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果甄别 怎样区分各种柑橘类水果
柑橘类是芸香科(Rutaceae)柑橘亚科(Aurantioideae)柑橘族(Citreae)柑橘亚族(Citrinae)植物的统称。其中的真正柑橘果树组植物,共6属,分别为:澳沙檬属(Eremocitrus)、澳橘檬属(Microcitrus)、多蕊橘属(Clymenia)、枳属(Poncirus)、金柑属(Fortunella)、柑橘属(Citrus)。
前3属是澳洲系统,后3属是亚洲系统(柑橘果树)。实际上具有重大经济价值真正供果树栽培或砧木利用的是后3属。
枳属:1、富民枳 ;2、枳:(1)普通枳(2)变种 飞龙枳(3)天然杂种:①枳橙②枳柚
金柑属:山金柑、金豆、长叶金柑、罗浮、罗纹、金弹、长寿金柑
柑橘属分为枸橼类、柚类、橙类、宽皮柑橘类、大翼橙、宜昌橙。
施文格将柑橘属分为两个亚属,柑橘亚属(Citrus)和大翼橙亚属(Papeda)。
柑橘亚属:枸橼区、柚区、橙区、宽皮柑橘区;大翼橙亚属:大翼橙区和宜昌橙区。
枸橼区:枸橼、小香橼、佛手、柠檬、黎檬、北京柠檬、来檬
柚区:柚、葡萄柚(又叫西柚)
橙区:1、甜橙:普通甜橙、脐橙、血橙和无酸甜橙;2、酸橙(别称:苦橙、回青橙、春不老、玳玳圆)
宽皮柑橘区:柑组、橘/桔组,
柑组:1、蜜筒2、沙柑3、瓯柑4、蕉柑5、温州蜜柑6、皱皮柑
橘/桔组:1、朱橘2、茶枝柑3、乳橘4、槾橘5、光橘6、韩橘7、土橘8、椪柑9、红橘10、酸橘
大翼橙区:1、红河橙2、马蜂柑3、大翼厚皮橙
宜昌橙区:1、宜昌橙2、香橙
那位知道这是什么树啊????值钱么????
只找到一个比较像的图片,是利用富民枳嫁接生长出的柑桔,你可以百度百科“富民枳”看看
请问这是什么树?龙眼?荔枝?芒果?
左边的一下子想不起来了,右边的应该是芸香科植物,很可能是香橼树,或者是富民枳
中药材 – 野桔子.英苔有别名吗,有这种中药材吗,我想请教一下各位谢谢啦
有野桔子这种中药材,野桔子也有别名,叫富民枳,但是已经灭绝了,关于英苔……我不知道.
什么东西就要灭绝?
凹叶木兰 凹叶厚朴 矮沙冬青 矮牡丹 崖 柏 B: 苞叶杜鹃 宝华玉兰 笔筒树 白豆杉 白皮云杉 白皮松 白菊木 白穗花 白梭梭 白辛树 白桂木 巴戟天 巴东木莲 百山祖冷杉 百合花杜鹃 百花蒿 版纳青梅 版纳黑檀 半日花 半枫荷 瓣鳞花 八角莲 八…
春秋战国时期成语
耦俱无猜 二五耦 二竖为灾 按强助弱
哀矜勿喜 众口熏天 茵席之臣 以狸致鼠、以冰致绳
以狸致鼠 移风平俗 一字师 修旧起废
相与为一 纤介之失 无立锥之地 托之空言
泰来否往 慎始敬终 塞耳盗钟 画龙不成反为狗
蜂合豕突 蜂房蚁穴 奋笔疾书 而今而后
端本澄源 东向而望,不见西墙 当耳旁风 策马飞舆
诛求无已 玉友金昆 于安思危 因地制宜
一字褒贬 以汤止沸 癣疥之疾 戏彩娱亲
兔死凫举 溯流穷源 宋画吴冶 四书五经
司马昭之心 数不胜数 瘦骨伶仃 瘦骨嶙峋
首当其冲 人不聊生 末路穷途 名垂竹帛
老成练达 焦沙烂石 负老携幼 登高望远
殚智竭力 不教之教 兵不接刃 变容改俗
拜赐之师 版筑饭牛 一辞莫赞 翼翼小心
中流砥柱 视死如归 知我罪我 鹰视狼步
一窍不通 殃及池鱼 哑然失笑 掩耳盗铃
五色无主 习俗移性 兔起凫举 同病相怜
亡戟得矛 贪小失大 舍本逐末 身在江湖,心存魏阙
舌敝唇焦 三豕涉河 穷鸟入怀 秋风过耳
千虑一失 皮里春秋 泣不成声 七擒七纵
千虑一得 民富国强 乱臣贼子 路人皆知
临难铸兵 袂云汗雨 刻舟求剑 乐不思蜀
橘化为枳 举例发凡 金友玉昆 竭泽而渔
挥汗成雨 厚貌深情 涣然冰释 黑白分明
国泰民安 骨腾肉飞 纲举目张 否极泰来
分形同气 反裘负刍 伐性之斧 断烂朝报
砥柱中流 当耳边风 慈明无双 唇焦舌敝
春秋笔法 惩恶劝善 尝鼎一脔 不知肉味
不知甘苦 不赞一词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不以人废言
不相为谋 不同凡响 不偏不党 不念旧恶
不可胜数 不咎既往 薄唇轻言 博览群书
拨乱反正 髀肉复生 必不挠北 比肩继踵
背城一战 按兵不动 按甲寝兵 名正言顺
鲁鱼亥豕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揽名责实 急功近利
户枢不蠹 国富民强 春秋鼎盛 处堂燕鹊
不知轻重 常年累月 苍黄翻覆 不舍昼夜
不能赞一词
够了吧!我数了二百多!呵呵!什么问提来找我!呵呵!要加我373186732!一定!!!!!
有关智谋的典故的成语?
退避三舍 洛阳纸贵 草木皆兵 完璧归赵 暗渡陈仓 草船借箭包公审驴 草帽计 空城计 隔岸观火 调虎离山 破釜沉舟 围魏救赵滥竽充数 南辕北辙 完璧归赵 望梅止渴 唇亡齿寒
诸子百家的一些名言是什么?
诸子百家之言1、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大学) 2、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中庸) 3、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礼记) 4、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 5、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礼记) 6、苛政猛于虎。(礼记) 7、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易经) 8、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9、为山九仞,功亏一篑。(书经) 10、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家经) 11、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礼记) 12、知耻近乎勇。(礼记) 13、文武之道,一张一弛。(礼记) 14、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远。(易经) 15、民为邦本,本固邦宁。(书经) 16、礼尚往来,来而不往非礼也。(礼记) 17、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两耳塞豆,不闻雷霆。(冠子) 18、放之四海而皆准。(礼记) 19、皇皇不可终日。(礼记) 20、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书经) 21、口惠而实不至,怨灾及其人。(礼记) 22、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中庸) 2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智明而行无过矣。(荀子) 24、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周) 25、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老子) 26、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老子) 27、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庄周) 28、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周) 29、彼一是非,此一是非。(庄周) 30、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管子) 31、治国之道,必先富民。(管子) 32、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荀子) 33、桔生淮南则为桔,生于淮北则为枳。(晏子) 34、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老子) 35、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 36、流言止于智者。(荀子) 37、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合抱之木,生于毫末。(老子) 38、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39、千里之提,溃于蚁穴。(韩非子) 40、置之死地而后生,(孙子) 41、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管子) 42、将欲取之,必先与之。(老子) 43、攻其不备,出其不意。(孙子)
求《景公饮酒不恤天灾致能歌者 晏子谏第五》译注
景公饮酒不恤天灾致能歌者晏子谏第五〔一〕景公之时,霖雨十有七日〔二〕。公饮酒,日夜相继。晏子请发粟于民,三请,不见许。公命柏遽巡国,致能歌者〔三〕。晏子闻之,不说,遂分家粟于氓〔四〕,致任器于陌〔五〕,徒行见公曰〔六〕:「十有七日矣〔七〕!怀宝乡有数十〔八〕,饥氓里有数家,百姓老弱,冻寒不得短褐,饥饿不得糟糠〔九〕,敝撤无走〔一十〕,四顾无告。而君不恤〔一一〕,日夜饮酒,令国致乐不已,马食府粟,狗餍刍豢〔一二〕,三保之妾〔一三〕,俱足粱肉。狗马保妾,不已厚乎?民氓百姓,不亦薄乎?故里穷而无告〔一四〕,无乐有上矣;饥饿而无告,无乐有君矣。婴奉数之策〔一五〕,以随百官之吏,民饥饿穷约而无告,使上淫湎失本而不恤〔一六〕,婴之罪大矣。」再拜稽首,请身而去〔一七〕,遂走而出。公从之〔一八〕,兼于涂而不能逮〔一九〕,令趣驾追晏子〔二十〕,其家〔二一〕,不及。粟米尽于氓,任器存于陌,公驱及之康内〔二二〕。公下车从晏子曰:「寡人有罪,夫子倍弃不援〔二三〕,寡人不足以有约也〔二四〕,夫子不顾社稷百姓乎?愿夫子之幸存寡人〔二五〕,寡人请奉齐国之粟米财货〔二六〕,委之百姓,多寡轻重,惟夫子之令。」遂拜于途〔二七〕。晏子乃返,命禀巡氓〔二八〕,家有布缕之本而绝食者,使有终月之委;绝本之家〔二九〕,使有期年之食〔三十〕,无委积之氓,与之薪橑〔三一〕,使足以毕霖雨。令柏巡氓〔三二〕,家室不能御者〔三三〕,予之金;巡求氓寡用财乏者〔三四〕,死三日而毕〔三五〕,后者若不用令之罪。公出舍,损肉撤酒〔三六〕,马不食府粟,狗不食肉〔三七〕,辟拂嗛齐〔三八〕,酒徒减赐。三日,吏告毕上:贫氓万七千家,用粟九十七万钟〔三九〕,薪橑万三千乘;怀宝二千七百家,用金三千〔四十〕。公然后就内退食〔四一〕,琴瑟不张〔四二〕,钟鼓不陈。晏子请左右与可令歌舞足以留思虞者退之〔四三〕,辟拂三千,谢于下陈〔四四〕,人待三,士待四,出之关外也〔四五〕。
〔一〕则虞案:杨本缺。此章与孟子对梁惠王之言合。孟子曰「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兽相食,且人恶之,为民父母行政,不免於率兽而食人,恶在为民父母也!」又云:「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汉书王吉传云:「今民大饥而死,死又不葬,为犬猪所食;而厩马食粟,苦其太肥。王者受命於天,为民父母,用意若是乎?」亦同此义。
〔二〕孙星衍云:「尔雅释天:「淫谓之霖。」左传:「凡雨自三日已往为霖。」」
〔三〕孙星衍云:「姓柏名遽。」◎于鬯云:「案此「命柏」与下文「令柏」同。下文云:「令柏巡氓家室不能御者予之金,」俞荫甫太史诸子平议以柏为官名,与「伯」通,引管子轻重丁篇「左右伯」,谓此伯即左右伯也。又云:「其职即古之常伯,」「古之常伯犹汉之侍中,乃近臣也。」「发金与民,出自内府之藏,故使近臣将命焉。」然则此「命柏」亦即此「柏」矣,致能歌者而命近臣,於事尤为切合。遽乃急遽之意,小戴儒行记陆释云:「遽,急也。」彼郑注云:「遽,犹卒也。」国语晋语韦昭解云:「遽,疾也。」「卒」「疾」亦并即「急」义。孙星衍音义以柏遽为姓名,盖非。」◎则虞案:黄本作「伯遽」。
〔四〕则虞案:大夫称家,家粟者,大夫禄田之粟。
〔五〕孙星衍云:「任器,任用之器,可以负载。」◎则虞案:周礼牛人:「以载公任器,」注:「任,犹用也。」司隶「为百官积任器」,郑司农云:「百官所当任持之器物,此官主为积聚之也。」玄谓:「任,犹用也,」贾疏云:「用器,除兵器之外,所有家具之器,皆是用器也。先郑、康成说有不同。」以此文推之,晏子「致任器于陌」者,接上句分粟而来,则任器者为担持之器,使得粟者担荷而归。下云「粟米尽于氓,任器存于陌」,粟尽而器存者,是得粟者载持以归,巳反其任器,故粟尽而器存;苟任器为日用家具之器,晏子出以赈民,胡为乎复存於陌耶?是「任器」之释,当以先郑为是。知经失者在诸子,晏子之书,涉及礼制名物者固不少。
〔六〕则虞案:徒行者,以车马皆能载持,已致之於陌,故徒行。
〔七〕则虞案:各本「十」上脱「霖雨」二字,王念孙据上文补,指海本亦据王说增。
〔八〕孙星衍云:「怀宝,言富家也。」◎王念孙云「自此句以下,皆言百姓饥寒困苦之事,若云富家乡有数十,则与下文不类矣。下文说赈恤之事云:「怀宝二千七百家,用金三千」,谓以金散给之也(孙云言富民出金也,尤非)。若是富家,则无庸赈恤矣。予谓「怀宝」当为「坏室」,「坏室」与「饥氓」对文,下文云「室不能御者予之金」,是其证也。「怀」与「坏」字相似,俗书「宝」字作「●」,与「室」亦相似,故「坏室」误为「怀●」。后人不达,又改「●」为「宝」耳。」◎则虞案:洪颐烜读书丛录说同。指海本据改作「坏室」。
〔九〕孙星衍云:「当为「糠」。」◎则虞案:本字为「康」,说文:「谷皮也。」
〔一十〕孙星衍云:「即「敝●」假音字。说文:「●,人不能行,」玉篇:「蹩躠,旋行貌」,「撤」又「彻」俗字。」◎则虞案「敝」为「蹩」之假借,「撤」即「●」字,见汉书贾谊传注。
〔一一〕孙星衍云:「说文:「恤,忧也,」一本作「恤」。」
肉」。 〔一二〕孙星衍云:「当为「厌」,玉篇:「餍,饱也,於艳切。」」◎则虞案:孟子:「犹刍豢之悦我口,」谓食刍之牛羊也。月令郑注:「养牛羊曰刍,犬豕曰豢。」「狗餍刍豢」,言狗饱牛羊犬豕之肉,故下文言「
〔一三〕卢文弨曰:「三保盖阿保之流。」◎孙诒让云:「「三保」当作「三室」。考工记匠人:「内有九室,九嫔居之。」盖天子六宫有九室,诸侯三宫则三室也。此篇「室」字多讹为「宝」(上文「怀宝乡有数十」,洪颐烜读书丛录谓「怀宝」为「坏室」之讹是也),「宝」又讹为「保」,遂不可通耳。「保妾」亦「室妾」之讹。」
〔一四〕俞樾云:「「里穷而无告」,义不可通。据下文云:「民饥饿穷约而无告,」即承此文言之,则此文亦当作「穷约而无告」矣。「里」字上疑当有「乡」字,据上文云:「怀宝乡有数十,饥民里有数家,」以乡里并言,是其证也。晏子原文盖云:「故乡里穷约而无告,无乐有上矣;饥饿而无告,无乐有君矣。」因脱「乡」字「约」字,遂不可通耳。上文「怀宝」乃「坏室」之误(说本王氏念孙),此所谓「穷约」者,即承上「坏室乡有数十」而言;所谓「饥饿」者,即承上「饥氓里有数家」而言。」
〔一五〕孙星衍云:「左传「策名委质」,服虔注:「古者始仕必先书名於策,」「奉数之策」,谓持策以待书事也。「策」当为「策」,隶书多以「束」为「夹」。」◎刘师培校补云:「「数」下疑有挩字,「数」与「计」同。」
〔一六〕则虞案:「使上」之「使」字,疑在「民饥饿穷约而无告」句之上。刘师培以「百官之吏」,「之」为衍文,「吏」为「使」讹,属下读,非是。「百官之吏」者,即荀子不苟篇之「官人百吏」,「吏」非讹字。「淫湎」,黄本误作「淫酒」。
〔一七〕苏时学爻山笔话(下简出姓名)云:「请身,谓乞身也。」
〔一八〕则虞案:黄本「从」作「追」。
〔一九〕孙星衍云:「言兼程以进。」◎于鬯云「「兼」盖读为「歉」,涂长而足力不足及之,故曰「歉于涂而不能逮」,下文因有趣驾之事。孙星衍音义谓兼程以进,非也。兼程以进,何以不能逮乎?或云:当读为「●」,说文雨部云「●,久雨也」,与上文霖雨之说亦可合。」◎则虞案:孙于之说皆非。「兼」疑「溓」之假借,考工记轮人「虽有深泥,亦弗之溓也」,郑司农云:「「溓」读为「黏」。」说文:「黏,相著也。」今霖雨十七日,泥塞于涂,黏著不易行,故曰「兼于涂而不能逮」。
〔二十〕孙星衍云:「诗传:「趣,趋也。」」◎卢文弨云:「「趣」与「促」同。」◎则虞案:皆失之。「趣」通「取」,庄子齐物论「趣舍不同」,即「取舍不同」。释名释言语:「取,趣也,」是其证。此云「令趣驾」者,上云「晏子徒行见景公」,此云「走而出」,亦必徒行。「公从之,兼于涂」,公亦徒行以从,为其不能逮,故命取驾。
〔二一〕则虞案:疑有挩文。
〔二二〕孙星衍云:「尔雅释宫:「五达谓之康。」」
〔二三〕卢文弨云:「「倍」与「背」同。」◎孙星衍云:「「倍」读如「负」。」◎则虞案:「援」者,助也。鲁语:「夫为四邻之援,」注:「所攀援以为助也。」
〔二四〕文廷式云:「「约」当作「为」,草书形似而讹。」◎则虞案:此「约」字不当训为约束。楚辞招魂注:「屈也。」此云寡人固不足以屈夫子,其如社稷百姓何。
〔二五〕则虞案:「存」者,易系辞疏:「存,谓保其终也。」「幸存寡人」,谓幸保寡人。
〔二六〕则虞案:「请奉」,凌本作「请本」,误。
〔二七〕孙星衍云:「一本作「涂」。「涂」「途」古字,「涂」俗字。」
〔二八〕孙星衍云:「命禀,言给之禀也。下云「柏」,则此或臣名。」◎俞樾云:「孙说与前文义未合;后说稍近之,然亦非也。禀乃官名,即周官廪人也。「禀」「廪」古字通耳。使之巡行氓间,有乏食者周给之,正廪人之事。」◎苏舆云:「俞说非也。若是廪人,似不当但言「禀」(下云「伯」,失同),疑当以臣名为是。」
〔二九〕则虞案:荀子天论注:「本,谓农桑也,」故布缕得言本。
〔三十〕孙星衍云:「此字元刻本并作「期」。」◎则虞案:吴勉学本、凌本、活字本同。
〔三一〕孙星衍云:「薪橑,御雨之具。」◎则虞案:误。管子侈靡:「雕卵然后瀹之,雕橑然后爨之。」橑亦薪也,薪橑所以供炊爨,非御雨之用。上言「无委积之氓」,「无委积」者,指无积薪者言;下言「以毕霖雨」者,言所与之薪足以毕久雨而及雨霁。
〔三二〕孙星衍云:「柏即柏据。」◎俞樾云:「按「柏」亦官名也,与上文「命禀」一律,古「柏」与「伯」通,故汉书古今人表「伯与」作「柏誉」,「伯益」作「柏益」,「伯封」作「柏封」,「逢伯陵」作「逢柏陵」,是其证也。此「柏」字亦当作「伯」。管子轻重丁篇:「令谓左右伯沐涂树之枝,」然则此所谓「伯」,即左右伯也,其职即古之常伯。周书立政篇曰:「王左右常伯常任,」文选藉田赋注引应劭汉官仪曰:「侍中,周成王常伯任。」是古之常伯,犹汉之侍中,乃近臣也。说文部:「●,迮也,」引周书「常●常任,」●训迮,有迫成之意,是此官名本当作「●」,「伯」「柏」并假字也。发金予民,出自内府之藏,故使近臣将命焉。」◎苏舆云:「「令」当作「命」,与上文一律,「命」「令」形近而讹。「柏」,孙说是。」
〔三三〕则虞案:「不能御」者,不能御风雨也,「御」下似挩二字。
〔三四〕则虞案:黄本上方校语云:「「寡」当作「家」。」刘师培云:「校语非。」
〔三五〕孙星衍云:「毕后,谓后葬也。既予之金,将责其缓葬之罪。」◎王念孙云:「「死」字与上下文义不相属,盖衍字也。「三日而毕」当绝句,此言巡氓者限三日而毕事,如有后期者,则以不用令之罪罪之也。下文云「三日,吏告毕上,」是其证。孙以「毕后」连读,云:「毕后,谓后葬也,」盖因上文「死」字而误。」◎俞樾云:「按「死三日而毕」五字为句,「死」当作「终」,字之误也。古文「终」字或作「●」,广雅释诂曰:「●,竟也,」「●」与「●」相似,因致误耳。「巡求氓寡用财乏者,终三日而毕」,若过三日,是不用令,将治以罪,故曰「后者若不用令之罪」。下文云「三日,吏告毕上」,是适如其期,无敢后也。」◎黄以周云:「孙王二说皆未是。「巡」即上「命禀巡」「命柏巡」之「巡」,「求氓寡」与「用财乏」对文,「死」句绝,言有隐匿其数,少与金者死;后三日之期者,如不用令之罪也。下文「三日,吏告毕上」,言无后期。「贫氓万七千家,用粟九十七万钟」云云,言其求氓众,用财多。」◎苏舆云:「「寡用财乏」,王说是;「死三日而毕」,俞说是。」◎于省吾云:「王、俞、黄三家之说并误。书之一厄也。「死」、「尸」古字通,金文及古籍斯例习见。按主管其事曰尸,犹今人言职务,尔雅释诂:「职,尸,主也。」是「职」「尸」同训。谏上第七「而职计莫之从」,职计犹尸计,麦尊,死咸,谓职事毕也。上言巡求氓寡用财乏者,此云尸三日而毕,言其职尸之事,三日而毕也。」◎则虞案:「死三日而毕,」俞说亦未允。「死」字疑「比」字之讹,说文:「皆,俱词也,从比。」徐锴曰:「比,皆也。」此云如是施为者,皆限以三日而毕。
〔三六〕孙星衍云:「「撤」当为「彻」。」
,记言切。」」。」玉篇:「 〔三七〕孙星衍云:「说文:「鬻,鬻也,或作
肉」,言减物畜之饲;此云「辟拂嗛齐,酒徒减赐」,「辟拂」与「酒徒」对文,言减幸臣之禄。「嗛」「歉」古多通用,说文「歉,食不满也。」「齐」与「哜」通。音义是。」◎苏舆云:「文选上林赋注引韩诗章句云:「辟,除也。」「辟拂嗛齐」,犹言除去甘味。黄从「●」,而引南都赋以为状歌舞貌,殊为未合。既指幸臣,不得但言其歌舞状,且「」与「酒徒」,亦非对文,又与下「谢于下陈」之文不类,孙说自安。「嗛齐」,王说是。」◎刘师培补释云:「案黄说是,惟「齐」从孙说,则非。「齐」即「资」之假字也。诗大雅楚茨,礼记玉藻篇郑注引作「荠」,楚词离骚王注又作「薋」,此「齐」「资」古通之证。左传僖公三十三年「惟是脯资饩牵竭矣」杜注:「资,粮也。」国语晋语「资困穷」,韦注:「资,禀也。」「嗛资」者,即减省所给之禄养也,故与「减赐」并文,「齐」假为「资」,犹「采荠」之或作「采薋」,「齐盛」之或作「资盛」也。」◎长孙元龄晏子春秋考云:「通鉴辨误:「王僧虔奏,大明中即以宫悬合鞞拂。」按「鞞拂」皆舞名。「辟拂」即「鞞拂」,盖舞人也。嗛,不足貌。「齐」,「齎」省字。言舞人齎去者不多,酒徒亦所赐少也。」◎于省吾云:「孙星衍改「拂」为「弗」,改「齐」为「哜」,训为减去口味,殊为牵强,且不释「辟」字,义尤不憭;王念孙以「嗛齐」为快和,是从孙弗去之训也;苏舆训「辟」为除,除去甘味,殊无所指;黄以周以辟拂为侍御之幸臣,义则近是;而谓辟拂襒●皆状歌舞之貌亦非。辟,辅也,与「弼」义相因。盂鼎「乃辟一人」,克鼎「辟天子」,师望鼎「用辟于先王」,牧殷「命女辟百寮有司事」,●●「用辟我一人」,辟均谓辅佐,乃古义之仅存者。「辟拂」犹言辅拂,刘师培谓「齐」「资」古通,是也;「辟拂嗛资」与「酒徒减赐」对文,言辅拂损於资给,酒徒减於赏赐也。」 〔三八〕孙星衍云:「诗传「弗,去也。」「拂」与「弗」同,言屏去之。」又云:「说文「嗛,口有所衔也。」「哜,尝也。」「齐」与「哜」同,言减去口味。扬子法言问神篇:「狄牙能喊,狄牙不能齐不齐之口。」「喊」亦「嗛」俗字。」◎王念孙云:「案孙云「减去口味」是也;而引说文「嗛,口有所衔也」,「哜,尝也」,则非此所谓嗛齐者矣。予谓:嗛者,快也,庄子盗跖篇曰:「口嗛於刍豢醪醴之味。」释文:「嗛,苦簟反。」赵策曰:「膳啖之嗛於口,」魏策曰:「齐桓公夜半不嗛,易牙乃煎敖燔炙,和调五味而进之。」高注:「嗛,快也。「齐」读若「剂」。郑注周官盐人曰:「齐事,和五味之事。」又注少仪曰:「齐,谓食羹酱饮有齐和者也。」高注吕氏春秋本味篇曰:「齐,和分也。」淮南本经篇曰:「煎敖焚炙调齐和之适然。」则此所云「嗛齐」者,谓齐和之嗛於口者也。」◎洪颐烜云:「「辟拂」当作「辟席」。文选上林赋「逡巡避廗」,李善注:「「廗」与「席」古字通。」「廗」「拂」字形相近。或云:席以拂拭为敬,故「辟席」亦谓之「辟拂」。史记孟轲列传「侧行襒席」,索隐:「张揖三苍字诂:「襒,拂也,」」即其证。」◎苏时学云:「「辟」当读如「嬖」,「辟拂」,疑即女嬖充下陈者。下言:「辟拂三千,谢於下陈」,可证。「齐」读如「斋」,「嗛齐」,谓茹素也。」◎黄以周云:「「辟拂」叠韵字,亦作「」,皆状歌舞之貌。下云「辟拂三千,谢于下陈」,与「人侍三,士侍四,出之关外」相对为文,是辟拂亦侍御之幸臣也。上云「马不食府粟,狗不食
〔三九〕则虞案:黄本作「九千七万钟」,误。
〔四十〕孙星衍云:「一本脱「用」字,非。言富民出金也。」◎则虞案:黄本、吴勉学本正脱「用」字。此云用金三千以赐坏室之民。凡有三事:「贫氓万七千家,用粟九十七万钟」为一事,即上「命禀巡氓,家有布缕之本而绝食者,使有终月之委,绝本之家,使有期年之食」。「薪橑万三千乘者」为二事,即上云「无委积之氓,与之薪橑」也。「怀宝二千七百家,用金三千」者为三事,即上「命柏巡氓,家室不能御者予之金」是也。
〔四一〕则虞案:诗羔羊「退食自公」,郑云:「退食,谓减膳也。」后汉书杨秉传注同。孔疏引孙毓云:「自非天灾,无减膳之制。」今齐霖雨十七日,故景公退食,与诗义合。鲁诗说「退食自公,私门不开」,言自公朝退而就食,非退归私家,故私门不开。此云「就内退食」,则非公朝,与鲁诗违。晏子引诗,其义多与毛郑义合,而与三家殊,有涉於礼制者尤显。
〔四二〕则虞案:礼记曲礼「士无故不彻琴瑟」,注:「忧乐不相干也。故,谓灾患丧病。」云士,亦上通於君。景公琴瑟不张,钟鼓不陈,非为节俭,实恤灾眚也。
〔四三〕孙星衍云:「「虞」同「娱」。」◎苏时学云:「「虞」或「虑」字之讹。」◎则虞案:苏说是。「留」者,「流」之同音假借,考工记「寒奠体则张而不流」,注:「流,移也。」此云「足以留思虑」者,即移情易虑之谓。此请退者有二:左右便嬖,一也;可令舞歌以移情者,二也。
〔四四〕孙星衍云:「尔雅释宫:「堂途谓之陈。」言所退歌舞思虞之人谢于堂下而去。」◎黄以周云:「谓歌舞者三千人,皆谢去之。上云「请退歌舞」,谓此。」◎苏舆云:「孙说非也。文选李斯上秦始皇书李善注:「下陈,犹后列也,」谢于下陈,犹辞去不与于后列耳,下篇「愿得充数乎下陈」,是其证。」◎则虞案:苏说是也。
〔四五〕卢文弨云:「当是予以三日、四日之限。」◎俞樾云「按三谓三日,四谓四日;人则以三日为期,士则稍优容之,以四日为期,皆使得办装也。」◎黄以周云:「当依元刻本作「人侍三,士侍四」。「人侍」「士侍」,即所谓「嬖御人」「嬖御士」也,「三」「四」,人数。「出之关外」,谓逐去之。上云「请退左右」,谓此。」◎则虞案:黄说近是。景元钞本「人待」「士待」皆作「待」,活字本、嘉靖本下「待」字作「侍」。
译文:
晏子的粮食全都分给了百姓,装载的工具 还遗留在路上,景公驾车在一个四通八达的大路口追上了晏子。景公下车跟在晏子的身后,说:“ 我有罪,先生背弃我,不帮助我,我不足以同您相约治理国政,难道您就不顾及国家和百姓了吗?希望先生保全我,请允我拿出齐国的粮食财物,送给百姓,送多送少,送轻送重,只要您有吩咐我就听。”于是,就在路上把权力授给了晏子。晏子回去后,命令景公的近臣禀巡视百姓家中有农田蚕桑却没有饭吃的,使他们有一个月的柴米积蓄;连农田蚕桑也没有的,使他们有一年的食物;没有积蓄柴草的百姓,给他们柴草,使他们足以度过连绵的雨天。命令柏遽巡视百姓中房屋不能抵御风 雨的,给他们钱;巡视寻求百姓中缺钱少用的,三天内要完成, 超过三天按不服从命令治罪。景公走出日夜饮酒听歌的馆舍,减少肉食,撤去酒席,不再让马吃官府的粮食,不再让狗吃肉粥,减少给宠臣的俸禄,减少对酒徒的赏赐。三天后,官吏景公报告完成的情况:贫困百姓有一万七千家,用去粮食九十七万钟,柴草一万三千车;毁坏房屋的二千七百家,用去三千金。景公从这以后才回到内宫节缩膳食,不调琴弦,不列钟鼓。晏子请求斥退景公身边的亲信和可以用歌舞娱乐的人,三千表演歌舞的人,从堂阶下被辞去,景公宠爱的三个人和宠爱的四个臣,被逐出关外。
垫江是哪个区的?
回答: 重庆到垫江走的是渝宜高速,从空间上来看的话北部新区和江北区时最近最方便的,其次就是渝中区了.追问: 从单纯的空间上看巴南区和渝北区(北部新区)最近从乘车方便来看就是渝中区和江北区(龙头寺)最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