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盈江归哪个地区
云南省德宏州盈江县
云南盈江离哪里最近
盈江属于德宏州,与缅甸很近,如果你所说的最近的城市,叫梁河.不过相对你们熟悉点的城市的话,还是和保山市的腾冲比较近的.
云县到盈江最近的路线,怎么走做什么车
先从云县坐客车到正康县,再从正康县坐中长车到德宏芒市,从芒市再坐客车到盈江县.总价应该在两百左右.
云南盈江距湖北黄冈多少公里,路线是怎样的?
驾车路线:全程约2457.3公里字数限制,说不了具体路线….
云南盈江县气候类型
云南盈江县具有典型的“立体气候”特点.全县气候属低纬高原地区,冬暖夏长,雨热同期,干凉同季,春温高于秋温.主要气候特征:冬日少、春夏秋日长,冬无严寒、夏无酷热,日温差大、年温差小,雨量充沛、干湿分明,立体气候明显
有关云南德宏盈江县的资料
徳宏州和缅甸接壤,挨着世界三大毒源之一的金三角,那里的缉毒工作很出成绩,发往港澳台的货就是从这里进入,然后一路向东过境.还有个入口在新疆,离金新月很近的.
云南的盈江县是那个市啊?
昆明
云南盈江县有什么特产
盈江大青枣
大青枣又称甜枣,学名为毛叶枣,为常绿小乔木,果大肉厚核细,外形美观、营养丰富。据测定,每100克鲜果肉含碳水化合物18-23克,粗蛋白0.86克,维生素C50-85毫克,维生素A1、B1、B2、K等含量也相当丰富。果糖和葡萄糖含量达11-16%,可溶性固形物达14-20%。此外,还含有磷、钙、铁、钾、锌等微量元素。古人有“日食三枣、长生不老”之说。大青枣果实营养丰富,果实鲜食,营养丰富,具有净化血液,帮助消化,养颜美容等保健作用;此外,台湾青枣不寒不热,具有清凉、解毒、镇静等功效,尤其适合小孩、老人食用。鲜食肉质脆嫩多汁,甜度高,口感佳,风味独特,单果可重100-400克,因而有“热带小苹果”、“维生素丸”之美称。
盈江景颇族舂筒菜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景颇族的菜谱中,以舂菜最富于特色,吃过的人,无不交口称赞。景颇人的舂筒菜可谓桌上的永恒主题。舂筒不响,吃饭不香,景颇族群众几乎每一家都有舂筒,每一顿饭都加舂菜。而且所有动植物菜类都可用此法烹调。其中熟舂法多适用于制作牲畜、兽及鸟鱼等肉类,且均取烤干之瘦肉和可捣碎的骨骼。其佳品是舂烤绿斑鸠、烤鳝鱼和沙鳅等。植物菜中的哩拉竹笋、大苦子果、小苦子果、蚕豆、豇豆等亦可熟舂。生舂则以植物菜为主,岩姜、生姜、马皮泡、奶浆菌、鱼腥菜、豇豆、蚕豆等为首选。舂筒菜的主要佐料是豆豉、辣椒、姜、蒜、苤菜、小酸茄、野芫荽等。舂筒制作简单,用一节竹子做筒,用木棒来做杵。舂菜是凉的,药用价值很高,夏天吃起来格外爽。比如马蹄菜能消热利湿,解毒消肿,鱼腥菜能清热解毒,滤水消肿等,有防病、治病作用,有许多原料本来就是草药,一般有清热、健胃、消炎、利尿、解毒等作用。人们熟悉的鱼腥草、苦练子果、金介等也都是舂菜的原料;如果有跌打痨伤,还可以用五加风等做舂菜原料。舂菜很卫生,凡是舂菜原料和作料,都要用水洗干净;如果加鱼、虾、黄鳝等,都要用火烤熟,再舂。
盈江牛肚子果
瑞丽江位于北纬24度线上,与海南岛相差5个纬度线。但是,由于这里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关系,海南岛的许多热带植物也在这里安家落户。菠萝蜜树高大粗壮,它的结果方式与其它果树不一样,在树枝上、树身上结果,在树根上也可以结果。一棵树结果最多可达几百个,大的一个就有几十斤重。由于果皮和形状有点象牛肚子,所以当地人也叫它牛肚子果。
盈江绿叶宴
绿叶宴是景颇山寨中既古朴又带点野性的名宴。以当地极为丰富的山菜和野味为主,采用传统的烤、煮、炸、腌等手法烹制,用肥大的树叶或芭蕉叶包盛饭菜,用树叶叠成勺、盆盛汤,因满席翠绿、全不用碗筷而得名。逐一打开绿包:有喷香的糯米饭,有鲜美的鱼腥草,有蜂蛹荷包蛋,还有飞蚂蚁煎饼、舂烤绿斑鸠、帕滚酸菜鱼等,真不知先吃什么好。面对整桌碧色、满席佳肴,再加上醇香的米酒、水酒和景颇族同胞的热情好客……
盈江饵丝
早点享用毫甩(饵丝)是瑞丽人每天必须做的第一件事。这东西味道鲜美,食而不腻,百吃不厌。毫甩是用当地上等软米作原料,其中以大白谷,毫磨细(当地上等软米)等品种的软米舂制出来的毫甩为最佳。软米经水泡后捞起,用木甑蒸后放入脚碓舂细,然后切制成丝晒干,这样毫甩就成了。它颜色雪白,泡开后质软丝长,不易拉断。吃时,先把制成的毫甩泡开放入漏勺,置于铝锅中让滚水稍烫变软,然后倒入碗中,加上肉汤以及葱花、芫荽、味精、酱油、草果面、蒜汁、芝麻油等多种配料即可食用,真可谓色香味俱全。
如何到达云南盈江
先到昆明,昆明坐大巴到德宏,德宏坐车就直到了…
盈江在云南的什么位置?
盈江县地处云南省西部,隶属于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位于其西北部,国土面积4429平方公里,占全州国土面积的38.4%.县城小平原海拔826米,距州府芒市153公里,距省会昆明735公里,距缅甸密支那197公里,距缅甸八莫131公里. 【气 候】 盈江县北热带、亚热带、温带气候并存,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