮观,森林密布,山丘绵延。全州总面积19112.5平方公里,平坝面积仅占5%。辖一市二县(景洪市、勐海县、勐腊县)40多个乡镇,总人口84万余人,居住着傣、汉、哈尼、拉祜、彝、布朗、基诺、瑶等13个民族 。傣族是主体民族,近30万人。

西双版纳,历史悠久,古时称勐泐,汉代时期属永昌郡(今保山)管辖,到三国时设置过南涪县,到唐宋时期分归”南诏国”统治,元朝于公元1296年设置彻里路军民总管府。1327年改置彻里军民宣抚司。随后又改成车里军民府,车里宣慰使司,直到民国初年(1912)改置普思沿边行政总局,隶属普洱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于1953年1月23日成立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对很多旅游者来说是一个神秘的、很有吸引力的去处。西双版纳属热带雨林气候,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21摄氏度,适合热带、亚热带动植物生长和繁殖,自然资源十分丰富。有五千多种热带植物和数百种珍禽异兽,被誉为植物王国和动物王国。

西双版纳还是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呢!民族文化、民族风情、热带雨林、观赏植物、野生动物等自然和人文景观融为一体。傣家竹楼,造工精巧,样式别致;还有香竹,更是一种挡不住的诱惑。

一本讲述西双版纳风景的书,文字优美,叫什么名字?

我没有看到一本讲西双版纳风景的书,但是我经常看电视的时候看西双版纳的风景,西双版纳给我留有最深刻的印象,就是那一个小树林.

西双版纳旅游攻略

网上西双版纳的游记相对于丽江来说要少很多,我这个懒人乘着西双版纳的热量还没散去来贡献一点点吧.女子不才,各位看官要是有游览西双版纳的计划不妨一看. DAY1 下午2点多从上海浦东机场飞…

西双版纳十大最好玩的地方 西双版纳有哪

西双版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