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三塔
崇圣寺三塔是大理“文献名邦”的象征永镇山川`是为了治地震…因为当时大理发生地震破坏了寺庙,塔顶的金鸟意义也一样…抗地震…寻字的意思..还真难住我了…对不起啊
云南大理崇圣寺三塔简解
圣寺位于大理古城北1.5公里处,东临洱海,西靠苍山应乐峰. 崇圣寺建成的时间为南诏国后期,为南诏国第十代王劝丰佑时(824—859年)所建.建成之后即为南诏国和大理国时期佛教活动的中心,到大理国时成为著名的皇家寺院.故崇圣寺…
大理三塔简介
崇圣寺,东对洱海,西靠苍山,位于云南省大理古城北约一公里处,点苍山麓,洱海之滨.历史上有9位大理皇帝在崇圣寺出家,在金庸武侠小说《天龙八部》中称为“天龙寺”. 崇圣寺曾以五大重器(三塔、南诏建极大钟、雨铜观音像、三圣金像、“佛都”匾)闻名于世,但崇圣寺与另外的四大重器均毁于历代的战火及自然灾害 . 1990年代,重建崇圣寺被提上日程. 2003年8月8日,重建工程动工. 2005年4月22日,总投资1.82亿元人民币的崇圣寺重建工程全部竣工[3] .其所属的崇圣寺三塔文化旅游区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大理市有三个塔什么鸟
那个是崇圣寺三塔旅游景区,大鹏金翅鸟。但由于地震,主塔上的金翅鸟被震落,现在在景区门口建有大鹏金翅鸟广场。
崇圣寺三塔始建于南诏王劝丰祐时期(公元824—859年),先建了大塔“千寻塔”,高69.13米,是座方形密檐式砖塔,共16层。稍后又建了南、北小塔,均高42.19米,是一对八角形的砖塔,都是10级。修建三塔,除了佛家所宣扬的可以成佛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大理古为“泽国多水患”。古籍《金石萃编》中记载:“世传龙性敬塔而畏鹏,大理旧为龙泽,故为此镇之。”相传古时修建三塔,采用垫一层土修一层塔的方法,塔修好以后,才将土逐层挖去,让塔显现出来,故有“堆土建塔”与“挖土现塔”之说。建塔时所搭的桥,高如山丘,长达10余里。修塔时运力不足,还用山羊来驮砖,如今大理的银桥村,古时称为“塔桥村”。古籍记载修三塔,“役工匠七百七十万,耗四万余金,历时八年建成”。修建三塔后,又建了规模弘大的崇圣寺。
一张大理三塔的图片猜成语
错落有致 拼音: cuò luò yǒu zhì 简拼: clyz 近义词: 有条不紊、有条有理 反义词: 杂乱无章、错落不齐 用法: 主谓式;作谓语、定语、补语;指事物布局合理可爱 解释: 错落:参差不齐.致:情趣.形容事物的布局虽然参差不齐,但却极有情趣,使人看了有好感. 出处: 《晋书·卫恒》:“纤波浓点,错落其间.” 例子:
在美丽的大理古城有著名的大理三塔,倒影池中的三塔的形成可以用 – —–来解释.老师写在黑板中间的字,坐
①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原理,故倒影池中的三塔的形成可以用光的反射来解释;②我们能从不同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光在物体表面上发生了漫反射,反射光线射向各个方向的缘故. ③黑板“反光”是因为黑板发生了镜面反射,黑板反射的光线比粉笔字反射的光线强,使人无法看清黑板上的字;④因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像距等于物距,已知冬冬距离平面镜1.2m,可知他的像距离平面镜也是1.2m,所以像到他本人的距离为1.2m+1.2m=2.4m. 故答案为:光的反射;漫反射;镜面反射;2.4.
云南大理三塔的构造是怎样的?
人们一踏上去大理的观光旅程,差不多都向往那里的苍山、洱海和三塔。苍山,风云多变,时而笼着残雪,示着云环;时而沐浴细雨,林莽生烟。洱海,绮丽多姿,黄昏时偎着晚霞,依着山影;清晨时光影熹微,像拥抱着初醒的晓阳。三塔,千年依旧,历经沧桑,伫立于山海之间,犹如金茎柱天,透着魅力的风采。
据说,古时候苍山十九峰,峰峰有塔,大小村寨里也都建有数不清的各种名目的塔,舍利塔、风水塔、镇邪塔等等。但干百年来由于天灾人祸的浩劫,如今只剩下30多座了,其中尤以三塔保存得最好,最为雄伟。三塔原是崇圣寺的一个组成部分。崇圣寺是一座规模很大的佛寺。明代大旅游家徐霞客曾在日记中作如下记载:“是寺在第十峰下,唐开成中建,名崇圣寺,前三塔鼎立,而中塔最高……”可见当时,塔后有崇圣寺,可惜这座大寺已荡然无存。
三塔中最大的塔又名千寻塔,这是座密檐式建筑,共有16层,为我国现存偶数古塔中层数最多者。塔内为空心,在古代有“井”字形楼梯供人攀登。元代诗人李京作《游大理》诗赞道:“槛外千峰插海波,芙蓉三塔玉嵯峨。银山殿阁天中见,黑水帆桥镜里过。”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塔的雄姿及周围景色的秀丽。塔顶四角铸有4只巨大的金翅鸟。这种鸟在佛经上说是释迦牟尼的护法神,喜欢以龙为食。据地方文献记载,大理地区历史上多水灾,同时,这里气候潮湿,大蟒蛇很多,常常出来伤害人畜。当地人认为是龙妖水怪作怪,他们还相信龙妖水怪敬塔而畏鹏,因此建塔铸鸟而镇之。有人还说这4只金翅鸟原是金铸的,现已不存。现在看到的金翅鸟是铜制的。在塔前照壁上有大理石镌刻的“永镇山川,四个苍劲的大字。
千寻塔塔身的壁龛,原来都供奉着佛像。由于历次地震的破坏以及人为的因素,佛像现已散失,有部分流散于国外。据史书记载,建塔共铸了1.14万个佛像,用了20275公斤铜。千寻塔西,等距约70米的地方,有南北两座小塔,均为平面八角形密檐式空心砖塔。两塔式样完全相同,均为十层,高均为42.4米,一至八层为空心直壁,内撑十字架。每层出檐,角往上翘。塔通体抹石炭。好似玉柱擎天。塔身有佛像、莲花、花瓶等浮雕,每层各不相同。两小塔相距97米,三座塔形成鼎足之势。
关于三塔的修造年代,经考证,以南诏丰祜时期(824-859)建塔的可能性较大。这主要是根据塔的建筑形制和云南当时的政治经济情况,以及佛教传播到云南的时间来分析确定的。据王崧《南诏野史》记载:“开成元年(836),嵯巅建大理崇圣寺,基方七里,圣僧李贤者定立三塔,高三十余丈。自保和十年至天启元年功始定。”丰祜时期是南诏社会从奴隶制进入农奴制时期,这时社会极为兴盛,建寺、造像、修塔等佛教活动相当盛行。如此看来,三塔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了。
大理市崇圣寺三塔文化旅游区简介
崇圣寺三塔简介: 大理三塔,位于大理城约一公里处.为大理胜景之一.被称为大理古文化的象征. 三塔的主塔名叫千寻塔,高69.13米,为方形16层密檐式塔,与西安大小雁塔同是唐代的典型建筑.塔下仰望,只见塔矗云端,云移塔驻,似有…
揭秘古代如何建造大理三塔
崇圣寺原在三塔之西,靠苍山一面,其山门距三塔主塔约120米,是南诏国第10代王劝丰右时(公元824—859年)所建,时为南诏国后期.南诏国中期崇佛之风兴起,到劝丰右时已达极胜,佛寺遍于云南内,有小寺3千,大寺8百.经南诏之后…
大理三塔有哪三塔?
崇圣寺三塔