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正文

龙陵县人民政府网(龙陵县人民政府网站)

龙陵县人政府网怎么打不开了

龙陵县人政府网怎么打不开了

服务器维护中

main函数中的for{……}运行结果有点迷糊. 请输入5个数: 1 – 2 – 3 – 6 5 1 0 0 0 1 结果为什么是这样?

main函数中的for{......}运行结果有点迷糊. 请输入5个数: 1 - 2 - 3 - 6 5 1 0 0 0 1 结果为什么是这样?

因为你把输入和nzp()写在一个循环体内啊,想要先输入完毕再得到结果对吧?那用两个for循环好了,第一个执行输入,第二个循环执行nzp()就可以了!…

2014龙陵县事业单位考试报名地址?是网上报名么?报名入口?

2014龙陵县事业单位考试报名地址?是网上报名么?报名入口?

你好,很高兴能为你解答,2014龙陵县事业单位考试报名地址:龙陵县第一中学、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县土地整理中心:2月25日在昆明理工大学莲华校区招聘. 教育系统及县民族文化工作队:3月6日在云南师范大学呈贡校区(含一中在昆明理工大学未招足的)招聘. 卫生系统:以昆明医科大学举办的就业洽谈会时间地点为准(如招聘指标未满额的,将在保山医专招聘).更多详情: http://t.cn/8FHj31p

云南辖属多少个地区,每个地区有哪些个县市

云南省县级以上行政区划一览 昆 明 市: 五华区 盘龙区 官渡区 西山区 东川区 安宁市 呈贡县 晋宁县 富民县 宜良县 嵩明县 石林县 禄劝县 寻甸县 曲 靖 市: 麒麟区 宣威市 马龙县 陆良县 师宗县 罗平县 富源县 会泽县 沾益县 玉 溪 市: 红塔区 …

保山市到龙陵县是否有高速公路

有高速公路,但只能到漫海检查站,岔道2级沥青路面到龙陵,另外,保山到潞江坝的高速公路已经试通车了,从保山到潞江坝只需40-50分钟!方便啦!!…

黄蜡玉怎样辨别

黄蜡石又名蜡石,因石表层及内部有蜡状质感色感而得名。黄蜡石属矽化安山岩或砂岩,主要成份为石英,油状蜡质的表层为低温熔物,韧性强,摩氏硬度为6.5~7.5。另外有一种说法,是说黄蜡石最早发现于古代柬埔寨,当时柬埔寨叫“真蜡国”,该国向明朝皇帝上贡过一块极品黄蜡石,所以,黄蜡石就以真蜡国的国名为石名了。既然得名是因为有蜡质,有人就说了,那应该叫蜡石啊,怎么会叫黄蜡石呢?这与中国人的一个传统观念有关:黄色历来为国人所爱,天地玄黄,黄色为正统色,另外,据现代研究表明,黄色与人类最协调的颜色之一,同时,黄蜡石中以黄色和白色占大多数,那当然要称其为黄蜡石,方显美石本色。黄蜡石在我国分布很广,两广岭南一带、辽宁鸭绿江畔、云南地热集中地都有分布,据说江浙一带也有少量分布。黄蜡石的形成过程大致如下:石英岩矿物因为受地质变动影响,与酸性土壤混合,加上酸性土壤附近有地热或火山等自然条件,长期受酸性土壤和地热火山温度的双重催化,终于形成黄蜡石,其中一部分黄蜡石静眠山中,一部分则由河流搬运到江河中。黄蜡石成因可以又解释为:黄蜡石是花岗岩的低温热液成因的石英脉。 黄蜡石如何分类?先按质地分,可以分为胶蜡、冻蜡、晶蜡、粗蜡这四种,简单的说,就是玉化度最好的就是胶蜡、冻蜡,晶体粗的就是晶蜡,最差的、基本和石头没有多大差别的就是粗蜡。按颜色分的话,可以分为红色、黄色、白色、黑色四大色系。白色系是没有经过其他矿物质渗入的,红色系主要是氧化铁成分的矿物质渗入,黄色系主要是含锰成分的矿物质渗入,黑色系主要是含铁成分矿物质渗入。当然,对质地和颜色的划分,各地有不同的标准和叫法,在质地上,除了我说的那四种,还有的地方分油蜡、细蜡、蜜蜡、老蜡、新蜡、幼蜡等,在颜色上就分的更多了,什么褐色、铁锈色、绿色、土黄、鸡油黄、蛋黄、橘黄、鸡血红、彩色、灰白色、净白色、灰黑色、春色、紫罗兰色等等。 黄蜡石为什么是石中精品?中国的传统赏石观是:皱、瘦、漏、丑、秀、奇。对石之美的评价标准是:湿、润、密、透、凝、腻。不用说,黄蜡石多少都具有了这些特点。所以,有的地方把黄蜡石称为“石中之后”欲使之与田黄平起平坐,有的地方又把它称为“佛光灵玉”,真是怎么好怎么说。而且,几乎每个地方的人都说自己地方的黄蜡石是黄蜡石中的精品,远非别处可比,连我也不能幸免。还有更多的溢美之辞,因为更像推销,我就不说了。当然,怎么赞美和如何称呼都是次要的,重要的是黄蜡石的确具备了让玩石人喜爱的特质。 云南黄蜡玉的基本情况?龙陵县,地处滇西南一带,是云南省保山市下辖的一个县,与德宏相邻,黄蜡玉在龙陵县境内呈零星分布,储量相对集中在龙陵小黑山的大烂坝一带,周边山地、水域也有分布。目前,该地区已经被当地政府采取措施封堵矿源,准备采取与公司合作的方式开发。所以现在在龙陵县当地,买卖黄蜡玉都是违法行为,要没收带罚款的。龙陵县政府还组织工作队大抓偷采黄蜡玉料的人员,好一派热闹景象啊。但是前几年里挖采出来的黄蜡玉料石和目前当地人偷挖出的料石,依然在德宏的潞西和瑞丽两大黄蜡玉市场流通。黄蜡玉因为其形成的原因特殊,所以,大凡料石都不能光看表面,这就形成了一道特殊的风景线:赌黄蜡玉料。很多做黄蜡玉生意的老板,都是买进黄蜡玉毛料,对其进行切解,看玉料内部玉化度是否高、颜色是否好、透度好不好、有没有杂质等,并选择性的将其中好的作成手镯、挂件、手珠、雕件等工艺品。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像翡翠赌石啊?黄蜡玉料,在龙陵当地人眼中的分类很有地方特色,主要分为水冲料、山料、瓦沟料、板料、老蜡料、新蜡料等,水冲料又叫水冲石,因为水流长期冲刷,表面油光滑溜,适合做赏石摆件。山料出自山中,可经过打磨抛光做摆件、工艺品。瓦沟料和板料都是做手镯、挂件等高档工艺品,老蜡料一般指玉化度高,质地坚密、矿物成分渗入较好的,新蜡料指质地不够细腻,矿物质渗入差的。对颜色的分类,当地人叫法也是很有地方特色的,颜色有鸡油黄、鸡血红、死黄、春色、透白、糯白、福禄寿、四彩、青白、飘血丝、蜂蜜黄等等。 云南黄蜡玉的名称来历?云南黄蜡玉原被当地人称为黄蜡石。在上个世纪,云南龙陵及其周围县市的人就知道龙陵有一种叫黄蜡石的石头,硬度很高,大部分为黄色和白色。最初是和其他硬度教高的石头一起做为农村宅基地的下脚料和村里道路的铺路石。现在想想,真是奢侈啊。首先要感谢改革开放,使全国各地的人员流动性增大,两广一带到云南经商的人逐渐听说了龙陵的黄蜡石。这人啊,生活富裕后,当然是想追求一些精神层次的东西,加上两广一带历来就产黄蜡石,也有很多喜爱黄蜡石的人,所以呢,龙陵黄蜡石当然是天生丽质难自弃,被两广一带的商人们看中,开始收购。然后赞美一下我们的劳动人民,历史无数次的证明了他们是最聪明的—-外地人来大量收购,当然引起了当地劳动人民的注意—解说一点,云南山区多,坝区少,一般住在山区的大多是农民同志,他们生活是非常不富裕的,外地人的大量收购,无疑是为他们增加了除种田之外的收入,那是好事。在不久后,龙陵当地也开始有很多人做黄蜡石的生意了,这一阶段,黄蜡玉还叫黄蜡石。2005年,一部分玩黄蜡石的人开始对黄蜡石进行雕刻和内部构造的研究,有的玉石老板更是买来大批的黄蜡石原料切开做手镯、挂件等工艺品。这一切就了不得了,人们居然发现龙陵的黄蜡石内部的玉化度相当的高,完全可以媲美其它玉种,原来这东西切开来做手镯和挂件也很是好看啊。既然玉化度高,那就参照树化石改称树化玉的惯例吧,这样,黄蜡玉的名称就出来了。我个人还是比较赞同这一名称的,觉得比较客观,符合实际,因为其玉化度高,称为玉不为过。但是半年之后,一种不和谐的声音就出来了:有些人觉得黄蜡玉的名头还不够响亮,就给黄蜡玉重新命名为“龙陵玉”和“龙陵黄玉”,这就是我所不赞同的了。最简单的原因:黄玉是托帕石的另一名称,托帕石是不同于黄蜡玉的宝石。改黄蜡玉为“龙陵黄玉”或“龙陵玉”,一是容易把两者混淆,二是屏弃了黄蜡玉是黄蜡石的本质,不伦不类,三是地方概念太重,显然用心不良。黄蜡玉如何赏析?并非所有的黄蜡玉料都可以做成黄蜡玉工艺品,我在前面曾说过“赌石”,也就是说,切解黄蜡玉料也有风险和赌性,而且很重。有的黄蜡玉料,表面细密透腻,切开后内部却是烂糟糟,有的料石表面看死气沉沉,切开后却是金玉满腹。所以,黄蜡玉工艺品也就注定了从一开始就会走高价路线:因为商人的成本也高嘛。赏析黄蜡玉工艺品的好坏和贵贱,首先要从其名称上入手。石之美者为玉,既然从黄蜡石改称为黄蜡玉,那最基本的当然是要玉化度好的才能算好。简单的说,透明度高、质地细腻、瑕疵少的黄蜡玉,就是好的贵的。展开来说的话:先看底子,无论是什么颜色的,透明度是最重要的;然后是细腻,最好的黄蜡玉是那种通体都蜡质很强、肉眼看不到晶体颗粒的;其次是看颜色,是以一件工艺品上颜色越多越好、以颜色清爽而鲜活而飘逸为好、以颜色入眼感觉漂亮为好、以稀少颜色为好;最后是看瑕疵,有无脏点、石筋、萝卜丝纹路是否细而具有独特风韵、有无裂纹缺口、有无死蜡。在这里特意做两个名词解释:萝卜丝纹是黄蜡玉特有的一个性质,即黄蜡玉中如萝卜丝状的线条,这些线条是黄蜡玉中半透明或不透明、深色或别种色的线条。死蜡是指一件黄蜡玉工艺品中块状的不透明的地方。 和黄蜡玉形似或神似的美石有哪些?说这个是我最不拿手的了。因为至今我还没有踏遍祖国万里河山,说起来可能不全面,甚至错的比较多,我说之后,还请大家对这个问题多多赐教。田黄,我亲眼见过田黄石,但是没有让田黄和黄蜡玉面对面的比较过。有两点是我认为相似之处很高的:一是颜色构成,相似处多,二是田黄和黄蜡玉都有相似的萝卜丝状纹路。玉髓,这个应该是好理解的,因为玉髓的一个重要成分也是石英。玛瑙,相似处就比较少了,之所以提起,是我的一个朋友说起一只透明度很高的黄蜡玉手镯像玛瑙,当然,大家记得辨别玛瑙纹就行。鸡血石,这个这个,也就是有些黄蜡玉的颜色是鸡血色,仅此而已吧。黄翡,说出来可能会贻笑大方,但是有一次一个朋友把一个深黄色不透明的黄蜡玉小挂件和一个黄翡小挂件放在一起,我一看就说:哦,这两个黄翡挂件都还不错嘛。肉形石,我没有亲眼看过台北故宫博物馆的那块肉形石,但是我们本地很多黄蜡玉也是很像肉的,有皮有肉有油有骨的,和别个地方的肉形石,估计有得一比。

龙陵有哪些特产?

茶叶、烤烟、咖啡,黄龙玉等、…

龙陵在哪里?

龙陵县位于云南省西部,隶属云南省保山市.地处怒江、龙川江两江之间,地理坐标为东经98°25′— 99°11′,北纬24°07′—24°50′,分别与施甸县、永德县、镇康县、缅甸、潞西市、梁河县、腾冲县、隆阳县相接壤,国境线长19.71公里.县人民政府驻龙山镇,境内有松山战役抗日战场遗址、邦腊掌热矿泉旅游度假区、小黑山省级自然自然保护区、茄子山水库生态旅游区等景点.

什么是化黄蜡

什么叫黄蜡石?黄蜡石又名蜡石,因石表层及内部有蜡状质感色感而得名。黄蜡石属矽化安山岩或砂岩,主要成份为石英,油状蜡质的表层为低温熔物,韧性强,摩氏硬度为6.5~7.5。另外有一种说法,是说黄蜡石最早发现于古代柬埔寨,当时柬埔寨叫“真蜡国”,该国向明朝皇帝上贡过一块极品黄蜡石,所以,黄蜡石就以真蜡国的国名为石名了。既然得名是因为有蜡质,有人就说了,那应该叫蜡石啊,怎么会叫黄蜡石呢?这与中国人的一个传统观念有关:黄色历来为国人所爱,天地玄黄,黄色为正统色,另外,据现代研究表明,黄色与人类最协调的颜色之一,同时,黄蜡石中以黄色和白色占大多数,那当然要称其为黄蜡石,方显美石本色。黄蜡石在我国分布很广,两广岭南一带、辽宁鸭绿江畔、云南地热集中地都有分布,据说江浙一带也有少量分布。黄蜡石的形成过程大致如下:石英岩矿物因为受地质变动影响,与酸性土壤混合,加上酸性土壤附近有地热或火山等自然条件,长期受酸性土壤和地热火山温度的双重催化,终于形成黄蜡石,其中一部分黄蜡石静眠山中,一部分则由河流搬运到江河中。黄蜡石成因可以又解释为:黄蜡石是花岗岩的低温热液成因的石英脉。

黄蜡石如何分类?先按质地分,可以分为胶蜡、冻蜡、晶蜡、粗蜡这四种,简单的说,就是玉化度最好的就是胶蜡、冻蜡,晶体粗的就是晶蜡,最差的、基本和石头没有多大差别的就是粗蜡。按颜色分的话,可以分为红色、黄色、白色、黑色四大色系。白色系是没有经过其他矿物质渗入的,红色系主要是氧化铁成分的矿物质渗入,黄色系主要是含锰成分的矿物质渗入,黑色系主要是含铁成分矿物质渗入。当然,对质地和颜色的划分,各地有不同的标准和叫法,在质地上,除了我说的那四种,还有的地方分油蜡、细蜡、蜜蜡、老蜡、新蜡、幼蜡等,在颜色上就分的更多了,什么褐色、铁锈色、绿色、土黄、鸡油黄、蛋黄、橘黄、鸡血红、彩色、灰白色、净白色、灰黑色、春色、紫罗兰色等等。

黄蜡石为什么是石中精品?中国的传统赏石观是:皱、瘦、漏、丑、秀、奇。对石之美的评价标准是:湿、润、密、透、凝、腻。不用说,黄蜡石多少都具有了这些特点。所以,有的地方把黄蜡石称为“石中之后”欲使之与田黄平起平坐,有的地方又把它称为“佛光灵玉”,真是怎么好怎么说。而且,几乎每个地方的人都说自己地方的黄蜡石是黄蜡石中的精品,远非别处可比,连我也不能幸免。还有更多的溢美之辞,因为更像推销,我就不说了。当然,怎么赞美和如何称呼都是次要的,重要的是黄蜡石的确具备了让玩石人喜爱的特质。

云南黄蜡玉的基本情况?龙陵县,地处滇西南一带,是云南省保山市下辖的一个县,与德宏相邻,黄蜡玉在龙陵县境内呈零星分布,储量相对集中在龙陵小黑山的大烂坝一带,周边山地、水域也有分布。目前,该地区已经被当地政府采取措施封堵矿源,准备采取与公司合作的方式开发。所以现在在龙陵县当地,买卖黄蜡玉都是违法行为,要没收带罚款的。龙陵县政府还组织工作队大抓偷采黄蜡玉料的人员,好一派热闹景象啊。但是前几年里挖采出来的黄蜡玉料石和目前当地人偷挖出的料石,依然在德宏的潞西和瑞丽两大黄蜡玉市场流通。黄蜡玉因为其形成的原因特殊,所以,大凡料石都不能光看表面,这就形成了一道特殊的风景线:赌黄蜡玉料。很多做黄蜡玉生意的老板,都是买进黄蜡玉毛料,对其进行切解,看玉料内部玉化度是否高、颜色是否好、透度好不好、有没有杂质等,并选择性的将其中好的作成手镯、挂件、手珠、雕件等工艺品。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像翡翠赌石啊?黄蜡玉料,在龙陵当地人眼中的分类很有地方特色,主要分为水冲料、山料、瓦沟料、板料、老蜡料、新蜡料等,水冲料又叫水冲石,因为水流长期冲刷,表面油光滑溜,适合做赏石摆件。山料出自山中,可经过打磨抛光做摆件、工艺品。瓦沟料和板料都是做手镯、挂件等高档工艺品,老蜡料一般指玉化度高,质地坚密、矿物成分渗入较好的,新蜡料指质地不够细腻,矿物质渗入差的。对颜色的分类,当地人叫法也是很有地方特色的,颜色有鸡油黄、鸡血红、死黄、春色、透白、糯白、福禄寿、四彩、青白、飘血丝、蜂蜜黄等等。

云南黄蜡玉的名称来历?云南黄蜡玉原被当地人称为黄蜡石。在上个世纪,云南龙陵及其周围县市的人就知道龙陵有一种叫黄蜡石的石头,硬度很高,大部分为黄色和白色。最初是和其他硬度教高的石头一起做为农村宅基地的下脚料和村里道路的铺路石。现在想想,真是奢侈啊。首先要感谢改革开放,使全国各地的人员流动性增大,两广一带到云南经商的人逐渐听说了龙陵的黄蜡石。这人啊,生活富裕后,当然是想追求一些精神层次的东西,加上两广一带历来就产黄蜡石,也有很多喜爱黄蜡石的人,所以呢,龙陵黄蜡石当然是天生丽质难自弃,被两广一带的商人们看中,开始收购。然后赞美一下我们的劳动人民,历史无数次的证明了他们是最聪明的—-外地人来大量收购,当然引起了当地劳动人民的注意—解说一点,云南山区多,坝区少,一般住在山区的大多是农民同志,他们生活是非常不富裕的,外地人的大量收购,无疑是为他们增加了除种田之外的收入,那是好事。在不久后,龙陵当地也开始有很多人做黄蜡石的生意了,这一阶段,黄蜡玉还叫黄蜡石。2005年,一部分玩黄蜡石的人开始对黄蜡石进行雕刻和内部构造的研究,有的玉石老板更是买来大批的黄蜡石原料切开做手镯、挂件等工艺品。这一切就了不得了,人们居然发现龙陵的黄蜡石内部的玉化度相当的高,完全可以媲美其它玉种,原来这东西切开来做手镯和挂件也很是好看啊。既然玉化度高,那就参照树化石改称树化玉的惯例吧,这样,黄蜡玉的名称就出来了。我个人还是比较赞同这一名称的,觉得比较客观,符合实际,因为其玉化度高,称为玉不为过。但是半年之后,一种不和谐的声音就出来了:有些人觉得黄蜡玉的名头还不够响亮,就给黄蜡玉重新命名为“龙陵玉”和“龙陵黄玉”,这就是我所不赞同的了。最简单的原因:黄玉是托帕石的另一名称,托帕石是不同于黄蜡玉的宝石。改黄蜡玉为“龙陵黄玉”或“龙陵玉”,一是容易把两者混淆,二是屏弃了黄蜡玉是黄蜡石的本质,不伦不类,三是地方概念太重,显然用心不良。

黄蜡玉如何赏析?并非所有的黄蜡玉料都可以做成黄蜡玉工艺品,我在前面曾说过“赌石”,也就是说,切解黄蜡玉料也有风险和赌性,而且很重。有的黄蜡玉料,表面细密透腻,切开后内部却是烂糟糟,有的料石表面看死气沉沉,切开后却是金玉满腹。所以,黄蜡玉工艺品也就注定了从一开始就会走高价路线:因为商人的成本也高嘛。赏析黄蜡玉工艺品的好坏和贵贱,首先要从其名称上入手。石之美者为玉,既然从黄蜡石改称为黄蜡玉,那最基本的当然是要玉化度好的才能算好。

龙陵战役 的经过?

龙陵战役经过:

就在中国远征军分路进击松山、腾冲的同时,负责佑翼攻击任务的第11集团君即从第2军和第71军中抽出精锐部队,共同组成突击队,绕过松山侧翼直插龙陵,于6月6日兵分三路向驻守龙陵县城一线的日军发起了猛烈进攻,经过两个昼夜的激战,截断了龙陵与芒市之间的公路联系,并肃清了龙陵城外大部分据点中的据守之敌。

6月8日晨,第71军87、88两师主力部队开始向日军重兵防御的龙陵东南郊敌阵进击,力图抢占猛岭坡,日军也拼死抢夺被远征军攻占的阵地,异常激烈的战斗打成了拉锯战,猛岭坡阵地9次易主,第88师263团最终以团长傅碧人负重伤、全团官兵伤亡500多人为代价,直到下午5时才将该阵地完全攻克。此后两天中,远征军将士在猛岭坡大捷的鼓舞下,分路向龙陵城外的日军发起猛攻,87师攻克赧场、大坝、文笔坡和龙陵老城,克复龙陵以东的公路要点;88师攻克广林坡、老东坡、风吹坡、三关坡;新33师攻克云龙寺。

到6月10日,龙陵城郊的所有高地都被远征军克复,三个师的雄兵对城内日寇重重围困,攻城在即,残余日军只得退回到城内坚固工事中负隅顽抗。

眼看在龙陵苦心经营的核心据点即将失守,外围日军立即组织大股力量增援,一心解龙陵之围。6月13日,正当远征军着手攻打龙陵县城之际,驻守腾冲的2000多名日军南进驰援龙陵,驻守芒市的1000多名日军也沿滇缅公路北上,驻守象滚塘的500多名日军也急速东进龙陵,同远征军发生了激战。在日军精锐部队大军压境的情况下,远征军第71军主力部队被敌军从中截断,腹背受敌的87师伤亡惨重、险遭覆没。迫于情势,远征军只得于16日退回到城郊一线,保存实力准备再战,远征军首攻龙陵因此功败垂成。

从6月16日夜起,驻守在龙陵县城附近各据点中的5000多名日军经常在坦克的掩护下,沿滇缅公路两侧向远征军发起突袭,双方伤亡都十分惨重。7月13日,第71军又集结了87师、88师、荣誉1师、新28师、新39师五个师的30000兵力,从东、北、南三面向龙陵县城一带的日军据点发起第二次围攻,再度占领了赧场、长岭岗、猛岭坡、广林坡、三关坡等日军阵地,控制了龙陵至芒市、腾冲的公路。但因松山尚未克复,各类军需物资无法通过滇缅公路运抵军中,造成围攻龙陵的部队给养困难,且日军为了尽快打通芒市至龙陵的公路,向龙陵增派了第56师团、第2师团主力15000多人,向远征军发动了疯狂反扑,在敌人炮火的猛烈攻击下,驻守龙陵城外的新39师所剩官兵不到百人,新37师也遭受重创,其死守阵地的117团3营将士全部殉国,不少阵地重新陷落敌手。因将士伤亡惨重,远征军只得于9月10日再度退回到龙陵城北近10公里的赧场一带堵击,第二次进击龙陵宣告失败。

9月中旬,中国远征军围攻松山、腾冲的战斗都取得了全面胜利,左、右两翼主力部队相继汇聚龙陵。时逢8月22日,蒋介石将宋希濂调离龙陵到重庆受训,原因是蒋介石在重庆已发布龙陵光复的新闻,结果残敌尚未肃清。宋希濂职务由副总司令黄杰将军代理,远征军对围攻龙陵的战略进行了调整,一面进袭龙陵至芒市之间的交通阵地防止敌兵增援,一面集中了10个师的强大兵力,于10月29日向龙陵城区发动了第三次总攻。经过为期5天的激烈战斗,终于在11月3日将据守龙陵的日军大部歼灭,夺回了龙陵这个至关重要的战略要塞。

紧接其后,远征军派出第88师沿途追剿向芒市方向逃窜的残敌,连续攻克团坡、张金坡、南天门、放马桥一线的日军阵地,到了11月11日,龙陵全境均回到了中国人民手中。

“三攻龙陵”战役,系整个滇西反攻战中规模最大、耗时最长的要塞争夺战。在长达4个多月的战斗中,中国远征军先后投入了11.5万人兵力,经过三次拉锯争夺,历经大小战斗数百次,共歼灭日军1万多人(除400余名残敌突围后溃逃芒市外,其余被全歼),而中国远征军为此付出的伤亡代价则为29803人。

龙陵战役是滇西反攻作战中,耗时最长,牺牲最大的攻坚战,但也是歼灭日军最多的战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