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的片马在什么地方?
片马位于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泸水县的西部
被英国侵占的片马在哪一年归还于中国?
1961年6月4日 被英国侵占的片马归还中国.
中甸边界在缅甸哪个位置
云南省与缅甸相邻边境州市情况简介一、保山腾冲口岸国土面积 5845 平方公里,居住着汉、回、傣、佤、傈僳、阿昌等 25 种民族。全县辖 18 个乡镇, 2004 年末总人口为 61.6 万人。 腾冲北、西北与缅甸毗邻,与缅甸克钦邦山水相连,国境线长 148.075 公里。沿腾冲自古就是西南边陲的重要通商口岸和边防重镇,“古代南方丝绸之路”就通过腾冲进入缅甸。历史上商贾云集、贸易繁荣,首开世界翡翠加工先河,是东南亚珠宝玉石集散地,被喻为“极边第一城”。沿腾密公路,腾冲县城至境内黑泥塘山口中缅边界南4号桩,国内线长84.4公里,国外线经甘稗地、昔董赛罗、瓦宋、弯募至无钦邦首府密支那,国外线长142.6公里,腾密公路总长227公里。沿中印公路,由密支那至印度雷多,总长446公里。密支那位于伊洛瓦底江西岸,是中印公路的中间或站,为仰光至密支那的铁路的终点,伊洛瓦底江航运的起点,江面宽2公里,高有码头和客货轮船,有铁路和公路通往印度各大城市,是我国通往鳊洋陆路交通最近的一条路线。现在,腾冲境内有国家一类口岸——猴桥,还有滇滩、自治、三岔河等 16 个口岸和通道。 农民人均纯收入 1712 元,
二、思茅4.5万平方公里,有十个县(市),有人口248.03万人,澜沧县、孟连县、西盟县分别同缅甸接壤。除陆地相连外,还有澜沧江、李仙江、南卡江三条水路通往国外。澜沦江出境后称湄公河,通往老挝、缅甸、泰国、柬埔寨、越南。李仙江出境后称黑水河可达越南莱州,直至河内。南卡江则通往缅甸。
澜沧县地处西南边陲,国境线长80.563千米。辖23个乡(镇),157个行政村(办事处),1889个自然村,9.8万多户。全县人口约50万人。有28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76%,其中拉祜族人口占总人口的42.5%。农民人均纯收入598元。
孟连县中缅南卡江界河畔的勐阿镇、中缅南段200号界桩处的芒信乡是边境贸易的重要通道,孟连已列为省级开放口岸。与缅甸掸邦第二特区邦康口岸对接,国境线长133.399公里.县城经芒信通道至缅甸大其力360公里,到泰国清莱府415公里,或由景栋本行到仰光1347公里,县城经勐啊通道至缅甸曼德勒586公里。
西盟县位于云南省西部,是一个以佤族为主,有拉祜族、傣族等少数民族聚居的边疆民族自治县。它与缅甸相邻,是我国仅有的两个佤族自治县之一。全县人口约8万多人,佤族占72%以上。
三、西双版纳位于中国云南省南端,与老挝、缅甸山水相连,与泰国、越南近邻,土地面积近2万平方公里,国境线长966公里。澜沧江纵贯南北,出境后称湄公河,流经缅、老、泰、柬、越5国出海汇入太平洋,誉称为“东方的多瑙河”,因此,西双版纳既是面向东南亚、南亚的重要通道和基地,也是云南对外开放的窗口。 西双版纳辖景洪市、勐海县、勐腊县和11个国营农场,总人口近84万人,这里聚居着傣、哈尼、拉祜、布朗、基诺等13个少数民族,占全州人口的74%。南与缅甸接壤,国境线长 112.39 公里。总面积 6959 平方公里。其中山区面积 6662 平方公里,占 95% ;坝区面积 341.1 平方公里,占 5% 。 通往泰国最近的陆路通道–“240″通道 “240”通道位于景洪市大勐龙镇南面,地处中缅边界240号界碑处,国境线长112.39公里,从“240”通道出境经缅甸勐勇、勐帕雅、大其力至泰国北部重镇米赛仅190多公里,是我国通往泰国最近的陆路通道。 273号界碑通道由勐龙至237号中缅界碑37公里,向西南行约3公里至缅境曼派(原名曼费),再西南行3公里至景坎,又东南行2公里至勐茹。 曼伞囡通道由勐罕镇勐宽和景哈乡至曼伞囡,向东南行2公里至南阿河,跨河向东行3公里至缅境曼桑。 叭哄新寨通道自小街向东行,以曼迷、帕坎老寨、曼勒、叭哄老寨、叭洪新寨至回勒河,跨河后向东行1.5公里至缅境郭沫下寨。
贺南东中寨通道自小街乡曼养向东行,经贺南东中寨至中缅边界约10公里,出境后向东北行7公里至郭沫下寨。
景洪市是以傣族为主体的多民族市,辖区总人口近40万人,市内世居民族有傣、汉、哈伲、基诺、拉祜、彝、布朗、瑶、佤等 13 个民族。占总人口的 67.27% 。
勐腊县中缅线长63公里,5镇8乡,全县总人口近18万人,勐腊口岸西部与缅甸隔江相望,63公里,有5条公路通达边境口岸到打其力。
勐海县中缅国境线长146.58公里,12个乡镇,总人口30万人。勐海县打洛口岸西和南与缅甸掸邦第四特区首府景栋距离86公里,距金三角186公里。
四、临沧市辖1区7县,即临翔区、凤庆县、云县、永德县、镇康县、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沧源佤族自治县,市所在地为临翔区,临翔区距省会昆明598公里。全市国土面积2.4万平方公里,2004年末总人口231.8万人,主要居住着彝、佤、傣、布朗、德昂、拉祜等23种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38.98%。 西至西南与缅甸交界,国境线长达290.79公里有耿马孟定、镇康南伞、沧源3个国家二类口岸,有17条边贸通道及诸多的边民互市点。
沧源口岸是全国仅有的两个佤族自治县之一,是国家二类口岸,区含芒卡和永和贸易区。位于云南省西南部,西南与缅甸佤联邦接壤;国境线长达147.08公里,全县辖7乡4镇,县内主要居住着佤、傣、拉祜、汉、彝等23种民族;其中佤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85.1%。与缅甸掸邦第二特区南登口岸对接,国境线长太147.083公里。芒卡贸易区距缅甸佤邦南登特区4.07公里。永各贸易区距缅甸佤邦绍帕区3公里。
南伞口岸镇康位于云南西南部,西与缅甸掸邦特区果敢县陆路相通,为西南古丝绸之路支道,今为对外开放的内陆窗口,是云南通往缅甸乃至东南亚各国的重要通道。沿边区位特色突出 镇康县境内有3乡12村与缅甸山水相连,共有6个边民互市点;是我国通往东盟各国的前沿和“桥头堡”,从南伞口岸到缅甸掸邦第一经济特区老街市9公里,两县市政建设基本融为一体,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边境旅游城市,至缅甸重镇腊戌197公里,至缅甸古城曼德勒484公里,至缅甸首府仰光1142公里。
孟定口岸与缅甸边境重镇滚弄、户板、果敢相连,国境线长47.35公里,是云南进入缅甸腹地便捷的陆上通道。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位于云南省西南部,与缅甸相连,国境线长47.35公里,从边境清水河到缅北重镇户板,滚弄分别为15公里和24公里,到缅北重要商品集散地腊戌161公里,到缅甸首府仰光1162公里,是云南通往缅甸的重要门户和陆上捷径,全县辖有11个乡(镇)、1个华侨农场和孟定、勐撒两个国营农场。全县总人口25.28万人,有汉、傣、佤、拉祜、彝等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51%。1990年,孟定镇被批准为国家二级开放口岸,口岸基础设施日益完善,边境贸易飞速发展,被誉为“黄金口岸”。
五、德宏州南、西和西北与缅甸联邦接壤,国境线长达503.8公里,是古代“南方丝绸之路”的出口,境内有九条公路与缅甸北部城镇相通,有瑞丽、畹町两个国家级一类口岸;盈江、章凤两个国家级二类口岸。2004年德宏州辖2市3县,即瑞丽市、潞西市,梁河、盈江、陇川县。辖64个乡镇,359个(居)委会,3771个村民小组。2004年,全州共查破毒品案件3253起,缴获毒品2777.07千克,缴获易制毒化学品26.35吨,抓获毒犯嫌疑人3878名,逮捕2348名,缴获毒资520.64万元;全州登记在册吸毒人员36897人,现有吸毒人员25285人,全年共收戒吸毒人员18013人次,投送吸毒人员劳教1784名。2004年,全州年末总人口105.89万人,其中:农业人口85.21万人,非农业人口20.68万人,少数民族人口54.65万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394元,比上年增长5.4%。
瑞丽市地处云南省西南部中缅边境,其西北、西南、东南三面与缅甸山水相连、村寨相依,形成了“一个坝子,两个国家,三省(邦)交汇(中国的云南省,缅甸的禅邦、克钦邦),四座城市”(即中国的瑞丽市和缅甸的木姐市、南坎市、九谷市)以及“一寨两国”的独特自然景观。瑞丽国境线长169.8公里,是云南省边境线上界碑和渡口最密集的地段。有瑞丽、畹町2个国家一类口岸。全市总面积1020平方公里,辖6乡3镇4区2个农场,总人口11万人。姐告边境贸易区位于云南省德宏州瑞丽市城区东南方向4公里处,面积2.4平方公里,姐告边境贸易区西临瑞丽江,东南北三面与缅甸最大的边境口岸木姐市毗邻。我国的320国道经姐告出境与“滇缅公路”和“史迪威公路”相连通,姐告是“中缅”、“中印”公路的交汇点,是我国通向东南亚、南亚最便捷的口岸。其地理位置特殊,具有得天独厚的口岸优势。姐告边境贸易区是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全国唯一实施“境内关外”特殊管理模式和特殊投资优惠政策的边贸特区,国家有关部门和姐告边境贸易区管委会根据特定区域,特殊政策的原则,实施特殊的投资贸易政策和管理方式,在区内实行特殊的税收政策和产业政策。
盈江县地处云南西南部,现有人口26万人,主体民族有汉、傣、景颇、傈僳、德昂等民族。盈江口岸是省级二类口岸与缅甸克钦邦第二特区拉咱口岸对接,国境线长达214.6公里;距缅甸八莫150公里,距密支那180公里,距仰光1200公里,距印度雷多540公里,是通往印巴次大陆的黄金口岸通道之一。
陇川县地处德宏州西南部,西与缅甸毗邻,国境线长50.89千米,是云南省通向缅甸以及东南亚重要通道,也是缅甸政府特许的通道之一。县政府驻地章凤是省级二类口岸,距州府芒市141千米,距省府昆明925千米,距缅甸八莫县92千米。陇川是以景颇族、傣族为主体的多民族县, 2003年,辖区总人口 17.01万人。章凤镇 位于陇川坝尾,是陇川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南、西北与缅甸接壤,国境线长16.3公里,总人口36344人,其中:农业2003年农村经济总收入达到672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680元。
六、怒江州片马口岸是省级二类口岸。口岸位于泸水县片观镇人民政府所在地,中缅边界北段10号至25号界碑之间,与缅甸大田坝口岸对接,边界长64公里,距泸水县城96公里,距缅甸北部城市密支那224公里。口岸有三条公路通向国外,交通十分便利。该口岸是中缅边界北段10号至47号办碑638公里长的边界线唯一的一座口岸,成为我国滇藏两省、区通往南亚的一个重要通道。
景颇族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
我国的景颇族,主要分布于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潞西、瑞丽、陇川、盈江和梁河等县山区。
在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片马、古浪、岗房,临沧地区的耿马傣族自治县,以及思茅地区的澜沧县等地,也有少数景颇族散居。
景颇族的来源与青藏高原上古代氐羌人有关,有“景颇”、“载瓦”、“勒赤”、“浪峨”、“波拉”5个支系,主要聚居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山区,少数居住在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与缅甸克钦邦接壤地区。缅甸境内的大部分克钦族支系与中国境内的景颇族、傈僳族也有极深的渊源。
扩展资料
景颇族来历
景颇族先民以“寻传蛮”、“高黎贡人”见诸于汉文史籍,自元、明、清至新中国成立前,又先后出现了“峨昌”、“遮些”、“野人”等名称。
哥林和雷捷属于缅甸哪个城市
根据该条约,缅甸把片马、古浪、岗房等地划归中国,中国同意把勐卯三角地移交给缅甸,同时,班洪、班老部落在“1941年线”以西的辖区划归中国.
中国云南接壤的国家
云南与缅甸、老挝、越南接壤边境线1941公里 相邻的城市很多 边境小额贸易和边民互市主要集中在各个陆路口岸和边境通道上 这些地方有邻国对开的相应的口岸 可以做贸易 我在这里把所有陆路…
中国那个地方的景点最多啊?
我觉得是云南!有这么多任你选! 大理旅游景点: 大理 苍山洱海 大理三塔 大理烟草博物馆 鸡足山 苍山风景区 崇圣寺三塔 蝴蝶泉 洱海 德钦旅游景点: 飞来寺 梅里雪山 白芒雪山 卡格博峰 澜沧江峡谷 昆明旅游景点: 昆明 大观公园 云南民族村 …
彝族除了云南和四川有,贵州和广西有吗,如有,请教下具体分…
彝族是中国具有悠久历史和古老文化的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贵州和广西壮… 说明四川人前往云南,贵州避暑的原因,地理知识 云南在中国的地理位置 西南地区(云南\…
明朝时中国和朝鲜的国界线在哪里?
中国与朝鲜以鸭绿江和图们江为国界形成于何时?不是当代,也不是近代,而是在公元15~16世纪的明朝. 我们来看看朝鲜半岛北部历史 一、公元前3世纪末开始——周朝诸侯国:箕子朝鲜…
谁知道昆明市的地理特点和历史概况?告诉下
地理特点:
云南地处低纬度高原,地理位置特殊,地形地貌复杂。云南东部与贵州省、广西壮族自治区为邻,北部同四川省相连,西北隅紧倚西藏自治区,西部同缅甸接壤,南部和老挝、越南毗连。从整个位置看,北依广袤的亚洲大陆,南临辽阔的印度洋及太平洋,正好处在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控制之下,又受西藏高原区的影响,从而形成了复杂多样的自然地理环境。
历史概况:
约170万年前,原始人群时期的人类就生活在中国大地上。云南元谋人是中国历史上迄今为止所发现的最早的猿人。到新石器时代,居住在滇池、洱海附近的人们,已能使用石斧之类简单的生产工具,从事原始的农业生产,有些地方的人还会建造简易木结构房,并逐渐形成较大的村落
公元前286年左右,楚国将军庄跷奉命率军溯沅江而上进入云南,征服了以“滇”为首的劳浸、“靡莫之属”,统一了滇池地区,当了滇王。他们带来了新的技术、文化,促进了云南的发展,滇池地区进入到奴隶社会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在云南设置郡县,开“五尺道”,从四川宜宾至云南曲靖附近,因路宽仅五尺,故称“五尺道”。并委派官吏入滇治理,使其成为秦帝国的组成部份。 西汉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汉武帝派将军郭昌率巴蜀之兵临滇,设益州郡,下属24县,郡府设在滇池县(今晋宁县),云南为其中一个县,县城设在今祥云县的,“云南驿”。汉王朝调整了郡县,改变部落相立,不相统属的状况,带进了一些封建生产关系。。武帝还派唐蒙扩建“五尺道”,改名“西南夷道”。汉王朝还组织人力开凿博南古道,日趋频繁的商贾往来,促进了西南与东南亚各国,尤其是与缅甸、印度的国际贸易与文化交流。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汉武开滇。 诸葛亮治南:三国时期,现在的云南及黔西,川西南的部份地区统称为“南中”。平定南中,云南成为蜀汉的一部分。 东晋初年,由内地迁至云南的爨(音窜cuan)势力逐渐强大,爨琛自主为王,统治滇池地区,爨氏历统治400多年,把滇池地区称作昆川(或昆卅),并与随、唐王朝保持经济文化联系。 贞观时期,唐王朝扶持蒙舍诏统一“六诏”,建立以洱海为基地的“南诏国”,诏主皮罗阁被封为“云南王”,南诏历传13王。公元1117年,宋朝封大理首领为“云南节度使”,政治中心在洱海区域,以大理为都城,相传22世,共统治316年。在大理国统治期间,鄯阐城(今昆明)逐渐成了滇中最繁盛的一座城池。其间留下了著名的“孔雀胆”的故事
公元1253年忽必烈率军征云南,破大理国,1267年封第五子忽哥赤为云南王, 1271年其子被害身亡。公元1274年忽必烈派赛典赤·赡思丁到云南。 公元1276年,元朝已正式建云南行中书省为全国11个行省之一,从此“云南”正式作为省级行政区的名称。 政治中心由大理迁至昆明。赛典赤到云南后,在经济上制定赋税,发展生产,兴修水利;在政治上,一改过去残酷屠杀的做法,代之以善民族关系,兴办教育、安定政治形势的政策。突出的如五百里滇池,原常泛滥成灾,赛典赤征召民工,凿开海口,疏通螳螂川,使滇池水由海口经螳螂川流入金沙江通明朝建立后,朱元璋于1381年派傅友德、蓝玉、沐英率大军西进平定云南,1382年建立了云南布政使司(相当于省政府)和都指挥司(相当于省军区),云南内地设府、州、县,实行以流官为主的统治,在边远地区则建立宣慰司、宣抚司、安抚司、长官司、“御夷”府州等,全由土司管辖。随着商品交换的发展,云南使用的货币也开始废贝行钱,全国通行的白银、铜钱开始取代贝币在云南流通。明末农民起义军在孙可望的率领下进入云南,立永历帝,开展抗清斗争。1658年12月,清军三路入滇,南明最后一个王朝覆灭。
清朝对云南的统治确立后,大量移民入滇,推行“改土归流”,客观上巩固了国家的统一,推进了边疆的开发。清代云南的矿冶业又有较大的发展,开始出现资本主义萌芽。鸦片战争时期 鸦片战争后,云南与全国一道进入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受到了以英法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的侵略,云南各族人民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反帝反封建斗争。1856年后杜文秀、李文学领导的回、白、彝、哈尼各族人民大起义,有力地支援了全国的反帝反封建斗争,沉重打击了清朝政府的封建统治,粉碎了帝国主义分裂、侵略云南的迷梦。滇西各族群众截杀英国“探险队”的马嘉理,保卫片马、班洪,滇南1883年至1885年的中法战争中严惩法国侵略者,取得宣光、临洮大捷,项崇周、杨自元领导的反法斗争等等,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爱国主义诗篇。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恶劣环境中,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缓慢发展,初具规模的资产阶级政党组织同盟会诞生后,资产阶级领导的反帝反封建斗争逐步展开。1907年,云南同盟会会员和革命群众举行了河口起义,武昌起义后17天,同盟会员张文光等在腾冲发动武装起义响应,并成立滇西军都督府。10月30日,即农历的 “重九”日发动了昆明起义,组建云南军政府,推翻了清政府在云南的统治。民国云南地方政府在派军队北伐、援川,支援全国的同时,初步进行了一系列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对云南经济的发展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是,由于中国资产阶级的软弱,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1915年,袁世凯公然称帝,恢复封建帝制。云南各族人民在蔡锷、唐继尧等人的组织下,以敢为天下先的精神,于1915年12月25日首先发动护国起义,沿四川、广西两路出兵,声讨帝制复辟。在全国各方的支持下,经过一年多的艰苦奋战,北洋军阀的统治分崩离析,袁世凯的皇帝梦被彻底粉碎。云南以一个地瘠民贫的边疆落后省份,为推进中国的民主共和进程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和牺牲。抗战前后 1919年“五四运动”前后,马克思主义就开始在云南传播,1926年11月7日,经过李鑫等共产党员的艰苦工作,中共云南特别支部在昆明成立,云南人民的革命斗争在党的领导下,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历史时期。但是,由于国民党的残酷镇压,李鑫、王德三、刘平楷等同志相继牺牲,党组织遭到严重破坏,革命斗争转入低潮。1935-1936年间,中央红军和红二、六军团长征过云南,先后经过33个县份,攻克13座县城,在今威信县城召开了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扎西会议”。红军在长征途中,发动群众,打击土豪,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在云南播下了新的革命火种,云南人民在地下党的领导下,积极支持配合长征,2000多人加入了红军。 1929年,蒋介石任命龙云为云南省政府主席、国民革命军第十三路军总指挥等,以龙云为首的云南地方实力派的统治在云南确立、巩固。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云南倾全力投入抗战,先后派出20万云南军队开赴台儿庄、武汉等前线抗战,投入10万多民工抢修滇缅公路,而且在1942年-1945年间,支持远征军入缅抗战,在日寇践踏滇西滇南国土之际,配合远征军守住了西南门户,最后率先收复国土,主持入越受降,写下了一篇篇辉煌的反帝爱国斗争的篇章。
抗战胜利后,蒋介石搞突然袭击,免除龙云的云南省主席职务,在云南先后制造“一二.一”惨案、“李闻惨案”、“九九整肃” 事件,残杀共产党员和爱国民主人士。国民党的暴行,激起了人民的强烈反抗,中共云南地方党组织全面开展了组织、发动民众,武装夺取政权的斗争,组建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桂滇黔边区纵队”。1949年,在党的统一领导下,解放了61个县城,建立了14块根据地。同时,解放军野战军挥师南下,党组织争取了卢汉于1949年12月9日率部在昆明起义,云南宣告和平解放。
近代以来,云南经济在十分艰难的环境中曲折发展,1914-1919年,民族资本曾迎来了一个短暂的春天,抗日战争前后,云南地方民族资本、官僚资本获得了一定的发展,抗战中一批工厂、学校等由沿海、内地迁来,曾一度给云南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但抗战胜利以后,在西方帝国主义、封建势力、官僚资本的重压下,云南经济几近崩溃。1949年,全省人口159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占92%,农业总产值9.25亿元,人均有粮食493斤,工业总产值1.86亿元。商品经济极其落后,城市轻工消费品大部靠沿海等省市供应,农村基本上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